品牌經營
最近美國盛行併購,有些頗具知名度的公司為兼併對象,所以頗讓人覺得訝異。近日來不少廠商來電詢問事實真相,甚至有的廠商問,為什麼這些小而精且頗具設計與開發特色的賺錢公司也會步上此途。
美國企業一向以行銷著稱,這也是歐洲市場的名牌山地車大部份是美國品牌的天下,雖然大部份來自台灣但冠上美國品牌後,身價更是不凡。美國人深諳以宣傳廣告促銷等活動來銷售的目的,也獲得豐碩的行銷利潤。
品牌經營在美國企業非常盛行,從創立品牌到打響知名度而成為名牌,都是在巨額廣告費的堆砌下而成的,當然也有不少品牌雖投下巨額宣傳費用,但是仍沒能打響品牌。不過,美國式的經營已將品牌也當作商品在經營,因為一個企業的品牌高、效益好,當然它的值也就水漲船高,這也是為何不少美式企業,在企業最高峰時就將品牌賣出的原因,因為此時品牌的價最高。這種看好就收的經營方式在我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美國人卻認為經營名牌和經營商品沒什麼兩樣,最終目的就是要賺錢。
雖台灣商品暢銷全球,但是能在國際市場立足的國際品牌卻非常之少,近幾年也有不少廠商開始建立品牌,加強廣告和行銷,甚至建立品牌針對不同市場(Mass和Dealer)。本來行銷之路就非常艱辛難行,所以往往有的公司就半途而廢,因為巨額的廣告宣傳費用不是每家都能負擔得起。如此則將前面的投資付之一炬,當後來想再往前時,又得一切從頭開始,這種學費不少公司都曾繳過。
自行車不少國際品牌來自台灣,穿上美國衣服是亮麗不少,但是總是尺寸沒有我們自己的合身。是否讓我們也自己穿看看,相信也能穿出味道,闖出名堂,甚至也與Gaint一樣,擠入國際名牌行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