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實施傾銷策略效應

來自大陸的產品消失及台灣產品配額減低雖然,來自台灣的進口量正逐年降低中,但據EBMA資料顯示,歐洲聯盟仍視台灣為其周邊國家之外的主要自行車供應國。而受反傾銷策略的影響,來自大陸的進口量已跌落到最低數量。

圖、文◎編譯小組


據歐洲自行車製造商協會(EBMA)現存的資料顯示,歐洲聯盟國仍視台灣為其周邊國家之外的主要自行車供應國。雖然在1994年來自這個小島國家的自行車進口數量為550,000輛,比起1993年的586,000輛減少,也明顯低於1992年的進口量。

傾銷策略影響進口數量

同樣地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數量,已經在過去兩年內跌落至最低數量,進口量僅達,萬輛而已。而在1992年,來自中國大陸的進口量曾創下1,000,600輛的佳績,可謂損失嚴重。而這一切,自然是因為受制於歐洲聯盟國家,對於中國自行車反傾銷策略之影響。

上述兩國進口量的下跌,可以說是因為來自歐洲聯盟國務國自行車進口量持續下跌的情形所促成的。1993年時歐洲聯盟國進口總量為5,531,000輛,此起1992年下跌12%;而1994年進口總量4,402,080輛,則比前一年度減少了20%。

整體而言,來自台灣和中國大陸進口量的減少,僅是暗藏的冰山一角罷了。在其上層頂端浮現出來的,則是來自東南亞一帶國家,正持續地成為最大宗的進口來源地區,(佔1994年進口總量的81.26%)。這也是造成其它地區進口量持續減少的主要原因。

印度未受波及出口大幅成長

在亞洲進口自行車的主要國家裡,唯有印度未受到上述情況的波及。與1993年相較之下,它在1994年的貿易量甚至呈上揚現象。令人好奇的是,和1992年資料相較之下,該國於1993年的上揚幅度最大。其它國家則亦呈下滑狀態,泰國每年減少的進口量約為10萬輛;馬來西亞於1993年裡失去一些訂單,日本和香港則欠缺周詳數據;南韓雖然維持了與前一年度相同的數量,卻也失去了部分訂單。

儘管如此,1994年歐洲聯盟國所進口的自行車總量裡,仍以來自台灣的38.82位居首位(佔來自東南亞進口總量的44.77%),印度則佔有11.09%(佔來自東南進口總量的13.64%)。

波蘭、捷克進口數量增加

從其它進口國家的分佈上,我們可以看出另外兩項事實:亦即來自美國的自行車進口量增加了數干輛之多,以及捷克和波蘭已成為亞洲各國之外,歐洲聯盟國的主要進口國家。這兩個不隸屬於歐洲聯盟國的國家,和其它亞洲進口國家相較佔排名之第5位,其進口量則僅佔歐洲聯盟國家總進口量之6%~7%左右。

摘譯自西班牙Ciclo Press雜誌1995年9月號

 

歐洲聯盟自行車進口之原產國

國名

1992

1993

1994

台灣

2,308,270

2,272,500

1,724,430

中國

1,681,250

387,900

50,310

泰國

521,850

419,100

343,250

印尼

359,620

311,200

266,320

馬來西亞

344,140

489,700

415,650

南韓

104,390

189,500

181,900

越南

92,900

295,300

101,360

印度

121,290

373,900

492,730

香港

63,520

23,300

4,400

日本

45,990

27,400

11,390

澳門

 

 

 

東南亞各國小計

5,643,220

4,778,800

3,609,770

美國

127,920

117,900

135,850

加拿大

20,500

19800

2,160

捷克

162,720

244,200

256,960

波蘭

189,900

173,700

286,220

斯洛文尼亞

48,975

101,100

60,970

南斯拉夫

88,830

 

 

俄羅斯

10,520

8300

470

土耳其

 

16,300

30,120

立陶宛

 

70,900

59,560

總計

6,287,858

5,531,000

4,442,080

 
(發佈於: 1995/ 11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