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Leading Article

交情與交流

國人最講交情,有交情好辦事,因為有交情而使不少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當然也有不少事是因交情而失去客觀立場,以致遭人話柄。

商場上也講交情,往往以交情深淺論交易大小。同樣的地球,一樣的心理,那就是一樣要給人賺錢,就交由有交情的人來做。但是交情也要講實際,尤其生意人在商言商,當處在公司利益大前提下時,不少商人會捨交情而取其利。近幾年來,不少業者也一樣感嘆交情無用論,價格才是主要的關鍵。更有反目成仇或對簿公堂,如美國進口批發商Dynacraft向麻州波士頓提出指控Huffy、Murray、Rodadmsaster等三家公司違反商標法及州法令。

兩岸自行車者早有交情,也建立友好的交情與商情。同樣的中國人,不同的生活背景,當然很多看法也會有差異;如同大陸自行車業一方面肯定大陸台商對提升中國自行車業是很大的助力,但另方面又擔心在經營續效上的差異所導致的競爭壓力。這些防備心、保護情是人之常情,如何在異中求同、有交集、有共識,則是兩岸自行車業應努力的方向。希望在欣賞對方之餘,大家能敞開心胸來加強交流,使兩岸自行車業的資源做最佳的分配與發揮。

由中國自行車協會理事長王鳳和所領團共十人的考察團,將在元月九日首次跨進台灣,展開為期十天的台灣之旅。這十人都是中國自行車業的領導人,對未來中國自行車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也是不少台灣業者及本刊的老友,本人謹代表本刊致歡迎之意,希望考察團在停留台灣期間,能有個盡興、豐收的台灣遊。並謝謝貿德公司李大為,中國生產力中心以及台灣自行車輸出同業公會的努力,促成本次之旅;寄望在盡地主之誼時,也能促進兩岸自行車業更密切的交流,相信兩岸自行車業的這一小步也是未來合作的一大步。

 

 
(發佈於: 1995/ 12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