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青會開會記實
大陸之外第三國投資的再研討 |
 |
定期召開的輪青常會,日前召開第127次會議,會中對於大陸以外第三國投資計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
圖、文◎林志強
輪業青年會第127次常會,12月21日下午假台中全國飯店榮華廳召開,由東志公司副理徐平志擔任此次常會主席,其他出席的會員包括:敏翔公司董事長萬榮魁、川飛公司董事長張德輝、信隆公司董事長廖學金、元毅公司董事長許桂松、政伸公司董事長洪招儀、百岳公司董事長陳銘永、鉉光公司董事長林文華、彰星公司總經理賴文國、金儀公司副總經理陳錫霖及祥力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政祐等人。
會議依慣例以座談方式舉行,首先由此次常會主席徐志平簡單介紹東志公司,徐副理本身學醫,雖然有意往醫界發展,不過不務「正」業的他仍對自行車業充滿興趣,短時間內恐難脫離輪界。接著由總幹事饒維綱做簡單的工作及財務報告。
第三國投資再討論
這次開會中心研討議題是「大陸之外第三國投資的再研討」,台灣自行車業國內市場相當小,幾乎全為外銷。而外銷則須與人競爭,若要具有競爭優勢則須設法取得低成本的競爭力,面對台灣生產成本的逐漸增加,到國外設廠生產以求成本降低乃是一種趨勢,而目前台灣廠商國外設廠的主要陣地大都集中在中國大陸,面對中國當局的法令規章下明、管理幹部舉才不易及政治考量等,常令台灣廠商感到不安。
在大陸以外尋找第三投資國,除可免除大陸種種令人不安的背景因素外,還可以解決全球各地經濟區域性的保護措施,更可以避免遭受傾銷控訴的危險所以尋找第三國投資的考量是有其必要性的。
在大陸以外尋找第三投資國,除可免除大陸種種令人不安的背景因素外,還可以解決全球各地經濟區域性的保護措施,更可以避免遭受傾銷控訴的危險,所以尋找第三國投資的考量是有其必要性的。萬榮魁董事長率先引言,他認為目前台商在大陸地區投資規模已大,考慮其它地區發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留住好的人才不容易,到國外設廠,人才是最大的問題,考慮到第三國投資更須三思而行。
不缺資金缺人才
信隆公司董事長廖學金表示,整車廠、零件廠本為一體,台灣到大陸設廠的命運卻不太一樣,零件產品在全球銷售通行無阻,整車廠則飽受傾銷威脅,讓人有不平的感覺。在大陸設廠政治因素的考量須排第一位,'97年以後,更須對自己的企業有所保護的動作,根留台灣則是最有力的保障。他進一步舉出建大及正新公司,分別在越南及菲律賓設廠的主要因素,是看好當地的機車市場而非自行車市場,要到第三國設廠,人力、物力最重要,而國內具備這兩項條件的廠商並不多,就算有資金,也需要「有資金的人才」。
第三國投資有近遠路可選擇,近路--選擇東南亞國家,讓設備有第二春,以舊有的設備繼續至新興市場生產,具廢物利用觀念;遠路--選擇歐美設廠,具有接近市場的概念,而次序考量應先美國後歐洲。
市場在那裏企業就在那裏
川飛公司董事長張德輝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籃」,第三國的選擇以美國設廠較易發展,在美國生產出貨至各國幾乎都行得通,但是否有能力,更須考量。鋐光公司林文華董事長表示,零件廠要到第三國發展不容易,主要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舉例在大陸深圳設廠的公司,要再到崑山擴廠就非一般廠商有能力做得到,何況是到第三國。不過若真有能力選擇第三國投資,最好以歐美為優先考量,以「市場在那裏,企業就在那裏」為基本論點,第三國投資以美國為最合適。但市場在激烈競爭下,產生了價格破壞勝過價格競爭的後遺症,似乎誰率先破壞了價格就能搶先佔有市場。台灣有投資環境漸趨不良的情形,但其它國家是否也存在相同的問題,或更加嚴重則更應值得評佔,所以他對第三國投資持不樂觀看法。
彰星公司總經理賴文國補充說,第三國投資有近遠路可選擇,近路一選擇東南亞國家,讓設備有第二春,以舊有的設備繼續至新興市場生產,具廢物利用觀念;遠路一歐美設廠,具有接近市場概念,而次序考量應先美國後歐洲,美國生產產品輸往歐洲可行,而歐洲產品輸往美國較不可行,巨大公司設廠的次序下一樣是因其有特殊因素考量所致。
第三國設廠資金與經驗對台灣廠商而言並非難事,但優秀人才不足是眼前最感困擾的問題,另外世界區域性的景氣循環更是考量重點。
駐外代表皆是一時之選
政伸公司董事長洪招儀則說,在第二國設廠人才不易選派,第三國則更難,他表示台灣派員至大陸的幹部普遍有看輕自己的傾向,認為被派遣到國外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且是別人不要才輪到自己的苦差事,有發派邊疆的感覺。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觀念,能夠被公司選為海外公司的代表,均是公司認為可以委以重任,獨當一面的優秀人才,所以每個人都應引以為傲。世界各大企業公司的員工一旦有駐外代表的機會,每個人必積極爭取,視海外工作為公司升遷的歷練過程之一,且可利用駐外工作的難得機會,讓自己的生命旅程多一趟豐富之旅;總之,一份使命感與榮譽感是駐外代表應有的信念,
在聽完了大家的見解後,萬榮魁董事長對於以「消費市場就近設廠」的觀念持肯定態度,但他提出另外一種不同的看法。他指出以前美國主要是來台採購,現在則直接於美國生產銷售,為什麼美國廠商能具有市場競爭力?這可能是因美經濟長期蕭條、失業率高,造成人力勞工屈就低薪環境工作,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才有今日競爭力的市場,一旦美國景氣回升,勞力密集的自行車業成本優勢是否得以維持,仍值得深究。反過頭來說,因景氣循環的關係,雖然東南亞國家沒有就近消費市場概念,但以後產品很有機會極具市場競爭力。
另外敏翔公司萬董事長也提出,其與日本友人交談的心得供大家參考,他指出,為什麼日本企業大陸的投資都集中上海而不赴深圳,主要是日本人認為中國政府未來將香港納為國內港,而上海是國際港,而且中國當局管理香港勢必非常下容易,加上鄧小平勢力漸微,目前檯面上的領導人物江澤民、朱鎔基都是上海人,地域觀念都很重,所以未來上海發展的潛力勢必大過其它地方。
在萬董事長做簡略分析結論後,百岳公司董事長陳銘永以自己本身長年的爬山經驗分享給大家,以期大夥在工作之餘應不忘注重休閒生活藉著自我調整,使自己的健康永遠保持在最佳狀態,因為企業家的身體健康就是本錢。這次的聚會在大家的互勉中結束,下次會議將由祥力公司代表李政祐交接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