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大家一起來參與登山車熱潮!

登山車大對決(上)

全避震車上市幾年來,有些人一直堅持不肯接受,聲稱全避震車會使人腳軟,太重又太複雜,既貴又無保障。其實大家不能接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價格問題,全避震登山車不僅貴得驚人,通常還要特別訂購,且維修不易,也可能很快就過時褪流行,優劣難辨。然而市場的舉勢終究會帶動業者的進步,很多大廠也投入這個賺錢的行業,價低、薄利多銷的時代因而到來。

圖、文◎編譯小組


避震車上市幾年來,有些人一直堅持不肯接受,聲稱全避震車會使人腳軟,太重又太複雜,既貴又無保障。其實大家不能接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價格問題,全避震登山車不僅貴得驚人,通常還要特別訂購,且維修不易,也可能很快就過時褪流行,優劣難辨。然而市場的舉勢終究會帶動業者的進步,很多大廠也投入這個賺錢的行業,價低、薄利多銷的時代因而到來。

多便宜才算平價?

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騎士來說,US$150美元的Huffy可能嫌貴,而對某位狂熱迷而言,4,000美元則恰恰好。依本雜誌社的標準,真正經得一騎的後避震車大概要700美元左右,有時會超過1,000美元。哇塞!1,200美元還算平價,多一個後避震器就要300元。

讓我們來算一下,能用的套件。最便宜的是Shimano的Alivio,加上車架、避震前叉、輪圈、輪胎和一些零件,700美元之間的要價是跑不掉的。若還要後避震,不僅要加上後避震器,另外也需要關節和特殊的車架結構,而不能用僵硬的車改裝成軟腳車,必須要從頭設計。

能屈能伸不容易!

前後都避震的登山車架,是由精確的前後部位準確的結合。避震器不但要高性能還要耐用可靠,省得日後昂貴的維修或更換。噸位更是重要,不能超過27磅,太「胖」了沒人要,尤其是不到25磅的前避震車到處買得到,所以廠商不得不採用輕而貴的零件來儘量壓低重量,"少一兩就多一金"。另外一個高價位的因素是全避震車受到不平等待遇,飽受騎士的摧殘,一定要用最"粗勇"的零件,這些條件迫使全避震車價位居高不下。

八款登山車評比

為了要一比高低,我們找來了八台具有代表性的車子,價位在將近l,000元~1,300元之間。在這些車子的身上可以明顯看出為了降價所做的取捨。在仔細考慮車子的整體性能和價位後,才能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評分規則

騎登山車的評審絕對是公正無私的。分數從一到十,十分相當於最高級的性能。因為這些都是中價位的,所以得七分就算不錯了。我們來開始評分吧!

第一名 $1300 ProFlex 656 不貴,半自動"麥非生"優力膠包緩衝器的避震管

ProFlex 656特點,功能很接近他們的職業級賽車,是一般人都買得起的價位,舒適、半自動式優力膠避震器,靈活敏捷,冠軍級的表現。要騎全避震震車的賽車新手將會是如魚得水,我們打8.5分。

ProFlex是在美國東北部的一家迷你公司,鑽研全避震車至今已將近十年了,現在也已建立起在自行車業界的地位。這台平價車和ProFlex的職業級登山車,有相同的車架和前叉設計,而令人意外的是所配備的零件也很高級,有Shimano LX和STX的傳動組件,可說物超所值。

656的車架足由抽薄的7005鋁合金管TIG電焊而成,後輪的懸臂和撐管是鉻錮鋼。吊高的懸臂支點只此大齒輪的外徑高一點,可在用力踩時多少鎖定減遊震(猛踩時後避震會變硬),也可加強遊震器在作動範圍的前段略為偏軟的特性。為了加強後輪的側向穩固性,撐管的末端是沿著固定在車架的避震管作動,兩截式的微隙泡棉彈簧構成後避震器。這家公司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在泡棉彈簧上,前後輪都是用這種彈力裝置。

Girvin的連桿前叉,對美元$l,300的車來說應該是太高級了,ProFlex大概是研究出較經濟的生產方法,6061鋁合金的把手龍頭是整體前叉的一部份。大體而言,這是一台設計獨特的車。

ProFlex 656零件特點

一跨上ProFlex 656,就會發現這是一台很結實的越野車。座管、把手、副把手和龍頭上部有Girvin的名牌。WTB Velociraptor 2.1吋輪胎、Mavic M-400輪胎、Dia-Compe煞車、Grip Shift變速器。車身的角度是典型的美國東方設計,上管較短,龍頭較長也較低。

ProFlex 656避震器特寫

和其他的"麥非生"避震設計不一樣,656的後輪煞車是裝在比較粗厚的懸臂上而不是在撐管上。這樣可以有較紮實的煞車,但是在煞車時避震會比較不靈活。兩截肥大的微隙泡棉提供壓縮和回彈的緩衝。有三種不同彈性的泡棉可供選擇組合更換,以達到個人所要的性能。後避震器的預力可由蟬帽調整。因為其支點和後煞車的位置,656的後避震是屬於半自動型的。ProFlex堅信需要有猛踩時的避震鎖定,世界冠軍Hegrik Djernis也同意此點。

656的另一個特點是連桿前叉。避震器的支點是偏心的調整軸,可調整槓桿比。一般選手比較偏好較硬的設定,我們倒是喜歡越軟越好。連桿前叉的機件雖然很特別,但是衝程與其他前叉類似,煞車和側向的穩固性守是獨一無二的優點。

ProFlex 656功能特性

656輕巧靈活,上山下坡皆宜,是這次八台車中唯一不需改裝就可當做越野賽車的車款。由於後避震具有會鎖定的特性,猛踩上坡時威力無比,又還保有一些靈敏性,增強抓地力。

超軟的優力膠是656的優點,卻也是缺點。平順行走時,優力膠就被壓到一半的位置,所以可隨時保持柔軟舒適,但是遇到大一點的碰撞就會貼底。Girvin的前叉又太過堅硬,迫使騎士將重量移到後輪,使得它又硬又重。

656的轉彎很靈敏,WTB輪胎抓地很穩,胎紋專吃軟工散砂,但是在結實的路面上卻有點站不住腳。雖然如此,656在羊腸小徑上仍然是得心應手。

美中不足的是,緊急煞車時後避震會變僵硬,且後輪會左右偏擺。另外大家都不習慣副把手的角度,設計上限制了座管的高低調整範圍,要再低的話就需要把座管鋸短。最後一點是座椅的三點固定裝置,永遠鎖不緊。

ProFlex 656騎者個性

這台車最適合經費不多,剛要開始騎全避震車的中級越野賽車手,也更適合長距離的登山車賽車手。尚未皈依全避震車的人一定會喜歡656的舒適性、操控性,和猛踩時的僵硬性。唯一會讓騎士不便的是會時常招來詢問的怪異前叉,只要是不勝其煩的人,將會是這台車快樂的主人。

ProFlex 656重要數據

價格:美金1,300元
重量:27 lb.
角度:有大、中、小三種尺寸,測試車是中型的18吋。
主軸高度:12吋
軸距:41.625吋
後叉:16.75吋
頭管角度:71度
座管角度:73度
前輪衝程:2吋
後輪衝程:3吋
避震:1.後輪一半自動、高支點,"麥非生"優力膠。避震器前又一Girvun Vector。
2.連桿前又,NCU微隙優力膠彈簧。
車架結構:前三角是7005中段抽薄鋁合金,鉻錮鋼後三角,TIG鎢條電焊,中斷座管,鋼線走在下管,水壺座在下管之上和座椅柱後面。
部品:Shimano STX前變速器、Deore LX後變速器、STX 32孔花鼓、Sugino Impel大齒盤、Grip Shift變速把手、Mavic M 400輪圈、WTB 2.1吋Velociraptor前後胎、Vector 2整體式龍頭(零度角,135mm伸長度)、鋁合金把手、一體式副把手、Vetta SL塑膠皮座椅、鋁合金三點式座椅柱、Dia-Compe V-Force煞車和SS-4把手。

 

第二名 $1300 SPECIALIZED FSR SPROT便宜的主動式連桿避震

如果拿Specialized的全避震旗艦FSR,刪掉1,000美元的價值,還能剩下像樣的車子嗎?這就是FSR Sport,完全承襲了在91年轟動一時的原始設計。後三角一樣閃亮,前三角改成了經濟的鉻錮鋼,還有充氣式彈簧油壓的RST避震器,和超低價的Rock Shox Quadra 10優力膠前叉。結果價格降低了,功能卻不減。連桿後避震生產成本較高,但是Specialized並未犧牲其他部份的品質,整體而言,這款車十分舒適。

零件特點

Specialized以初級的入門車起家而著名,Rockhopper和Stumpjumper至今仍是備受推崇的系列。這台FSR Sport也具有經濟實惠的配件組合,包括Shimano STX變速器、Alivio花鼓、Sugino lmpel大齒盤、和Grip Shift把手,但不知為何卻看不到副把手。

避震器特寫

全主動式的後避震有這個價位是很難得的。後叉端的活動關節自由作動的上支點,讓後輪能在煞車下保持極佳的靈敏性。低位的懸臂支點讓後輪能在全力猛踩時緊貼著地形。類似傳統車架的後三角允許後煞車有足夠的空間,煞車線不必九拐十八彎,威力十足。唯一受到限制的是因為避震器在上面,車架無法做小,只能把上管壓低,座管不能短於18吋。

我們還沒試騎就預測到Rock Shox的Quadra 10前叉,將無法匹配後輪的平穩性。其實這是所有平價全避震車的通病,因為便宜的好避震前叉難找。前叉廠商通常以衝程的長短來決定價位,長衝程的前叉都很貴,騎士可能日後還需將前叉升級。

功能特性

試騎前我們在搬運時覺得很笨重,但是一騎上去就覺得輕飄飄的,不會晃動。我們認為這台FSR Sport的後輪性能不輸FSR旗艦,這需要敢死隊的騎法才能察覺兩者之間的差異。FSR Sport的爬坡效率並未因為後叉的長度而減低。

FSR的重量在上坡時多少感受得到,但不失敏捷。下坡是FSR最得心應"腳"的環境,雖然前叉的衝程時常不夠用,但是前後輪都能保持抓地力。我們發覺煞車把手太軟,鋼絲也不易更換。

Sugino Impel大齒盤唯一的缺點就是齒輪比太高,不過只要Shimano調整飛輪的齒數即可解決。變速控制不是很準確,應該是因為控制線繞遠路走上管。

騎者個性

FSR Sport是凡人的高級車,堅固、能幹、容易升級、經濟價位,實在的車給實在的人。換新車的時候,FSR還可以代代相傳,分享初次騎避震車的樂趣。

Specialized FSR Sport重要數據

價格:美金1,300元
重量:29 lb
角度:有16.5、18、19、21.5吋四種尺寸,測試車是19吋。
主軸高度:
12.625吋
軸距:42吋
後叉:16.9吋
頭管角度:72度
座管角度:74度
前輪衝程:2吋
後輪衝程:25吋
避震:後輪─主動式低支點,連桿式、RST鋼絲彈簧充氣油壓。避震器前叉─Rock Shox Quadra 10前叉,優力膠彈簧。
車架結構:前三角:中段抽薄鉻鉬鋼,TIG鎢條電焊。後三角:鋁合金、鋁合金槓桿、水壼座在下管下面和座管,鋼線走在上管。
部品:Shimano STX前後變速器、Alivio32孔花鼓、Suginolmpel大齒盤、Alivio煞車、Dia-Compe煞車把、Grip Shift變速把手、Shock Master前胎、Pro Contol後胎、Specialized鋁合金手把、CrMo龍頭(10度角,135mm伸長度)、塑膠皮座椅、鋁合金座椅柱。

 

第三名 $1300 CANNONDALE SUPER V 700只要1,300美元,這台車便是您的

這台車似曾相識,它不就是轟動武林的Super V嗎?不是如假包換的Super V,而是貨真價實的Super V 700,骨架一樣,配件降級,加上生產效率的提昇,這是一台中、低收人者也買得起的車。

對於一個比較保守的人,Super V 700可能會讓他眼花撩亂,大砲型的車管、怪異的角度,和有造型的懸臂。Cannondale已經不用他們註冊商標的頭管避震前叉,而改用普通型的Rock Shox Quadra前叉和傳統式的前叉軸承組。氣壓避震器大王Fox為Super V,特別設計了鋼絲彈簧油壓緩衝的後避震器。

Super V 700有效的運用了Cannondale既有的生產技術和硬體設備,更繼承了實戰經驗,以平實的價位上市。

零件特點

Cannondale的慣例是盡量採用Cannondale品牌的部品,但是這台車上只有輪胎、籠頭和手把。大齒盤是Shimano Alivio;花鼓是Acera;變速器是STX,還有Grip Shift變速把手。後煞車使用普通型的鋼線走法,容易調整。Quadra 21前叉和其他的配件一樣貨真價實。

避震器特寫

關心避震登山車的人都知道,後避震性能有兩種。非主動性的後避震在作動或煞車時會變的僵硬,包括這台Cannondale。踩的越用力,後輪就越僵硬,有助於力道傳送的效率。但是在煞車時,避震器也會被壓扁,損失抓地力。為什麼要接受這個缺點呢?因為這種設計有極佳的大碰撞吸收力,只要記住,煞車不要緊握著。

V 700性能的核心是後避震器,正牌Super V用的是Fox氣壓彈簧避震器。因為是以非主動性為設計目標,剛好可以利用油封卡住阻力來降低敏感性。V 700改用鋼絲彈簧避震器,所以性能上多了一點主動性。

Quadra系列前叉雖然是Rock Shox的次級品,但是Quadra 2l沿用了Mag 2l下少的零件,包括預力調整鈕,有2吋的衝程,足以搭配有三吋多衝程的後避震。

功能特性

V 700在猛踩上坡時,後輪完全僵硬,甚至勝於一些沒有後避震的車子。只要騎者平穩地出力,即可感覺高效率的加速度。這台車沒長角,不能改變姿勢伸展筋骨。再花幾塊錢買兩支牛角將會大幅提高騎車的樂趣。

V 700轉彎準確,可以在地上壓出一條溝而不會橫掃。高速時不舒適,因為後避震的主動性很低,不適合脫韁野馬式的下坡。有一個獨特的優點就是轉的太急的時候,前後輪會同時橫掃一些,不會失去方向,可以安心的"彎"。

Shimano Acera煞車功能不佳,淋溼了以後會更難以控制。這台車上的Fox避震器調整的恰到好處,尤其適合我們這群人的體重。騎者必須依自己的體重調整避震器的預力,守不會一坐上去就扁了一半。壓縮和回彈的緩衝率都很合適。前叉的預力大約調在中間即很舒適。因為前後的回彈緩衝率都不高,不怕連續的凹凸路面。只有煞車會不時提醒我們這台車的非主動性。

騎者個性

在有求必應的完美世界中,大概沒有人會要這台Cannondale。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大家都需要在價錢、功能和耐用程度之間做取捨,有眼光的人一定會選這台車。身經百戰的車架設計和貨真價實的配件,這是精打細算的人的最佳選擇。(待績)


摘譯自美國Mountain Bike Action雜誌1995年11月號

Cannondale Super V 700重要數據

價格:美金1,300元
重量:29 lb.
角度:有大、中、小三種尺寸,測試車是中型的19.5吋。
主軸高度:12.25吋
軸距:42.375吋
後叉:16.75吋
頭管角度:72度
座管角度:75度
前輪衝程:2吋
後輪衝程:3.5吋
避震:後輪─高支點,懸臂式,Fox鋼絲彈簧充氣油壓。避震器前叉─Rock ShoxQuadra 21前又,優力膠彈簧。
車架結構:前三角:6061-T6熱處理鋁合金,TIG鎢條電焊,中斷座管,單體式碳纖懸臂。水壼座在座管支管和下管,鋼線走在下管。
部品:Shimano STX前後變速器、Acera 32孔花鼓、Acera-煞車、Alivio大齒盤(22-32-42齒)、Grip Shift變速把手、Sun TL-18輪圈、Coda鍛造鋁二面式龍頭(5角度、125mm伸長度)、Coda鋁合金把手塑膠皮座椅、鋁金金座椅柱、利奇煞車手把。

 

 
(發佈於: 1996/ 1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