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集團卯勁前衝

迎向嶄新的一年

Shimano更新了XT系列;Sachs推出了新的頂級產品;Grip shift則以其首款變速器迎擊。但究竟是那家公司的產品功能最佳呢?


實測產品◎Grip Shift ESP、Sachs Quarz及shimano Deore XT等三款評比


Grip Shift:減少組件,降低重

在為其競爭對手代製了8年之久的旋把式變速桿後,這家美國廠商現在終於推出了自製的變速器。Grip Shift位於芝加哥的製造廠Sram公司設定目標,針對登山車的變速需求,製造一款全新且特色十足的變速器。在「少就是好」的大原則之下,該公司揚棄了一切經檢討屬非必要性的零件組。例如,與Shimano和Sachs不同的是,該公司的ESP變速器不再使用3支彈簧,而只用了2支。此種簡化措施的結果是:一款可完全拆解,且重量僅有185公克的輕型變速器,整組結構只包含75個單一零件。

與眾不同的產品

不過由外觀上看起來,這套全新的變速器卻似乎沒有任何特別之處。此款ESP變速器使用了頗具可靠性的梯形結構系統。只有在仔細察看時,才會看出其與眾不同之處,如從側面觀察其整個變速過程,會發現此一變速器只做內、外方向,而不做前、後方向的活動。Sram公司將位於變速眼上,用來控制搖桿作動方向的反彈簧去除了。但另使用了一支強度甚高的獨立彈簧,裝置於變速撥桿上,以支撐鏈條的應力,如此一來,變速器撥桿的作動也可配合得上其平行四邊形的幾何結構。

此種設計的優點是:上方的變速小圓輪可以緊密地貼近在小齒輪組下方,並能精確快速地進行變速的動作。但也有其缺點:如變速流程不甚順暢時,其小圓輪會極靠近小齒輪組,很有可能發出剌耳的磨擦噪音。至於我們的AMP測試車上,撥桿甚至還撥擊著鏈條支架。除此之外,其他特點還包括:在整個變速系統的平行四邊形下,有一個塑膠製的短鼻外突。透過此一結構設計上的小技巧,Grip Shift加大了變速纜線導座控臂的尺寸。其優點是:藉著此一改良過的控臂,變速纜線必然也可獲得一個較大的後伸空間。

變速系統校調不易

在進行精密的量測時發現,此款ESP變速系統的每個段速,都比Deore XT系統要多出1mm的纜線。因此,8個段速便多出了8mm的距離。其後果是調節螺絲在旋轉l/4圈後,仍無法完全調整好變速器。正確的做法是,在調校變速器時,必須直接旋轉控柄上的調節螺絲。就實用性方面而言;Grip Shift此種設計可說是以變速纜線些微的增長,即構成可調式的變速系統。

而ESP變速器修正過的傳動比,也促使該公司須再開發出一套新式的旋轉式控柄。此款控柄名為ESP 900,而且只能和此套ESP變速系統搭配使用。由於Grip Shift所採用的是與一般不用的傳動比,因此控柄內纜線的直徑也予以增大了。不過此種變化由控柄的外觀和其表面,根本看不出來有何異狀。

此次由4位試車手騎著配備了Grip Shift此款ESP變速器的車,在本刊的測試車道上行進。初步印象是:在Shimano的Deore XT系列變速器和Grip Shift的旋把式變速器之間,很難找到重大的差異。而ESP變速器所需的手部煞車力道,似乎也大同小異。甚至連較粗糙的變速雜音都一樣。其各個小齒輪之間鏈條的順暢轉換,更是有著Hyperglide的風格,真是謝天謝地,也謝謝Shimano了。不過也一如以往,為了讓段速精準的變換,在變速時旋柄須輕柔地轉動。因此,Grip Shift所稱道的優點,即ESP變速器可以更快速度變換段速,則無法在實際測試中證明。

Grip Shift產品實測:與Shimano幾無差異

4位車手在本刊的障礙測試跑道上試用了新款Grip Shift ESP變速系統,給人的感覺是,此款結合了Deore XT系列變速器和Grip Shift旋把武變速器特點的產品,與Shimano的特點幾無差異。變速時所需要的手部力道,在ESP變速桿上也幾乎相同,甚至在變速時所出現的吵雜噪音也相仿。一如Shimano的XT系列Hyperglide的特性,此款變速系統的鏈條在小齒輪間的轉換也頗為柔滑頤暢。不過和舊款產品相同的是,車手在變速時仍只須輕轉旋把即可精確打進所需的段速。至於Grip Shift人員所稱,ESP變速器變速動作較快的優點,則在實車測試中一直未能確認其實。


Sachs:Powerglide-傳動系統趨於完備

當Grip Shift公司全心投入其旋把式變速器,而將其餘自行車零組件領域都拱手讓予其他製造商之際,Sachs則在1996年首度完全切斷其與遠東地區廠商的臍帶關係。多年以來,位於Schweinfurt的這家組件廠,一直無法製供完整的各項自行車組件,因為其每組變速系統中,都少不了其日本競爭對手所製造的Hyper-glide小齒輪組。過去,Hyperglide組件的變速舒適性一直是無可企及的。1994年,這家Schweinfurt地區的組件廠,首次發表了自製的Powerglide系列,且此系列已趨完備,即使是前齒盤組也屬全新的設計,快速變速極為順暢。Powerglide所用的前變速器、鏈條和後變速器都搭配得天衣無縫。即使在重負載的情況下,Sachs的此款產品也能精確且平穩地進行高水準的變速動作。

此外,其高度的密閉性,也賦予極長的產品使用壽命,這兩項目標,Sachs全憑其一項簡單卻有效的設計即一舉達成。在變換段速時,鏈條無需糾纏在輪齒之間,而是藉助各輪齒間的一道所謂「變速通道」的小縫隙,即可順暢地將鏈條後栘至鄰齒之上。此種設計的優點是:鏈條在變速動作完成後又會迅速繃緊,因此即使在高荷重情況下,變速動作也幾乎完全無磨擦出現。

除此之外,由於變速過程中鏈條的彎曲角度減小,也使得鏈條卡死的現象較不易出現。另外尚有一項優點是:由於鏈條只會沿著變速通道移動,輪齒便可較傳統的小齒輪外展得高一些,這同樣也可降低鏈條卡死的機率。為了搭配Powerglide的小齒輪組,Sachs也推出了自行研發製造的齒盤組。其齒盤組是固定於以射出成型方式製造的曲柄之上,共分24、34和44齒。

全新作動原理的變速桿

在其新款的Quarz變速器方面,段速轉換時,是以手部力道使其段速變小,以彈簧力道使段速變大,藉以控制大小齒盤,此種方式恰與傳統的變速流程相反。其優點為:在車身荷重的情況下,要變換段速時無需仰賴有時力量太弱的彈簧,將鏈條推到較小的齒盤之上。此外,這家來自Schweifurt的廠商,也針對其整個變速器的其他部分做了全面的改良。此款Quarz變速器目前已改用鐵弗龍塗裝的軸體,以減少與支架的磨擦,也在其平行四邊形結構快速。另外,Sachs也加強了其鎚條導板的彈簧彈度,以避免惱人的鏈條回饋情況出現,可謂設想週到。

Sachs全新迎擊Grip Shift

Sachs的Power Grip新款變速系統在促銷用語上稱之為K-Design。其握把是呈圓錐形向內逐漸縮小,以防止握持的手部滑脫。至於在濕滑或泥濘的路面上,如想獲得更佳的握持效果,此款Sachs新變速桿較大直徑的握柄外部也足敷使用,較之一般小直徑的產品更為理想。

「地形調整鍵」變換簡易

除上述特點之外,藉助一個所謂「地形調整鍵」的裝置,手部的力道大小尚可進行變換。握把內的一個伺服彈簧可對變速器強力彈簧的纜線提供反作用力,如此一來,便可讓操控力道保持於較低水準。另外,此一Power Grip變速桿也可拆解為兩部分。其好處是:此一旋把可更切合地組裝於曲度甚大的一體式把手之上。

Sachs Quarz實際測試:急起直追Shimano產品

在Hyperglide之前,Powerglide幾乎無所遁形。但這家來自Schweinfurt公司的產品,在變速的舒適性和精確性方面仍無法與Shimano的產品相比。在換至高速段位時,較能覺察得到其間的差異。Shimano的鏈條藉Hyperglide和Interglide二項設計之助,如加潤滑油般由大漸向小齒輪變換,而Sachs的產品在做相同動作時,則出現了明顯的反饋力道。不過在換至低速檔時,Powerglide的表現則頗類似Shimano的輕柔特性。

如果提到此款Quarz系統的變速精確度不如Deore XT系列的話,主因則應是在於新的Powergrip旋把武變速桿上。類似Grip Shift的特性,車手在變速時,動作要輕柔,如此,各個段速也能乾淨俐落地變換。因為,其旋把武握控桿的刻度標示相距極近。其好處是變速力道可調整:藉助一個推鏈的設計,變速時的反向抗力可毫無問題地,由極為硬性的情況調整為軟性,甚至在騎行中也可調整。此款Powergrip的圓錐形外觀可能是較具爭議之處,在一般的握持姿勢中,變速桿的直徑極短,因此車手在進行變速時,需耗費較大的力道。

此款握把的外環部位雖擁有頗為可觀的直徑,但如要提供舒適的變速之用的話,卻嫌太大又太細長了些─逼不得已,只好握持較靠內側的部位了。不過,此款Quarz反向式變速桿仍非浪得虛名。例如,由於彈簧力道不足而造成鏈條無法卡人較小的齒盤,而導致的上坡中途被迫停車,在此款產品上將成為歷史。還有一些特點是:在向下變速時有異於Grip Shift,車手須向後旋轉握把。因此,如要能靈活自如地使用此款變速器,可能尚須幾天才能逐步適應。唯適應後應該就會如魚得水了。

Shimano:目前的Rapidfire速度仍較快

至於傳奇性的Deore XT又如何迎擊上述兩個對手的挑戰呢?其首要優點是結構上的成熟度。XT系列在登山車市場上已屆13年的長青樹。其名稱迄今已是最高變速精確度的同義詞。1996年中,Shimano仍將投注最大心力固守其既行江山,也將藉數項新科技的引進,讓此一歷史悠久的系列產品如虎添翼。其剛出爐的變速系統稱為Rapldfire SL。Shlmano著墨之處在於其變速桿的人體工學原理設計。如此一來,其控桿現在只需以拇指和食指即可更輕易地操控了。操控桿內部的結構變化,使得變速力道減經了30%,同時也使得變速的行程縮小了。

其實在有些組件方面,早在數年之前,Shimano即已投注心力研究改良。因此,科技方面的新進展自足所在多有。不過,該公司此方面的成果通常會先運用在較低層級的系列上,而後再慢慢延伸至頂級領域。期間較為大家熟知的情況就是,前一年只在STX系列看得刮的新設計,今年便可在Deore XT系列見到了Interglide產品。在此一Interglide組件上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其小齒輪組上車製的小凹槽,可讓鏈條由較大的齒輪上滑入較小的齒輪上。變速器和鏈條都是Interglide系列的選用組件,消費者可依自身喜好及需求選購。

新變速系統改良的變速桿

在變速桿方面,新的XT系統列沿用了去年Acera和Alivo等二系列的Top.Swing系統。顧名思義,其變速桿的機製主要是靠其內部槓桿原理作動。其纜線的操控桿較為突出增長,如此一來,將可節省30%的手部操控力道。至於'96年的變速系統,整體而言有如去年款式的翻版。唯一更新的只有如Sachs一般的鐵弗龍塗裝的軸體,可減少整個平行四邊形架構內的磨擦力道。

 

各產品價格暨重量一覽表

 

價格

重量

材質 

Grip shift

變速系統

359馬克(變速器/旋把)

185/130公克

鋁,碳纖,塑膠

SACHS

前變速器

219馬克

232公克

鋁拋光,電鍍

後變速器

115馬克

126公克

鋁拋光,電鍍

旋把變速桿

79馬克

120公克

塑膠

曲柄組總成

20.9盛克

730公克

鋁擠型,手工拋光

卡匣

65馬克

331公克

鋼材,鍍鎳

鏈條

52馬克

316公克

鋼材

SHIMANO

前變速器

120馬克

250公克

鋁材

後變速器

63馬克

128公克

鋁材

旋把變速桿

131馬克

242公克

鋁,塑膠

曲柄組總成

428盛克

694公克

鋁,焊接

卡匣

105馬克

256公克

鋼材

鏈條

52馬克

鋼材    

上述為經銷商平均售價,Shimano未提供正式報價。

Markns Greber的看法:舊王已死,新王漸起

Shimano仍如以往一般,領先群雄。新的Deore XT在變速舒適性和精確性方面,都還無人能出其右。不過如果有車迷不想用Shimano的組件配備愛車,就絕不能錯過'96年的Sachs Quarz系列。推出此款Powerglide系統後,Sachs可說是各自行車零組件廠中,首家真正能和Shimano的Hyperglide卡式變速系統分庭抗禮的廠商。整體而言,Sachs的QuarZ變速系統運轉極為順暢,雖然在變速精確度方面,還無法完全達到Deore XT系列的水準,不過,相對地,其價格也較為實惠。至於Grip Shift迷們在'96年同樣也可覺欣慰;其ESP變速器和ESP 900旋把變速桿的搭配,功能極為出色。不過除此之外,其餘的零組件都仍來自Shimano。

 

 
(發佈於: 1996/ 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