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公司第一手資訊 |
 |
美國GT自行車製造商一向在運動界極為活躍除了熱心贊助比賽選手外,在科技領域也不斷創新,經常成為業界的話題焦點,尤其是在'96年份的新車款方面,自然也是不違多讓正如1996年老美新車的共同理念:「人人都能騎的避震車」。
圖、文◎編譯小組
或許GT公司'96年的品,其最主要的改變部分是在細節方面。因為,一般車款最容易出現瑕疵之處也就是在細節部分。由此看來,此種改變絕不可能讓產品降級,而只會讓品質更趨完善,功能更為完備。因為在運動競賽活動中,決定勝負的關鍵點,往往正是這些看來不起眼,要改善又令人感覺有些吹毛求疵的小細節。而如果這些小細節的精良程度,能滿足比賽時劇烈操駕的需求,則也必能在日常騎乘時提供足夠的安全性。
LTS自行車款全新上市
'96年所有的GT,製鋁質自行車款,除了全系列加裝遊震車叉應市之外,其最引人注目的新產品便是以LTS全避震科技為基礎,僅能和整套車架組搭配選用,且僅限於"LTS下坡道。專用的下坡道自行車款。和舊款"LTS 1"車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其前伸角度甚大的坐桿。此種設計使騎坐角度較為平緩;如匹配上坐桿之後的支架轉點位置,將可形成一個極長的輪距,而可在高速時提供極佳的循跡穩定性。很明顯地,此種車架幾何結構上的改變,使此款"LTS DH"車變得不適用於越野騎乘,因為座墊頂點與地面的垂直線,已落在距踏板軸中點過遠的位置了,所以坐在座墊上要想在踩踏板時,將力道做最佳的轉化已幾乎毫無可能。
另一項較明顯的改變在於後輪的緩衝距方面:GT的設計人員此次設計出的緩衝距長達13公分。用於控制此一超大緩衝距的,則是Rock Shox的一具以鋼簧為基礎的可調式油/氣壓節制型減震筒,屬於全新組件。
而車架三角結構的前半段,是採用加強的聯結合金管製成,以承受此處可能出現的極高荷重。此種設計可將下坡道騎乘時經常出現的尖峰荷重,由下管或上管和把手之間的結構,平均分攤至較大的面積上,藉以提高對外力造成的車管斷裂意外的防制安全性。
設計首重輕量化的安全性
該公司的設計人員,揚棄了舊款的橢圓形下管,但其管壁部分則予以加厚了。因為在此款"LTS DH"車的整個研發過程中,工作人員們秉持的最優先原則是:輕量化的安全性。旦車架組件共包括:車架、避震車叉、把手支架、車頭碗組、把手、曲柄套件、踏板軸從座墊組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款GT "LTS DH"已通過實際騎乘測試的洗禮。在法國的Capd’Ail的世界盃下坡道預賽中,GT公司的兩位車手Nicolas Vouilloz和Mike King就騎著此款"LTS DH"車,取得了前兩名的優先地位,證明此車的性能的確不容小覦。
價位合理的全避震車款
此外,在較下層的價位區間,GT未來也打算推出全避震式的登山車款,讓此級消費者也能享受到騎乘舒適性。為了滿足此一需求,原行的"LTS 3"系列車款將進行改良工程。此款車的後支架,目前已配備一組緩衝距6公分的可調式彈力器避震組件,且巳改為鋁製(舊款為鋼製),搭配ShimanoSTX級組件的車價在2,500法郎左右(約3,000馬克)。和LTS系列車款平行產銷的,尚有GT美國公司的全避震式RTS系列。
至於未配備後輪避震組件的中價位車款方面,1996年GT公司推出了一款,以尾端強化鋁管打造的超粗橢圓形下管製成的車。當然該公司頗負盛名的「三重式三角結構設計」也被沿用在此車款上鎮方此系列各車款均將配備避震前叉。至於其下一級價位車款方面,避震前叉則將列為選用配件。另外,這家加工品質細緻的美國車廠也推出了一款名為"Dyno Claster"的低價搶眼車款,使其1996年的產品線更為完整。
由此車高達20公斤的車重和甚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坐姿看來,實在極不適合供日常騎乘之用。雖然如此,但此車所欲給人的感覺卻是,有如一輛Harley Davidson附躍行用車叉一般的特殊車款;唯一的前提:此車不適於登山之用。最後要告訴讀者的一件小秘密是:該公司所有的頂級車款仍是由GT在美國加州的自營工廠內以手工製造。至於其在德國地區的銷售業務,則是由Edewecht地區的Sport Import公司負責。
GT沿革
70年代初期,熱中機車運動的車手Gary Turner(其姓名也正是GT名稱的由來),為其子打造了一副BMX車架,原因是他對於車店所賣的車架組穩定性不足,且在高荷重下常會斷裂的情況極為不滿。由於對GT車架的品質頗為信賴,不久,Turner之子的朋友們在讚嘆之際也向他訂購,Turner也就此在美國的BMX車壇中打響了知名度。
又過了不久,自行車流行風潮興起,因緣際會,加州最重要的一家自行廠,便由此一車廠改裝的業餘工作室演變而成。時至今日,GT的所有頂級車款,不論是鋼、鋁或鈦金屬材質,都仍是在洛杉磯近郊的一個新近改建廠房內自行焊接製造。GaryTurner對其製車理念並無絲毫隱瞞。他的信條就是:「今天大家所用的材質幾乎已完全相同。因此區別優劣的關鍵在於,各車廠如何運用不同的材質組合進行加工作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