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震前叉功能原理 |
 |
有關避震前叉的存在意義,他們已親身體驗。
現在面臨的問顯只是:那一種系統是比較好的?這才是討論的重點。
透過本文,您可將有關贊成和反對意見中最重要的論點一覽無遺。
圖、文◎編譯小組
問題1:那一種製造方式比較好?
1.望遠鏡原理
簡要說明
望遠鏡的前叉是以一種類似汽車天線的原理作動:兩支車管交疊扣插滑栘。在下方的稱為潛管,上方的稱為立管。車管上下滑栘時,其問的鐵弗龍套襯用以防止可能產生的磨擦,以使其滑順作動。
優點
‧在機車上及近年在登山自行車上都已歷經多年試用,穩定性高。
‧幾無軸承磨耗。
‧由入門車款到職業用競技車款的任何價位產品,都有適合的前叉可供選用。
‧ 選擇性大。
缺點
‧車管交接處會產生彎曲點荷重,這是由於衝擊力來自前方,而車叉本體則是向前移動。
‧如叉橋承受不均衡的避震力道時,前叉可能無法支撐。其因應措施為:採用穩定的剎車吊架及超大型避震叉軸。
‧由於車管相互磨擦,因此精緻感不足(刮擦現象)。
典型代表產品
Rock Shox, Manitou, Marzocchi, RST所有產品均是。
結論:望遠鏡式避震前叉可適用任何用途。如用於改裝方面,可能發生的問題也最少。
2.平行四邊形原理
簡要說明
在此種平行四邊形避震前叉上,叉柱是藉一種槓桿機械結構向上或向下擺動。衝擊力道會轉化成一種旋轉動作,因此前叉本體不會承受彎曲點荷重的壓力。如結構正確,柱體與衝擊力道的方向會完全一致。
優點
‧避震功能極敏銳犀利。
‧由於叉柱永遠保持對稱平衡,同時吸震作動,因此對扭曲力道頗具抗性。
缺點
‧旋轉軸承可能磨耗。
‧外觀特異,須一段適應時間。
‧無廉價產品。
‧ 選擇性小。
典型代表品
AMP, Girvin ICE等公司產品。
結論:對於休閒型或越野型的車迷而言,此種堅固又犀利的平行四邊形避震前叉是頗佳的選擇。
問題2:那一種緩衝系統功能最佳?
1.油/氣壓式
避震前叉功能原理
在油/氣壓式避震前叉上,各項任務都分得非常清楚:以一個氣壓墊緩衝撞擊力道。透過氣壓的控制,避震前叉會依個別騎乘者的體重和騎乘方武做調整。不過由於其中的空氣會迅速擴散開來,因此整支前叉會像一顆球一般跳動。此時,其共同作動的油液便會抑制其跳動,以免震動得太厲害。在消震時,這些油液會由活塞孔中擠出,以抑制氣壓部分的避震動作。在其中大多數的避震前叉中,都可以透過一個調節輪調整活塞孔的大小,以控制油液的流入量。
優點:
‧可在任何天候中使用。
‧可適用於不同的騎乘者、騎乘方武和地形。
‧多樣化的調整可能性(氣壓、油量、黏度),唯均需有專業知識及專用的工具。
‧維修簡易。
缺點:
‧對於較小的衝擊不夠敏銳(高扭力矩)。
‧如需大修時,所費不貲。
‧需要特殊打氣筒。
典型代表產品:
Marzocchi XC 700, Marzocchi DH3及Marzocchi XCR, Rock Shox Mag21, Rond Hydro Pro, Sunn Chaos。
結論:油/氣壓式避震前交適用於內行人使用。此種系統可完全依個人需求做調校一不過也要使用者知道如何用才行。不可隨意安裝後即行騎用,需由專人安裝調校。
2.彈力器(附油液筒)
簡要說明:
塑膠緩衝器─亦即彈力器─安裝於前叉內,在受撞擊時便擠壓在一起。不過在作動之後,彈力器不會像氣體擴散回復得這麼快(彈力器本身的緩衝特性),不過還是有愈來愈多的製造商會在其上加裝油液筒,以抑制其彈跳力道。此種油液筒的作用就如油/氣壓武避震前叉中的油壓減震部件一般。在彈力器式避震系統中,又可區分為對低溫極為敏感的氮氣式和在零下溫度中仍能作動無虞的Mcus式。
優點:
‧裝置簡易且容易檢視。
‧極盡敏銳。
‧維修容易。
‧彈力器可以鋼簧代替,其緩衝功能更為適當。
缺點:
‧氪氣式彈力器(見小百科)對溫度變化甚為敏感。
‧彈力器須經常上油潤滑。
‧其調整可能性有限。
‧如無油液筒,其避震效果便不佳。
典型代表產品:
無油液筒者:Manitou l至4號,Mach 5 pro及Comp, Rock Shox Quadras, RST, Fastrax, Fimoco, Raceware, Votec。
附油液筒者:Rock Shox Judys, Manitou Mach 5SX及EFC, Girvin Vector, Race Ware。
結論:自行安裝好即可上路使用的產品:除了例行性的上油潤滑之外,彈力器式避震前叉可以很簡易地自行以徒手安裝調整。其中附油液筒的昂貴款式和油/氣壓式避震前叉相比,並不遜色。但無油液減震的款式,在車速較快時較不穩。
摘譯自德國Mountain Bike雜誌1996年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