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供應商碰上零售商
兩年一期的循環會更好? |
 |
圖、文⊙編譯小組
沒有任何一個生意人願意盲目地操作,但是,現在整個自行車產業情況,幾乎全是如此。
每年的冬天是整個產業循環的開始,此時很多尚未推出的新款零件,還只是陶模而已,而生產經理卻要開始選出特殊車種。由於這種的零配件無法測試,價格也無法確定,這些經理們必須盡最大能力提出有合理價位的行銷計畫,同時須提供具競爭力的性能特性。
台灣的廠商提出的報價也是依他們對市場競爭力的猜測,以及他們所能承受的程度來做的。
供應新款不定期且太密集
無論情況如何,春天是銷售季節的開始。而此時,產業的注意力已轉移到下一年度的新款車型。
自行車產業正處於轉型期,原本是以年為單位的循環期逐漸演變成不定期的型態,新車款不斷的推出。年初車展,年中新車款,改良車款一即使仍是當年度的車型等等,這些動作是相當普遍的。
自行車公司也正迎合顧客的需求做一些改變,並尋求避免業者間競爭的方法。這些情況的產生,是由於有過多的自行車品牌,過度的擴充產能-尤其是台灣業者。
零售商提供市場反應資料
現在輪到零售商來說猜謎遊戲了。這些業者一直接收到一種訊息,即愈小的庫存以及經常推出新的商品對生存相當重要。而且生產線不斷推出新產品,使得他們有更多的理由削減庫存量。
但是,就如一位零售業者所指出的,若是零售商期待供應商擔負所有的風險是不合理的。他提供的解決方法是密切地與供應商溝通,提供他們詳細的市場反應資料,以及銷售計畫。今年度開始時,這位零售業者與供應商的合作使得業績名列市場前矛。
緩和市場以2年為一循環
在此,也有一項可以緩和整個市場一包含生產線,壓力的提議:二年期的車款。
二年期的車款循環方式若使用在低品級市場有相當的意義。由於零配件的研發並無重大的突破,購買入門車種的消費者對車款的品名或某些性能的小改變並不在意。因此大零組件供應商似乎已經開始往二年期的車款努力了。
發展二年期的車款可以節省整個產業的時間及金錢,而省下來的金錢和精力可用來壯大整個市場。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 1996年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