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ppermann公司推出變速鏈條

無鏈殼的歐洲風格再創新

位於Hagen的Wippermann公司以生產高價位的變速鏈條為主。
其經營層所在地位於德國,品質為最高宗旨。


文◎編譯小組


Wippermann廠內,每天經其生產廠房中產出500萬至600萬枚不起眼的細小組件,出廠後再被加工成工業鏈條,控制鏈條或自行車鏈條等成品。一組4枚鏈環組成一個變速鏈條本體,而自行車用的鏈條約需116個此種鏈條本體所串連而成。因此總共會有464枚鏈環共同組成這種自行車鏈條。「如果鏈條本體強度不足,那整條鏈條的強度也一定不佳。只要有一枚鏈環出差錯,一切動作就都會延滯下來。所以我們最重視的問題便是「品質」,且在生產作業上要求最高的精密度」。Wippermann這家極具傳統風格企業的銷售主管WernerBrunger如此敘述著公司的經營哲學。

專事鏈條及零件的生產

這家公司在業界最為人熟知的產品也就是鏈條和自行車組件。公司創立人Wilhelm Wippermann是於1893年起,在Hager開始了自行車暨機車零件、鏈條、鏈輪和火星塞等產品的製造工作。他的首項暢銷產品是卡車用的鏈條,德國郵局的電動郵件車就是裝配了該公司的產品。由於自行車零件銷售甚佳,因此Wilhelm Wippermann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便在義大利和捷克兩地各創設了一處生產工廠。但是後來的凡爾塞和約迫使他出售了工廠。

在德國境內,Wippermann人股了生產堅固的日常用車的"Welt-Rad"這個自行車暨童用車工廠。在這位公司創辦人於1928年死後,他的三個兒子接管了企業。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負責利用外國奴工和戰犯進行飛機用鏈條和迫擊炮的外殼生產。但戰事的終結也宣布了Wippermann公司的倒閉。在Hagen Eilpe和Delstem的兩個工廠都嚴重受損,盟軍更拆除了廠內最後一些堪用的生產機器,其在國外的資產也被攫奪一空,Welt-Rad這家公司在Schonebeck的工廠也淪入了俄國人手中。此時,公司的領導階層展開了復建工作。

轉型成為鏈條專業廠

在60和70年代時期,Wippermann由自行車組件廠轉變成為了鏈條專業廠。現在Astrid Hamann和Wippermann的曾孫Stephan Geber負責著公司的經營,其80%
左右的營業額都落於工業用鏈之上。另外,Wippermann公司也有約10%的營業額來自自行車用鏈條。不過在過去幾年間,該公司的領導階層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並在市場上推出了新產品:變速鏈條Connex和Connex Plus。

在90年代初時,Wippermann公司終於將傳統型的變速鏈條納入了產品線內。這些鏈條是由5部分組成:外環、內環、滾輪、鎚栓及鏈殼。Werner Brunger解釋指出:「對於12段以下的變速器,此種標準鏈條便已足敷所需」。但是自80年代末期起帶動自行車界景氣風潮的登山車款,卻都是配備15至2l段變速器,需要一套變速過程更簡便的彈性鏈條。但Wippermann公司的反應不夠迅速,讓其他的鏈條供應廠後來居上,迅速開發出了班鏈殼式的鏈條供應市場需求。

Werner Brunger感歎地回憶著往事指出:「我們的腳步太慢,沒有及時推出合乎潮流的產品」。當時Wippermann曾採取了兩項緊急行動,企圖阻止此種情勢持續惡化。首先Connex的研發及推出,讓公司各部門獲得了喘息的時間。Astrid Hamann表示:「我們的行動極其謹慎,直到我們對此項產品具有十足的信心之後才公諸於世」。

無鏈殼式Connex鏈條

此款Connex鏈條正是採用無鏈殼的設計方式,因為鎚殼會導致鏈條的作動遲滯,其內結部分是依一個俗稱「領子」的組件直接成型。在「領子」的鑽孔處鬆插著一支鏈栓,用以壓人外環之中並以鉚釘釘緊。在內環的「領子」上則是滾輪,可讓鏈條在小齒輪上輕巧且無磨擦地轉動。

此款無鏈殼的Connex鏈條已具備新式變速系統所需的彈性了。例如在Hyper-glide系統中,其鏈條就必需能在4個輪齒之內,即可由一個小齒輪栘位到另一個小齒輪上。其實際利用空間僅是在5公分左右的距離中,移動一個僅5公釐長的物體而已。但對Connex而言,這已不是問題,它可適用於任何先進的變速系統。其內環則被扣緊了,拉成傾斜狀,讓輪齒能輕鬆地卡入。

監控製程品質產出優良品

在無鏈殼的鏈條中,鏈栓部分是對磨耗最為敏感的組件,因此必須能承受最大的荷重。Wippermann公司的所有鏈條組件都是以鋼片或鋼線製成,其來源則是該公司所在地的一家冷軋鋼廠。至於鏈栓部分的材質種類則是一項獨家祕方,Burger稍作透露。鏈栓所用的鋼線是透過電子監控的沖壓機先沖壓過守進行裁切。接著鏈栓再經由全自動加工的精細研磨機研磨,最後則進行長時間的熱處理加工。

這些流程讓鏈栓具有所需的高硬度和其表面的耐壓硬度。Wippermann公司對於此一鏈栓表面的絕佳品質和其極微小的誤差都極為自豪,也因此在面對顧客的需求時,都能保證其產品具有甚長的使用壽命且磨耗率甚低。在組裝時,Connex鏈條的4個單一部分會如珍珠一般以絲繩相連,並以全自動機器串連在一起。鏈條的生產通常都採大批量方武,且製成後會有30%取樣進行極限荷載測試。在最終控制階段時,會有部分流程是以人工進行,不過這些人工流程的目的僅在於儘量節省品管費用而已。在最後一個流程中,鏈條會以潤滑劑潤滑,不過外表仍需保持乾燥,以符合買主們的選購需求。為了滿足實際使用時的要求,Wippermann的鏈條製造可說是費時費事,但卻也絕對能使其每一個鏈體部位都擁有超乎一般產品的高度抗拉強度。此款Connex鏈條是於1994年的IFMA展中發表,在1995年的Intercycie展中,Wippermann則另推出了Connex Plus鏈條。

Connex PluS鏈條更創新

此一新款的Connex Plus鏈條擁有和Connex一般強固的內環,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壓鑄成形的分級武外環。原先的Connex鏈條只採用了拋光的灰色系列,而Connex Plus則擁有藍色發光鍍鎳光燦的外環。這兩款鏈條都曾經實地騎乘測試。職業車手和業餘車迷們都分別試用了Connex和ConnexPlus,並定期給予Wippermann回鎖資訊。

試車手們在特製的問卷上填入了各種情況下兩款鏈條的變速特性,且也在公司方面的要求下,提出改善意見。這些飽受酷刑虐待的受測鏈條接著會被送進實驗室評鑑,其結果及回饋意見都頗令Werner Brunger滿意。Wippermann的工作人員都全力投入了首批上線組裝工作,而業務主管人員也都期望能迅速投入了首批上線組裝工作,而業務主管人員也都期望能迅速接獲首批訂單。可惜專賣店業者的下單情況並未如預期踴躍。Connex和Connex Plus兩款鏈條雖已在為數眾多的批發商、批發商公會和所有的百貨業公會成員店頭中鋪貨,但零售業部分的需求似乎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

修正以往的行銷方式

Brunger說明該公司的行銷策略指出:「我們正考慮,可能1996年我們要有計劃地走訪零售商或以其他方式將資訊傳達給他們,甚至不透過他們,直接將產品供應給消費者。但不論如何,我們的第一要務都是喚醒需求,我們必須先進行啟蒙教育工作」。他和對市場情況最為了解的公司業務代表們老是聽到有客戶抱怨:除了來自遠東地區的貨色之外,市場上一直缺乏高品質的歐洲產品可供選購。

Brunger所提出的最佳反駁例證便是:Wippermann的Connex Plus。該公司在此項產品投下了許多人力及物力。例如,為製造具有「領子」的內環,新開發了沖模及組裝的技術。而Wippermann公司也一直期望,能夠在其德國廠生產高品質的鏈條。

以生產高級品為唯一目標

Brunger指出:「我們在德國這個生產基地內只生產高品質的產品,我們絕不會進口外國貨。只要有廠商開始進口外國貨,就會淪為經銷業者,而這也代表著本公司推出的正是這款產品」。


摘譯自德國RedMarkt雜誌1996年1月號

 

 
(發佈於: 1996/ 4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