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自行車市場縱橫談 |

|
大陸號稱「自行車王國」,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上海則是中國也是全球生產自行車最多的城市,每年產量達850萬輛之多,且讓我們藉由本文一窺上海灘自行車市場奧祕。
圖、文◎周申芳
大陸號稱「自行車王國」,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上海是中國也是全球生產自行車最多的城市,自行車年生產量達850萬輛之多,占'95年大陸自行車產量的23%。其中鳳凰公司產量為538萬輛(含飛達車70餘萬輛),出口13l萬輛;永久公司生產242萬輛,出口22萬輛;祭本公司出口23萬輛,三斯公司12萬輛;巨鳳、永勝、蜂須賀三廠約10萬輛。上海灘的自行車生產和市場,為億萬消費者和眾多的廠商所關心,本文將從下述各點談談上海自行車市場的縱橫情況。
自行車市場總體供過船求
目前大陸的自行車整車廠(包括小型組裝廠)高達近400家,自行車零配件廠近800家,自行車年生產能力少說也有6,000萬輛之多。'92~'94年,全國自行車年產量一直保持在4,100萬輛左右,其中除了l,000多萬輛進入國際市場外,其餘3,000多萬輛均在國內市場上爭霸。由於供過於求,一半左右的廠家長期開工不足,部份生產能力轉向摩托車、健身器材、汽車零配件和其它領域延伸。目前全國商業庫存長年保持在400~500萬輛左右,工業庫存也在240萬輛左右,許多廠商苦於銷路有限,被迫採取限產壓庫措施,'95年全國自行車產量已回落到3,712萬輛。另外,'95年全國摩托車產量也近800萬輛,使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目前大陸自行車社會擁有量已達4.8億輛,以每輛自行車實際使用壽命15年計算,每年用於更新的車需要3,200萬輛。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在大部份城市的自行車更新期已不足10年,每年自行車更新量更為可觀。
而'95年大陸生產自行車3,712萬輛,扣除出口,實際銷售僅2,500萬輛,可見自行車銷售已跌至谷底,走出谷底指日可待。
永久、鳳凰仍占主導地位上海城鄉每年的自行車銷量約100萬輛。'95年以來,上海灘自行車銷售山地車由熱銷轉停滯,城市車、輕便車、斬潮女車和傳統平車又唱起了主角。市場競爭主要在鳳凰、永久,飛達與捷安特、中華阿米尼、鞍山斯波茲曼、廣州五羊、嘉興菲利普、安陽三槍產品間展開。由於鳳凰、永久、飛達等滬產車占據了地理和價位上的優勢,在上海市場中,永久、鳳凰車的銷售店有明顯優勢,據上海自行車商業信息網統計:永久車、鳳凰車的上海市場銷量接近70%,其它車的銷量約占30%。
上海永久、鳳凰等品牌的價位一般在¥400~500元,主銷產品以26"、24"男女輕便車、28"平車為主,少量為城市車和山地車。
由於變速山地車銷量大幅度下降,以生產山地車、城市車為主的中華阿米尼、斯波茲曼等產品的銷量遠不如往年。
捷安特公司加強在市內的銷售網點的建設,在產品檔次上較傳統廠略勝一籌。該公司產品銷售以¥600~900元左右,城市女車和新潮女車銷售最為活躍,由於在價格上高於永久、鳳凰等滬產車,總體銷路不及永久、鳳凰。
永久公司由於加強了車種和色彩的變換,並注重發展與上海各自行車銷售網點的關係,在上海自行車市場中,永久車銷量高居上海總銷量的43%。
鳳凰公司因公司本部產量僅330萬左右,再加上出口量大,在銷售中又十分注重款項價位和品種的搭配,其在全國市場的銷售雖好於永久,但在上海市場的佔有率卻僅占25%。
斯波茲曼產品在上海市場的銷售雖遠不如往年,但仍占非滬產車產品的首位,約占市場占有率的11%。
交通改革自行車需求殷切
由於市政公共交通的改革,'96年上海自行車市場又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自1996年1月1日起,上海公交月票取消,政府和企業對原持月票者實行上下班(課交通補貼,居民乘公交車輛一律買票,上班族用6~10月的公交乘車費用,就能夠購買一輛自行車。騎自行車上下班還能夠免受馬路擁堵、乘車擁擠之苦,又能健身。
所以預計自行車將再度成為交通代步的"新寵",今年以來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數,較以往猛增30%左右。自行車渡黃埔江的流量較以往增加一倍,各自行車商店的自行車銷量也驟然上升,一般自行車專賣店自行車銷售較'94年同期增加50%以上。上海市區新車上牌捐照量較以往成倍增加,有的地區上牌捐照量甚至提高2~3倍。
隨著春天的逼近,自行車交通會更趨活躍,本次上海地區掀起的爭購自行車熱,主要是用於上下班代步,所以車種一般侷限於¥400元左右的低檔車,車種多以輕便車、普通平車為主。
如果這種公共交通政革,在全國其它大中城市中推開,'96年大陸的自行車生產和銷售將出現新高。
助力車大戰蓄勢待發
上海及其毗鄰城市的助力車大戰,和天津的小型組裝廠、廣東深圳、江蘇昆山等的三資企業,一起為大陸自行車行業的三大熱點。
上海是大陸助力車的發源地,也是大陸最大的助力車市場,據不完全的資料統計,上海地區先後涉足助力車生產的廠商多達50~60家,而仍有30家左右仍繼續從事助力車生產,目前上海助力車社會擁有量已達40萬輛。
助力車銷售最為龐大的就屬永久薩克斯系列,該車前不久被中國質量管理協會用戶委員會,評為助力車類唯一"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由於永久薩克斯車時速為24公里,車型完全與自行車一樣,發動和質量較為穩定,頗受中老年用戶的歡迎,但對喜愛騎輕摩托車的年輕人來說則不夠刺激。'94年針對年輕人的需求,上海市場車輛管理部門引進了義大利此亞喬"霸伏"、美國"湯姆斯"的實為輕便摩托車的助力車,這兩種車的汽缸容量達49cc,"霸伏"售價¥ll,000~16,000;"湯姆斯"售價也達¥8,000~13,000元。"霸伏"和"場姆斷"車在滬的銷售,使大陸助力車市場迅速向摩托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引起了大陸50cc輕摩托車生產廠和大批助力車生產廠的強烈不滿,制訂了統一的助力車─QB1839(汽油機助力自行車)
行業核淮,制止了車速超過24公里/小時,排氣量超過 6cc,又不具備腳踏驅動功能的輕摩托車在市場做為助力車魚目混珠。
開放政策有利助力車發展
'95年下半年濟南輕騎摩托車廠,又向上海市場推出了一種汽缸略加改造,再加裝一掩人耳目的小腳蹬,車輪為12"的Scooter紅色小摩托車"火鳥","火鳥"車的出現像一股紅色旋風刮進上海灘,引起了不少震動,對於"火鳥"車到底是屬助力車還是屬於摩托車,引起了社會上的爭議,現有關管理部門已要求"火鳥"車做進一步改進,使之真正符合助力車要求。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火鳥"在上海市場的銷量超過l萬輛,該車種主要迎合了只要花5,000元左右,就能買一輛名為助力車的輕摩托車的消費心理。
上海灘的助力車自然也刺激了大型摩托車廠參與競爭,重慶嘉陵和建設兩家全國最具規模的摩托車廠,設計製造了36cc、單缸沖2程、車架油箱(Tank Frame)的助力車,如建設蜻蜓助力車,一次加油3公升,可行駛200公里,整車重約35公斤,市場售價約3,800元,大大低於國內同類產品。
永久、鳳凰、斯必克、菲利普等各廠也競相物色一批進口和國產IE36FE正規摩托車廠發動機,配上豪華型車架參與競爭,義大利北亞喬,美國"湯姆斯"兩大海外摩托車廠,也已分別在廣東佛山和上海設廠,台灣大陽摩托車也在常川設廠,正在加緊趕製符合36cc要求的新穎助力車參戰。
現在大陸除北京等少數城市外,均對助力車採取了引導和開放的政策,消費者對助力車的選購也變得更為理智,自行車市場上正孕有著一場新一輪的助力車大戰。
童車市場也出現鏖戰
大陸是嚴格實行節制生育的地區,獨生子女、優生、優育國策深入人心。前輩對下一代關心倍至,只要有利於下-代健康成長的事物都去做,甘心去花費投入,這已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如今的孩子成了家庭的一切,是"集三干寵愛於一身"的"小皇帝",一個兒童的撫養除了其自身的父母經濟收入外,往往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另外還有叔叔、阿姨、嬸嬸、舅舅等經濟後盾。現代人為了促進兒童的學習和成長發育,經常在兒童生日、上學、假日、寒暑假為兒童選購物品,對兒童學習成績優良,考入重點中學等進行獎勵,部份兒童每年收到的壓歲錢、零花錢,往往足以購買幾件價格昂貴的玩具,所以大陸市場中,兒童商品的購買力極強。
在童車、少兒車市場中,消費走勢也已經開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從家長主導型到下一代驅動型消費,新一代兒童、青少年的要求,驅動著家長從積蓄中挪出開支。
少年兒童中相互攀比之風,皆成為消費的強勁驅動力,這種攀此心理下外兒童有,在某些家長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沾染,有些月薪並不豐厚的上班族,自己買一包高檔煙都要躊躇半天,但看到別的孩子上學騎高檔車,也會咬著牙,花上千元錢給孩子買高檔車,看到不少少年兒童在商店購車氣派十足,把在廣告中看中意的車種購下,順口啍著廣告歌曲,騎上了高檔車揚長而去。
'95年大陸的人口出生率為千分之17.7,每年新生兒人口總數達2,124萬人之多,娃娃市場不僅購買力強,市場也極廣,上海市場的購買力更是超過全國,兒童市場自然也是商家的爭奪之地。
上海毗鄰的昆山地區"好孩子"童車的產量每年高達70餘萬輛,台資耀馬也在昆山設廠投產,產量也月月攀升。江蘇、浙江兩地也有40~50家童車生產企業,產量總數多達200~300萬輛。'96年元旦,上海地區上海童車廠、群偉童車廠、華陽童車廠和上海玩具六廠等四家童車企業,建立了以資產為紐帶的大陸最大的童車生產企業一上海童車有限責任公司,該企業的成立將使紅花牌、孔雀牌兩品牌的童車年產突破100萬輛。
由於童車市場看好,最近永久公司也已開始涉足童車生產。另外獨輪車已被某些地方教委列入學生體育必修課獨輪車活動正悄然興起,鳳凰、永久、斯必克等大公司均已投入研製生產。
健身器材成為新熱銷商品
上海健身器材也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近年來上海人生活和住屋有了較大的改善,並出現了部份高收入的家庭和階層。
目前健身器已開始廣泛進入企業、學校和娛樂場所,皆投入健身器材的銷售。除此之外,部份富裕起來的家庭巳不僅僅滿足高檔山地車、摩托車,並逐漸向健康投資,這就帶動了健康器材的開發點。
現全國的健身器材廠已多達100多家,也有少量合資企業。上海及江蘇、浙江的自行車廠不少已啟動去招展和佔領健身器材市場,產品有多功能跑步機、踏步機、划船器和各種健身車,其發展十分迅猛,有些健身器材已配置了電腦程序控制裝置,可自動測定訓練時間、行程距離、消耗熱量、掃描和心率測定,最高檔的還配置了虛擬實境技術,改變了室內健身運動單調沈悶的缺點。
健身器材因檔次,佣金、價格相差懸殊,簡易彎腰機、踏步機僅400元左右;配有電腦控制的多功能跑步機售價¥5,000~6,000元,普通多功能跑步機為¥2,000~3,000元不等。現在市場上以¥2,000多元的多功能跑步機、劉船器、健身車的銷路最暢。
值得一提的事上海的鳳凰、永久、斯必克三大公司均已投入健身器材的開發和生產,並在浦東有聯手發展之勢,除此之外,上海其它行業也已有數家投入健身器材的生產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