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菱公司併入彰星第二事業部
彰星公司連橫縱向多元化發展 |
 |
從網羅業界菁英張昇常、童介德以及陳勝倫三人,
不難窺出彰星公司強烈的企圖心,他們共同希望
混血經營能成為未來經營典範。
圖、文◎編輯部
以精緻、研發和行銷為訴求的鎂菱公司,於今年五月二十日併人彰星金屬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事業部。原鎂菱公司董事長張昇常出任該第二事業部負責人,也就是彰星公司副總經理之職,此舉成為近日自行車業的主要話題。
整合後的彰星公司將可以提高自製率,
使整車廠更具國際競爭力。該公司將不劃地設限,
他們以”無窮”(無極)為發展目標。
合併後將橫縱多元發展
張昇常說,為了迎向高度競爭的挑戰,不得不擴大發展,因為小規模不可能再縮小。雖然鎂菱以精緻式經營,也具備了小而靈活的特色,但面對國際化,仍然有諸多限制,對此張昇常表示確實不易經營。因此在幾經思索後,-/下決心併人彰星第二事業部。張副總經理表示:主要考慮因素為降低成本,以縱向發展;橫向方面
以擴大資本,朝大型化、國際化邁進。
彰星公司董事長曾世明表示,網羅這些人才並不單只為做零件,他以強烈的企圖心表示本業和本業外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第一、第二事業部後,未來尚有意成立第三事業部。因此在整合人守和零件之際,曾董事長表示未來開發最重要。
彰星公司除了將鎂菱併入旗下公司外(5/20),並網羅自行車業菁英,如對複合材料很有研究的童介德和在產品開發很受肯定的陳勝倫兩人。他們兩位都在五月初就加入彰星集團陣容,這也難怪彰星公司成為不景氣中業者矚目與談論的焦點。
網羅菁英,共同經營未來
童介德在任彰星公司總經理職之前,是展鳴公司的總經理。加上過去在巨大公司的經驗基礎,童介德總經理表示未來將在各有專精和共識上,同心協力共同創造彰星未來。而在此番人事異動風波中,陳勝倫因與童介
德有昔日同窗舊誼,因此被童同學徵召人廠任副總經理。陳副總經理在此之前任職於太雅康培,他強調產品
要可靠,才能獲得客戶的肯定。
彰星公司新的組織分第一事業部,也就是原來剎車夾器部門:至於第二事業部主要以立管等產品為主。彰星公司'95年營業額約六億台幣左右,約70%為Dealer市場,其中台灣廠員工約250人,大陸廠220人,未來員工將達500人。
整合後的彰星公司將可以提高自製率,不僅可以使整車廠更具國際競爭力,同時也可以與新興國家相抗衡。這種善用共同資源確實可以增強抵抗力與厚植實力,也難怪彰星公司表示該公司將下劃地設限,他們以”無窮”(無極)為發展目標。
集共同之力‧重新出發
據賴文國執行董事(原任彰星公司總經理)表示,能夠整合鎂菱公司和網羅童介德和陳勝倫二人,可以說是機緣。尤其張昇常肯屈就任副總經理一職,更顯示大家都站在同一陣線共同求發展的決心,因為經過洗牌後,重新再出發的機會將更多,也更有實力在市場上立足。
賴文國執行董事對今年的市場低迷慘況,也表示憂心。他表示:『現有不少人處在市場存亡邊緣,尤其量
越大就越脆弱,所以彰星公司將強化企業內部體質。而為了凝聚內部力量,也為了能充分地交流並且產生共
識,所以每週一、三、五共聚午餐,分別提出個人的看法與解決之道。』
更多包容.更大力量
整合企業容易,但整合意見就不是簡單的事。曾世明董事長表示將朝適當的分工,讓他們三人能有最大的
發揮環境。對此,童介德、張昇常與賴文國三人都同聲表示,由於以前他們三位都當過總經理,所以看法、水
平以及歷練都較能體認總經理的一切,包容的層面也較廣且深,所以這種彼此共有的資歷也較能凝聚力量,並
且產生共識。
擴大範圍和多元化發展的下一個階段,就是股票上市。曾董事長表示,上市衹是一個階段性目標,他注重的是過程的改善與落實制度以及業績的提升。童介德總經理和賴文國執行董事也都表示,一切順其自然,不刻
意追求。今後,彰星公司的管理將朝透明化、國際化發展,穩定內部,妥善運用策略規劃,使公司邁向國際化公司發展。而這種兼併策略希望能成為未來經營的典範。
" '96年 ",彰星公司表示是暖身運動,意即先做為自我調整,發揮混血經營的優勢策略,並且今後將大陸廠做為台灣廠的延伸,預計'97年彰星公司將達到30%的成長目標。
據悉在今年9月份美國Interbike展期間,彰星公司將舉行25週年感恩Party,邀請客戶、好友到曾董事長美國豪宅(有人形容是皇宮)分享25週年的喜悅。可預期的是,重新再出發的彰星公司,將展現其不可限量的活力與強烈的企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