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宣傳廣告....
德國Sachs新變速系統測試 |
 |
長久以來,自行車變速桿的故障率便一直為人們所詬病。據可靠的市場消
息得知,sachs已開發出嶄新的變速系統,宣稱可以克服無法與Shimano
相容的問題,而且這項消息據說也不僅僅是廣告噱頭而已....。
圖、文◎編譯小組
在市售的暢銷變速系統中,有些最受歡迎的變速系統是握把武的,而那正也是問題所在。由於Shimano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握把武變速桿,因此它從不擔心是否它的變速器可以和握把式變速桿配合使用。這二款設計並非全然沒有改良的空間,而是兩者的變速原理不同。你可能會懷疑為什麼握把式變速桿的大製造商(Gripshift,Sachs,Campy,Sun
Race)所設計的變速桿無法配合Shimano變速器?問題問的好極了!Sachs宣稱它已經作到這一點。
優點很多‧缺點很少
為了使它的變速調節器與Shimano變速器的輕巧動作設計相配合,Sachs必須小心地整合出一種變速線緩慢牽動的方式。前後Sachs變速桿都可直接拉動變速線的尾端,而'96年的更新設計是,分段變速的設計特別配合himano的結構與變速器幾何構造。所有Sachs的變速硬體都放在一個小而精巧,而且防化學侵蝕的塑膠模造外殼之中。
Sachs Plus握把式變速桿表面光滑,而SachsExtreme握把武變速桿的外表則有凸紋,易於抓取轉動。兩者都有一個向外伸出的大凸緣,可使轉動力量最大化。而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錐形變速握把設計,可應用一般的變速動作,握把旋轉以栘動後變速器的最大範圍需要106度,而前變速器需要95度的旋轉。類似Shimano扳機撥動式變速桿應用的方式,Sachs變速桿也有一個覆蓋式的變速線更換孔。車手握把以溝紋結合變速用握把,並以預先成型的襯套協助切除握把底端,以便裝置在車手尾端上。Extreme型武除了更有力的表面凸紋握把和外殼上
的變速顯示窗之外,它也有3段式的變速掣子拉緊度調整器,可微調旋轉動作,配合騎士個人喜好及各種路
況。完整的Extreme調節器,包括變速握把在內,重量158公克(Plus重達160公克)。而Extreme及Plus的車手握把重量分別是46及70公克。建議零售價分別是:Power Grip Plus 35美元,Extreme 65美元。變速桿並附贈車手握把、內裝變速線,以及替換用的前段變速線外殼。
安裝方式‧難易適中
安裝新的Sachs變速桿的方法,跟其他品牌差不多,不難也不容易--都附帶著一條已裝好的新變速線。只需穿過外殼、導板及變速器導線調整器就可以了。但是最大的不同是,Sachs的一旦裝好後,不需要拿開車手握把,也不需要向內移動變速桿外殼而將整組零件拆開以移動變速線。只要打開Sachs的變速線孔蓋,將變速握把向前旋轉到底,將變速線拉出即可。
握把變速時代已經來臨
Sachs握把變速桿的獨特優點很快就被發現,參與試驗的騎士發現的第一點是,變速動作與Shimano的扳機撥動系統很接近,迅速而確實。Sachs的雙重握把外殼構造是最大優點,即使在最惡劣的狀況下也可準確變速。不論是在腳踏重扭力或溼的握把條件下,超大凸緣用手可抓的圓面積像一個網球那樣大,可緊緊地抓住或轉動變速。雖然測試的騎士比較喜歡Extreme握把的凸面顆粒外表,但是即使在最潮濕的狀況下,Plus的光滑外表也不會影響到變速功能。另外騎士使用手指外露的手套時,手指也不會因為摩擦而腫起來。
我們使用一組Power Grip Plus變速桿,騎了兩個月,也參加了比賽,既不需要作中心調整、清潔變速線,更無須做修理等工作,足可媲美Shimano的Light-Action彈簧。到目前為止,尚無其他握把式變速桿敢做出像Sachs這樣的廣告宣傳!
摘譯自美國Mountain Bike Action雜誌1996年4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