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mons向鋁材製造商提出訴訟 |
 |
根據此訴訟案的律師RichardFine表示:好戲正上場o』
文◎編譯小組
Full Circle Distributing公司的總裁John Hammons最近透過律師對全美最大規模的鋁材製造商提出控訴,其主要原因乃源自5051-HS32鋁片的成本問題。
Hammons的公司向來以旗下HB Cruisers系列著稱。John Hammons經研討後認為他為改型降低的Cruis-ers製造Shake叉架時所使用的鋁片成本顯然過高。
John經友人介紹找上找上Richard Fine律師一一位反托拉斯的專家。經洽談後,Fine開始著手研究鋁產品與價位是否有不合理之處。
律師向法院提出訴訟案
今年3月8日,Fine向洛杉磯郡上級法院提出一項共同起訴案,指控全美最大的鋁材業者公然在美國政府把關之下,圖謀把持產品價位與控制生產。
Fine索賠13億美元。假如他的指控獲勝,鋁材製造業者極可能被迫降低價位。Fine表示:『這對整體經濟而言乃一項莫大助益。』他表示大部分的製造商都已將增付的價錢加諸到消費者身上。
Hammons的訴訟案很快地經由各大報社組織報導出去,其中包括了路透社,其主編Dow Jones乃華爾街日報發行人。
本刊也曾於4月1日版中簡短報導此一訴訟案。因為自行車業界向鋁材業界提出的訴訟案畢竟不是每天都可見到的新聞。
供應商對訴訟案提出反控
可以想見的,是美國鋁材協會以及Alcoa、Alumax、Kaiser以及Reynolds
Aluminum等公司正聯手鄭重提出宣告。
Kaiser Aluminum公司的發言人Robert lrelan表示:『本公司確信這項訴訟案是完全缺乏法律依據的。』
事實上,此一爭議並非首次出現。美國司法部門於1994年接獲消費者團體接二連三的指控後,曾著手調查鋁材業者違反反托拉斯法與反競爭法之可能性。然而兩年後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員們卻從未提及隻字片語。對Hammons而言,真正的爭議點乃是美國的製造商是否能有效地對抗外國進口的鋁材產品。
他認為,如果世界上主要的鋁材供應商一在政府的許可下--可以操縱鋁材的供應與價位時,上述爭議的答
案必將是否定的。
Hammons的旗下公司Full Circle Distributing公司售有替換用的Cruiser車輪以及低位騎乘者專用的產品,例如彈簧叉以及玻璃維加邊的緩衝裝置。
他同時擁有四款Cruiser車型,全部在Huntington Beach設計與生產。其種類從單速乃至專用於Shimano產品的四至七段Nexus型都有。其零售價位從479美元起,頂尖價位850美元的自行車擁有72條輻絲的車輪,豪華的彈簧叉以及其它優秀配件,對南加州難以捉摸的消費者們而言吸引力十足。
控訴原由的分析
Hammons挖苦地表示:『我正努力證明消費者們在自行車的花費水平已經提升了。』這位31歲的企業家曾
為Redline公司效力,當時該公司屬Linn Kastan所有。當Seattle Bike Supply公司購下Redlines之後,Hammons轉赴西雅圖工作並在稍後加入GT/Riteway,但他表示自己是受到慫恿才離開公司的。
他說:『我當時在南加州,且展開著新的生活,我有妻子和一個幼兒,但工作卻無著落。』他表示離開GT/Rikeway之後,他改行從事獨立的銷售代表。
1993年時,Hammons發現南加州的海灘迷之間似乎愈來愈喜歡休閒車。在妻子的許可下,Hammons開始
利用部分房租金購入休閒車與其它配件,再轉手賣出。
當他覺察到此一市場的成長時,他同時找到當地一位製造商,對方並同意供應自行車給他。於是他開始緩
慢地擴展經營,並於1994年在Interbike展會中展會中展示他的第一組休閒車系列。
然而命他感到不滿的,是他用來加強那些台灣製彈簧叉的鋁片價位過高。他指出,這些彈簧叉內部有多摺
曲,因此他利用一個l/4英吋厚的側板加以修正並售出這些叉骨。
對於這項訴訟案,Hammons承認自己應當無法從中獲得金錢利益,即使他贏得控訴。他表示:『身為一位美國的企業家,嗅覺美國的經濟氣氛,我相信我們可以在國內製造出具競爭性的自行車。』有關該訴訟案的任何評論,他已全部委交律師處理。
這項訴訟案目前進展如何呢?
代表鋁材業界的律師們已經成功地將該案從加州州立法庭系統
移轉至加州SantaAna的美國地區法庭審理。
Richard對抗美國法律體系
對於Richard Fine而言,對抗前述五大鋁業鉅子等於對抗美國的法律體系。而他是以不測事件的標準來
接手此案一換言之,唯有在贏得訴訟的情況下他才能取得酬勞。
依據Fine的觀點,當強大的政府與強勢的企業企圖操縱價位與生產時,負擔費用者乃是和Hammons同類
的小型製造商以及無知的消費者們。
這位現年五十六歲的律師擁有多項反托拉斯法訴訟記錄。他曾於一九七九年代表國際機械師協會向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提出訴訟,起因為該工會對OPEC成員國所制訂的汽油價位不滿。
這項訴訟案在第九回美國巡迴上訴法庭中被駁回,然而Fine認為此乃因為某些法官們拒絕涉足人國家性的對外政策。
Fine也曾擔任加州反托拉斯法律師委員會主席。經過一連串在莫斯科、渥太華、布魯塞爾以及華盛頓特區所舉行的國際會議,才總算把鋁業製造商匯集於法庭內。
訴訟案的發展記錄:
根據Fine的解說,該項訴訟案的進展如下:
.在蘇聯瓦解之後,俄國人開始加速將鋁材銷售至國際市場上,也同時促成價位下滑。美國製造業者感受到威
脅,將提出反傾銷訴訟。
.俄國人遂於1993年10月在莫斯科召開一次會議,商討全球鋁材供應過剩問題以及如何減低產量措施。美國
政府官員與美國鋁材製造商均曾出席該會。
.1993年12月以及1994年1月曾在莫斯科與布魯塞爾召開會議。在布魯塞爾會議中,俄方同意在1994年2月至1996年之間減產50萬噸,但美國與其他地區的生產者也必須減少生產。
.蘇俄、美國、歐洲聯盟、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的渥太華均曾簽署認同的備忘錄。該項備忘錄確認私人企業的
製造商們,將在1996年年底之前減產150萬噸以上。
.就一個簡單的通例計算,鋁材價位依倫敦金屬交易所之基準從1993年11月l噸1,037元上漲至1995年1月份的顛峰期時l噸達2,195美元。
消費者平白地多負擔成本
根據Fine所作結論,在美國的價位由l磅53仙令上漲至l磅93仙令,造成美國消費者每年所負擔的額外成本達八億美元。Fine表示:『這些公司都知道削減產量可以真正的操縱物價。』而且就如Fine所指,鋁材的運用處處可
見。他說:『汽車也好、飛機也好,甚至飲料罐均需用到鋁材,它簡直屬於一種家庭用品。這項訴訟案目前進展如何呢?代表鋁材業界的律師們已經成功地將該案從加州州立法庭系統栘轉至加州Santa Aha的美國地區法庭
審理。目前該案仍在聯邦法庭審理中,然最終的判決將依據加州法律而定。美國地區法庭法官Linda Mc Laughlin被指定審理此案,並已經與律師們會面,訂下即將臨的聽證會日程。Fine表示:『前頭的好戲正待上場。』
摘譯自美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6年5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