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Leading Article

 

看展有一套

不參展也能做到生意獲得訂單,你信不信。

每次帶團參展時總會有不少人純參觀、不參展,這些人較沒壓力,甚至展覽期間或展後都還可以去逛街購物或遊覽名勝,令人好不羨慕。

沒參展的情況約有:拿不到攤位、節省攤位費用、已有代理、客人不願他參展.....;雖然全球資訊已非常發達,但是仍有國外客戶不願供應商曝光的,這種情形歐洲較普遍。如果你在當地已有代理,他們更不希望你單獨參展,有些公司會要你在他們攤位展出;有些不參展廠商是想多看、多學,做個流動攤位,可以到處走,更自由。不管是參展或看展,總之來了就是要有所獲。

有些人雖然看了很多天的展,可是有的還是看不出門道。其實,如果你用心看的話,就可以找出很多參展廠商也是你要的對象,這樣你就可以在參展手冊上做記號,順便問明採購人員姓名並記下,還有展出那些品牌....等等。如果你懶得動筆可以用錄音機錄下相關資料,看到新產品也要能寫下特點畫下草圖,盡量能拿到目錄,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用相機拍下來。不過,在國際展會上主辦單位都會禁止拍照以杜仿冒,可以拜託國內媒體記者代為拍照,也有人是早上早半個小時去看、去拍和去偷。

    參展人員最好二位,這樣客人多時可以忙得過來,有空時還可以輪流去拜訪客戶或看看產品、新趨勢。別忘了先看完要看的產品、客戶後,再來做重點式的拜訪。如果不會英語或地語言,最好請一位留學生充當翻譯,這個翻譯假如你會用,可以幫你收集很多資訊,並理成冊再追蹤。如果你夠敏銳的話在參觀的人中,也可以找出是誰潛在客戶或大買主,有人會以大老板都會有秘書或隨員來做標準。

    筆記本、錄音機、小型照相機或攝影機是展會三寶。最重要的是要多看、多問、多收集,不只問國外也請教國內廠商,相信一個展會下來,你不僅可以開創出不少商機,也做好更多的公關,如果再備有禮物的話,更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所以努力在展會,收穫在展後。

 

 
(發佈於: 1996/ 8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