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ffy前總裁開講

Barry Ryan對於自行車業的前途:樂觀進取

46歲的Ryan在極為競爭的量販市場已經有十多年的經驗,特別是在擔任Huffy自行車部門總裁的時候。現在他將運用其豐富的經驗,接任Ero公司的總裁職務。

文◎編譯小組


近這六個月對於Barry Ryan而言是高潮迭起。他在一月離開了Huffy公司,在三月接受了Specialized的招攬,卻在四月婉拒了這個總裁的職位,決定舉家繼續留在中西部定居。 
  該公司是以生產兒童運動器材為主,供應量販市場。

平步青雲步步高升

  在就職於Huffy的十五年期間,Ryan舉家從Ohio州遷到Colorago州,又遷到Wisconsin州,再遷回Ohio州的Dayton,即Huffy總公司的所在地。他的三個子女已經上大學、高中和小學。對他們一家人而言,故鄉的親友是很重要的。他說:”在離開Huffy之前,我就開始和Specialized的 Mike Sinyard接洽了。我認為Specialized是前途看好的好
公司。我之所以決定留在中西部,純粹是個人因素,與公司無關”。
  Ryan從大學企管系畢業後,立即到一家大會計公司就職。在此八年內他步步高昇,最後他是負責Huffy公
司的會計。Huffy於1980年招攬他作為財務主管,Ryan接受了這個大好的機會,成為總公司總裁Hary Shaw的
部下,後來升為財務主管和副總裁。1983年Huffy送他到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學管理學院進修。他原本不想去,
但是到職的第一天就發現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在總裁Shaw的任內,Huffy展開了併購的策略,將其財力專注於量販市場。美國Raleigh則在最後賣給了Derby公司。Ryan解釋說:”Raleigh是個有不同文化的公司:但Huffy是上市公司,它在量販市場有穩定的發展。而Raleigh卻是盈虧不定。一年會大賺,隔年就可能虧,很難掌握”。

財務背景轉戰業務領域

  後來他調升到Huffy旗下的Gery嬰兒用品公司,擔任業務副理。這是他第一次從財務轉到業務的實戰經驗。他隸屬Chuck Wilke,Wilke後來到Derby擔任總裁。兩年後他又被調升到Huffy的運動器材部門擔任總裁。此部門的主力產品是籃板和NBA職籃的商標廣告。Ryan本身在高中和大學都打過籃球。一年半後調到Hugy的主力自行車部門擔任總裁。Ryan說這是他最大的經營挑戰,雖然自行車業的景氣年年下跌,但他在任期之內,仍是他寶貴的
經驗。自行車部門在他的帶領下曾經創下了公司史上第二高的業務成長,也在後來面臨了Roadmaster和中國進
口車的激烈競爭而業績衰退。

訪談內容Q&A

問:這一年多來為何Huffy面臨如此的競價壓力?

Barry Ryan:1993是我們利潤第二高的一年,1995年是最慘的,但是1995也是我們最賣力、產品最好、市場佔
有率最高的一年。Roadmas-ter在1994年全力投入這個行業是確定的因素。另外一個原因是一家量販連鎖店開
始大力推銷中國製的車子,比我們價廉物美。

問:量販業者對Huffy自行車公司造成怎樣的競爭壓力?

Ryan:利潤壓力非常大。舉例,1993年我們的十段普通變速車定價US$99,而我最近幸看到別家的廣告,十八
段定位變速車也賣US$99。依各量販連鎖店的不同架構而定,倉儲和運費不算,他們的利潤大概是抓在15至
20%,有的會高到20至28%,實在是薄利多銷的行業。

問:截至目前,針對中國業者傾銷到美國的證據似乎不多,你評估進口車對本土業者的衝擊如何?

Ryan:美國的生產業者是以”美國自行車生產協會一BMA”的名義提出控訴,他們有搜集了充分的資料數據
和足夠的證據來提告訴。我認為傾銷控訴的原因是美國業者在價位和利潤上的位置都很弱,中國產品的價位
低,配件又好:國內業者很難與之競爭,打擊很大。

問:美國業者是否面臨了適者生存的局面?

Ryan:美國生產業者已盡力而為,但是我不知道勝算如何。有實力的會生存,弱者會被淘汰。Huffy經由節約成本和獲得工會大幅的降薪協議,是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業者,我相信會永續經營。

問:獨立零售業者這幾年的前景如何?

Ryan:我在打算要去Special-ized的時候,我便到全國各地去拜訪零售業者,包括Colorado州、芝加哥、Mary-
land州、Ohio州和加州。我發現獨立零售業者和量販連鎖業者有相同的處境,只是規模不同,有實力的業者會
更加發達,不穩的會更加困難,商業原則是一樣的一給顧客貨真價實的產品和親切的服務。超級的服務就是成
功的決定性因素。優良的服務也要成本,要成功的話是不能省的。

問:你是否有預測到未來的走勢?

Ryan:我倒是沒有預測到市場的趨勢,只是觀察到著名的廠牌會是市場的主力,例如Trek、Specialized和Schwinn等。尤其目前Schwinn很看好,他們有健全的組織和雄厚的財力,也已經度過難關了。依我看來,這三家公司都有健全的企業型態,而不只是自行車廠而已。

問:你曾是BIA的理事,後來又是BIO的創辦理事,你認為推廣組織對於自行車業的重要性如何?

Ryan:我在BIO的理事任內引起了一些困擾,但是我還是堅持推廣組織的功能一愈多人騎車愈好,然而自行車
業界卻未致力於推廣。我很敬佩DickBurke為了推廣和帶動景氣所作的募款和努力。自行車業面臨了極大的
挑戰,但是若只退守而不推廣,永遠動不起來。我們在量販業這邊也相信推廣的重要性,這是業者一定要做
的。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6年5月1日

 
(發佈於: 1996/ 8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