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新輪胎獲品質優良案例獎

正新輪胎,在台灣輪胎業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16名,外銷國家多達85國。在TPM推行委員會努力下,
其溪州分廠連續兩年獲獎,並計劃於1998年取得日本TPM獎。

圖、文◎黃琪惠


票上市,輪胎市場縱橫全球的正新公司,其溪州分廠今年榮獲經濟部品質案例獎,這是溪州分廠連續兩年來第二次得獎(去年『環境品質管理』得獎)。8月31日,總經理陳榮華代表正新公司出席頒獎典禮,在接獲獎項後欣喜萬分,因為這意味著當初的堅持是肯定、是對的:而為提昇企業實力,以TPM(全面生產力維護)活動所做的努力也已有顯而易見的收穫。

勵行TPM改善環境品質

  頒獎典禮是在今年8月31日於台北世貿大樓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正新公司表示:溪州分廠此次能再次獲獎,全憑經營者獨具的見解與廠內全員職工通力配合所促成。尤其羅結董事長向來十分堅持創新的理念亦是不斷改革進步的動力來源。他認為一流昀設備,仍需要有一流的管理體制,因此1991年當台灣山葉機車公司要求協力廠商推行TPM時,正新公司即十分重視此一全面生產力維護問題。

早期由美國人首創此制度

1993年12月,正新公司在全公司品管圈發表大會時,亦同舉行TPM宣誓儀式,顯示公司方面對TPM推行的決心,並計劃在1998年申請通過日本TPM頒證。

  設備保養制度原為美國人所建立(約在1925年)。1971年TPM活動在日本興起,逐漸受重視。台灣方面在最近這幾年雖已經引進此一觀念和作法,但並未能廣獲大多數企業的重視及採用。然而正新公司經營層主管卻持迴然不同於時局的做法,認為在經營環境驟變之下,業者若未能體悟到變化之道,及早尋找提昇企業體質的作法,寶難以達成永績經營的目標,同時在欠缺有利的優勢條件下,也難以與同業競爭,故率先推行TPM活動。而今過去推行TPM所投下的苦功和努力,皆已看到”心血回收”,證明”萬事雖起頭難,唯繫一心所堅持便能克服”的道理。
  TPM活動包括了8個項目活動支柱:1.自主保全活動2.個別改善活動3.計畫保全活動4.初期流動管理活動5.品質保全運動6.事務效率化活動7.安全衛生活動8.教育訓練活動。以上不論那一項目,均以『設備』為中心,與以『品質』為中心之TQC(全面品質管理)活動略有不同。
  正新公司在推行TPM時,即以上述8項支柱為主體,轄下設有8個分科會,分別對各項活動內容各自檢討運作方法,及規劃未來推行計畫,並於每兩個月舉行一次之TPM推行委員會中報告執行情形。在TPM推 行委員會之下,另設有TPM推行事務局,負責協調委員會與分科會之間的細節問題。
  正新公司台灣工廠目前有總廠、第二分廠、第三分廠、中庄分廠、溪州分廠。此外在大陸、美國、德西、日本、荷蘭皆設有海外公司所在。 1995年的總營業額為新台幣90億2千萬元(含廈門工廠),在台灣輪胎業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16名,外銷國家多達85國。

溪州分廠獲獎表現傑出

  此次獲頒品質優良案例獎的溪州分廠,是正新公司在彰化縣內其中一個工廠,專門生產機車外胎、自行車外胎及農工業用外胎(此三種輪胎產量世界第一),員工有428人。在公司勵行TPM活動方面,溪州分廠亦設有TPM推行委員會及分科會。以自主保全活動來說,優先以示範設備來活動,成員均為中堅幹部,透過主管人員之學習及以身作則率先示範,再逐漸展開到各基層,以重複小集團之方武全員參與活動,為TPM自主保全之一大特色 。
  如在設備改善方面,為提高設備總合效率,起先為掌握6大損失(6大損失為故障停機損失,換模調整損失,速度降低損失、空轉,小停止損失,不良修整損失及起步生產不良品質損失),以小集團集體腦力激盪,層別分析後找出問題對策改善,並以此模武,擴大改善對象,藉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力。

向國際TPM之路前進

以上種種內部自我提升規劃,除為正新公司創造年年均有獲頒大小獎項的榮耀外,同時也使得其國際競爭力更增強。回顧以往,TPM活動一路走來更形踏實,因此對1993年所宣誓之『向1998年取得日本TPM獎挑戰』更具信心。

 
(發佈於: 1996/ 8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