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成立助力自行車委員會
助力自行車國家安全標準
技術條款達成初步共識 |

|
即使助力車解決了不少交通代步的困難,
卻也漸漸引發了如宏觀失控及缺乏行業管理等潛在的隱憂。
廢氣和噪音也令人為環保品質擔心,
助力車甚至被稱為『移動的煙囪』
文◎馬成明
為了透過統一標準的制定,使助力自行車成為自行車延伸產品並步入健全的發展軌道,由大陸自行車標準化中心和天津摩托車技術中心共同舉辦的『助力自行車安全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第一次起草工作會議,在6月28日至7月1日期間,在浙江省紹興市召開討論。此外,上海市自行車同業會助力車委員會也已於5月24日成立。
環保問題是一大隱憂
助力車是自行車的延伸產品,具有自行車的簡便與騎行省力,及摩托車的輕快等優點,在大陸的汽機車尚未普及之際,深受消費者喜愛,可說是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尤其進入九O年代以後,大陸助力自行車的發展迅速,因此在'94年3月即成立了助力車專業委員會,以加強助力車的行業管理。
群策群力促行業健全發展
以上海為例,該市是大陸助力車生產和經營的主要地區之一,目前其消費者的助力車擁有量已超過35萬輛。這次上海市助力自行車委員會的成立,便計劃要把上海地區助力自行車推向新的發展階段,並且將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依照委員會工作條例發展,以充份發揮行業組織的『中介』效能。
上海市助力自行車委員會是由上海地區助力自行車生產和經營單位共同參加組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將以『集行業之力、辦行業之事、為行業服務、促行業發展』為宗旨,來維護會員及業界的合法權益及促進行業經濟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此外,該會也在5月26日至6月2日在全市各大車行、自行車專賣店進行為期7天的『名品助力車展銷週』活動,進行現場諮詢和銷售,以滿足消費者需求,頗獲好評。
謹慎討論 技術有共識
隨後在6月28日至7月1日在紹興市召開,首次由輕工業部、機械部合作制定的會議,計有自行車標準化中心、天津摩托車技術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上海永久、鳳凰、江蘇省公司、浙江菲利普等共22個成員單位,38名代表出席。會中,助力自行車專業委員會主委朱杏根總經理、公安部交研所楊結新主任、上海自行車公司研究所楊惠德所長、天摩中心王彥琦副所長都分別在會議上對意義和原則提出意見。與會代表則對各章節都審慎討論,尤其對第六章的技術條款的具體數據指標更是如此。
委員們達成的共識主要有:在強度方面,要求對車架前叉進行強度項目試驗及增加對車閘部件的強度考核、確立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的騎行路程分別為1500km和3000km等。
大陸助力自行車技術條款具體數據指標
排量 |
<30cm3 |
整車重量 |
<40kg |
排放標準 |
CO<4.5% |
最高車速 |
(1)二行程汽機油:HC<7000ppm
(2)四行程汽機油:HC<1200ppm |
最高車速的騎行噪音 |
24km/h以下 |
經濟油耗 |
72db(A)以下 |
製動距離 |
<1.5L/100k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