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款剎車系統接受實驗室測試:

評選最佳剎車

圖、文◎編譯小組


市面上,目前有4種不同的剎車系統,將自行車市場攪和得熱鬧非凡:包含功能優越的舊武吊架剎車、MaRara的液壓剎車和碟武剎車,以及Shiman。犀利的V型剎車。

找出何者是最佳的謎底

  早在ShimanoV型剎車導人市場前,許多專家便已預見了碟式剎車在車壇上的未來發展。下過也由於新款Shimano剎車系統的出現,又重新出現在市場上。

究竟目前何者為最佳呢?為了找出謎底,我們以AachenRWTH機構,針對吊架式、液壓式、碟式等各類剎車,分別選出了2款典型代表產品進行掣動功能測試。

    在新世代的吊架剎車方面,我們選了ShimanoDeoreLX一為物美價廉的經典產品一及Deore XTV型剎車受測。而液壓剎車類、MaguraRaceline和功能更強的Raceline D系列(下坡道專用)雙雙中選。至於碟武剎車方面,我們挑選了Formula的新產品和身經百戰的SachsPouerDisc一上述二者都是全液壓系統。我們對其標準配備版本便已感到頗為滿意。 

”改裝”:舊瓶添新妝 

    眾所皆知:其實只要多改裝一些附件,即使原本功能不佳的剎車,就可以增

不少功能。首先要改換的是:陶瓷材質的輪圈,再來是剎車輔助器和一條摩擦極輕微的GoreTex纜線,以及與原廠產品全然不同的剎車橡膠塊。改裝之後,除了剎車碟之外,我們也將所有剎車系統組件以各種不同的調校情況進行了測試,以試圖真正測試出各款剎車系統設計極限。於是,各種有關剎車功能、輪圈、剎車輔助器及剎車膠塊的總和數據資料,都開始送集到Aachen技術大學接受分析。

    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無論在乾燥或較溼環境中,那種剎車的力量最大?

    第二個問題:何種剎車,能在疾馳時雙手還能保持舒適?在這方面,光是有

強大的剎車力道是無法滿足顧客的需要。重要的是,究竟在剎車桿上需施加多大的力道守適當。

剎車操作需拿捏得恰到好處

    此外,另一項頗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剎車的敏感度及其拿捏的輕重程度。敏感度指的是,在拉動剎車桿時,剎車力道的傳動速度如何。如掣動過程太突然,其缺點就像無牙齒的嘴巴去咬車一樣。輕重拿捏程度也有類似特性:只要剎車桿受到輕壓,便會產生掣動作用一不論是拉緊剎桿或放鬆時一剎車系統的作動應都有類似的差異。只有在此種情況下,才能平穩通過崎嶇山路的考驗。

    實驗室中測試的結果則如下:除了兩款產品之外(標準版的Dre LX

Sachs),其他所有受測剎車都可在輕微地施以剎車力道時,即出現極佳的剎車效

能。其強大的掣動功能,能夠讓車迷們盡情享受在馬路上奔馳的快感。而為了避免在緊急剎車時摔出把手之前,車迷們在使用這些頂級剎車時,出力不可過急或過重。尤其是平常用慣了一般吊架式剎車的車迷,如改用V型剎車時,便會在初期面臨適應上的問題。但正經過幾個小時的適應期之後,相信就沒有人會捨得放棄此類功能強大的剎車了。

    一旦車迷們的操作習性與這種犀利的剎車特性融合為一後,即使遇上最高難度的羊腸小徑,也可用2根手指輕鬆操控了。未來,剎車系統的研發人員之首要任務,將不再是增強剎車力道,而是調整出更佳的施力輕重程度。  

  摘譯自德國bike雜誌19965月號

結論:   

  未來的剎車理念究竟如何?根據此次評比,尚無法依測試成績看出明顯的優勝產品。   

  ShimanoV型剎車、MaguraRaceLine以及方程武剎車用的碟武剎車,在提到剎車功能時,都可謂為頂尖高手。不過,有一點是所有受測產品都必須注意的:即使要再加上一些車力道,幾乎都會令一般車迷無法輕易控制力量的大小。所有的三款受測剎車在乾地或濕地上的掣動力道都非常強,因此在騎車時,需要更敏銳的注意力。   

事實上,三者之間的差異都不大,最主要差別則在於不同人有不同的喜好。Formula的碟式剎車所表現的是其技術方面的水準:此款產品結構非常複雜,雖然掣動功能確實驚人,但其價格也相對偏高而且並不適用於所有自行車款。agura的這款老當益壯的產品,除了掣動效果不錯之外,其維修簡易的特性也頗具特色,和既輕且便宜的V型剎車相比,此款產品對車迷們而言,是較具機械特質的剎車系統。   

    不過,究竟選購何者,就要看你的喜好程度而定了,因為這三款剎車都有特殊優異的功能。   

 

Shimano Deore LX

    十標準版具良好潮濕天候剎車特性(LX-剎車塊/Mavic 217)

    +可藉更換剎車塊進行簡易調校:可大幅改善乾燥天候剎車值,潮濕天候剎車值亦提升。

    +耐久測試中,其剎車力道能維持高水準。

    -標準版之剎車力道相對偏低。

    -在配用陶瓷輪圈時,剎車塊磨耗嚴重。

    -在某些改裝版上(詳見圖)的剎車力道拿捏特性平平。
 

Shimano Deore XT V型剎車

    +各種版本的剎車力道都甚強。

    +可藉由變動剎車悍力道比值(握把可調校)進行簡易調校。

    +在小幅度剎桿作動時,乾、濕天候之剎車力道差異極有限。

    +剎車力道拿捏之特性極佳。

    -以陶瓷輪圈搭配標準剎車塊時,極為犀利,但也會在瞬間鎖死。

    -磨耗極為嚴重。

    -由於其剎車力道極高,因此剛開始時需要先適應。Magura RaceLine
 

Magura Race Line

    +敏感度偏軟且力道拿捏特性良好。

    +最佳組合:綠色剎車塊與陶瓷輪圈之搭配,不論在潮濕或乾燥氣候都能提供同樣良好的剎車力道值。

    +可藉助剎車塊的更換,極為簡易快速地進行調校。

    +毫無問題地通過耐久長時測試。

    一剎車塊磨耗有部分版本磨耗率極高(例如改裝2版,配備剎車輔助器、綠色剎車塊及陶瓷輪圈)
 

不同的系統

MaQUraRaCeLineD

    +標準版具有較低的敏銳特性及良好的施力度。調校彈性佳;但另需更換剎車塊。

    +幾乎換用任何剎車塊的乾、濕天候剎車力道表現均無差異。

    -某些剎車塊的磨耗率較高(綠色/陶瓷)

    一潮濕天候之剎車特性欠佳(紅色剎車塊/陶瓷)
 

SaChs Power Disc

    -剎車功能平平。

    一潮濕天候剎車值不佳。

    -遇濕時會產生明顯的噪音。

    -長期使用性能欠佳:在經3,000次剎車後,其剎車力道使會明顯衰減。
 

Formula Scheibenbremse

    +極佳的乾/濕天候剎車特性。

    十微弱的手按力道即可產生極高的剎車力道。

    +在耐久測試中能保持強烈的剎車力道。

    -施力拿捏反應平平。

    一剎車塊老是會磨擦剎車碟。

    -對其強大的剎車力道,剛開始需要適應期。

乾燥及潮濕環境下之剎車力道             

在左半部的圖表中您可看出,不同的系統在乾燥(實線)及潮濕(虛線)情況下的剎車力道大小。在評鑑時最重要的原則在於:不同改裝情況(標準,13類改裝)所代表的直線位置愈臨近,即表示在乾燥和潮濕的情況下,剎車力道的差異愈小一意郎該剎車在理想狀況下,無論遇乾、濕天候都可提供強而有力的掣動力道。此外,直線愈傾斜,表示剎車的敏銳度愈高一反之亦然。

   施力輕重

在右圖中,您可看到所有受測剎車系統的遲滯曲線。此一遲滯曲綜可告知我們有關剎車施力輕重的資訊‧其資料必須逆時針方向讀取。在曲線偏下的部位中,您可看出,剎車力道是如何隨著手勁的大小程度而定‧至於偏上的部分則可看到,當您又減輕手的力道時,剎車的反應動作究竟如何?在理想情況下,剎車力道會立即減少一表示剎車的施力輕重可輕易控制。不過有許多剎車都必須大幅減低剎

車力道,才能令車手明顯感覺出剎車力道已變小。

在實際騎乘時,如想立刻將銷死車輪放鬆,此種遲帶現象便會造成不便。

MaguraRaCeLineD(下坡道版本)

標準版本:黑色剎車塊/Mavic217輪圈。改裝1:紅色剎車塊/Mavicll7陶瓷輪圈。
改裝
2:綠色剎車塊/Mavic 117陶瓷輪圈(採用灰色剎車塊時,所得結果也和改裝2中的情況相同)

此款Race Line的標準版展現了極佳的乾/濕天候剎車特性,因為在兩種條件下的剎車值幾乎完全一
致。第1類改裝版本在乾燥時剎車性能非常好,但在潮濕時卻幾乎無法使用。第2類版本和標準版本
結果相似,但卻擁有較佳的剎車功能。由標準版本的曲線看來,Race Line的反應敏銳度較溫和,而施力拿捏反應則尚佳。至於第1類改裝版本,掣動犀利,就可產生很大剎車力道,適用於細心的車手。第2類改裝版本則具有與標準版本幾乎相同的特性,不過剎車的反較迅速。

Shimano Deore XT V型剎車

標準版本:量產型剎車塊/Mavic 217輪圈,大/小控桿傳動比。第1類改裝:陶瓷輪圈專用剎
車塊/大控桿傳動比。傘第Z類改裝:GoreTex纜線,Mavicll7陶瓷輪圈,大控桿傳動比。
KleineHebelubersetzung:小控桿傳動比grobHebelubersetzung:大控桿傳動比。

標準版本與第1類裝版本的剎車值類似。乾燥和潮濕天候中的不同表現非常有限。兩種版本都能提供
極大的剎車力道,即使在濕滑情況下,手部施力也甚小。第之類改裝版本在乾燥環境中可產生極高之
剎車值,但在潮濕環境中卻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和乾燥情況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實際騎乘
時,由濕到乾的不同環墳,會產生無法預測的變化。V型剎車的改裝幾乎並未使其施力拿捏程度產生任
何變化。其敏銳特性也依舊正常。只不過在配用陶瓷輪圈時,此款V型剎車會變得極為犀利。對於職
業車手而言這不是問題,因為他們擁有非常奸的敏銳度。至於其他的一般使用者,則須謹慎測試出最
大剎車力道,否則便有可能發生因剎車太快而摔到車前的意外事故。不過其陶瓷結果似乎並非絕對必
要,因為改用一般的輪圈,也仍可充分發揮它的功能。

Shimano Deore LX吊架式剎車
標準剎車塊/Mavlc217輪圈。
第1類改裝版:Kool Stop--剎車塊,GoreTex-纜線,Dia-Compe剎車桿,Mavic ll7陶瓷輪圈。
第2類改裝版:Scott超級剎車,GoreTex-纜線,Dia-Compe剎車桿,Mavlcll7陶瓷輪圈。

此一標準版LX剎車只能產生較小的剎車力道,而其乾/濕天候的剎車值頗為接近。
第1類改裝版在乾燥情況下剎車力道大幅提升,潮濕情況下之剎車值則屬平常。
至於第2類改裝版在乾燥情況下效果更勝一籌,但遇潮濕惰況則剎車值頗差。此款標準版LX呈現出較週密的敏銳特性,不過整體而言,剎車力道較弱,力道的拿捏也屬中等水準。
第1類改裝版的敏銳特性沒有問題,不過和標準版比起來,其力道拿捏較不容易。
第之類改裝版雖較為犀利,但力道拿捏特性則屬平常,未有特殊表現。
MagUra RaCeLine
標準版:黑色剎車塊/Mavic 217-輪圈。
第1類改裝版:剎車輔助器,灰色剎車塊,Mavic ll7陶瓷輪圈。
第2類改裝版:剎車輔助器,綠色剎車塊,Mavic ll7陶瓷輪圈。

標準版的乾燥情況下剎車力道便已非常強,而其潮濕情況下之力道差異則在平常水準。
第1類改裝版的乾燥情況剎車力道更為提高,潮濕情況下也有類似表現。
第2類改裝版,無論乾、濕情況,剎車力道都強,不過整體而言,乾燥情況下之表現卻略遜於前二版
本。此款Race Line的不同版本改裝嚐試,在掣動之敏銳特性和力道之拿捏方面之變動均極有限。整體而
言,此款液壓剎車之掣動力道極拿捏‧在實際使用時,其操控表現也可圈可點。

Sachs Power碟剎/Formula碟剎
Formula碟剎--Sachs Power碟剎。

此款Formula碟式剎車在乾、濕情況下都能產生極強的剎車力道,且在測試中,其所需施加的手部力道
最低。對於入門級的車迷而言,可說是無可替代的上選產品‧不過,SachsPower碟剎的剎車值便低得
多,且在濕地中會有極大的衰退情況一這在碟剎產品中不常見到。Sachs:力道拿捏及敏銳特性均佳。不過要有高剎車力道,卻需施加較大的手勁‧此一產品尚有賴Sachs的技師們改進一些小瑕疵。Formula:一款犀利的剎車,唯需要擁有極佳的指甲感覺。因此,在實際騎乘時,只要施加輕微力道,便可獲得最大掣動效
果‧在敏銳特性方面表現甚佳,唯其拿捏力道卻是弱點。


 
(發佈於: 1996/ 10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