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第四次理監事聯席會

集思廣義輪界日新又新

 

台北展使用攤位不足之事,向來是廠商關心的話題。
此次經開會決議的結果,明年度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將採
”A進行,
也就是提高每一廠商之核定攤位數與營業收入的門檻。

 圖、文◎編輯部


1128日下午,30名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的理監事們聚集在台中福華飯店503室會議室。他們可不是來這兒閒聊或洽商,是在百忙中抽空參加第二屆第四次的理監事聯席會議,其中連病體初癒的理事長劉金標也精神奕奕地參與主持,可見輪界老闆們對公會之向心力與關心。

    此次會議重要的議點包括新會員的入會申請審查、年度決算及收支報告、年度工作計劃及預算審核、九七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攤位規劃案、創新自行車及零配件甄選之評選委員、九七年會議日程表、會員名錄製作方式、海關稅則建議修訂案及如何利用亞太營運中心增加廠商商機等,其中較具爭議的關於公會會務運作疑義,理監事們也達成了一致的答覆協議。 

參選旗開得勝大家恭禧

    當大家陸續入座,恭禧聲便此起彼落,洋溢一片喜氣。原來是前一天(1127)的車輛公會理監事的改選中,自行車業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所推出的參選代表全數以高票當選。對此,劉理事長也在致詞時一再感謝會員的合作及TBEA廖令東總幹事與巨大集團許立忠特別助理的努力整合,才使得在車輛公會共1,780票的席次中僅佔289票席次、屬於「少數民族」的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也能全數高票當選,實在很不簡單,也令人可喜。對於車輛公會的變化之鉅,劉理事長亦深有感觸。例如歷經加入WTO之壓力、政策開放等,卻仍士氣高昂;而車輛公會的多方進步也是他認為應學習的地方,他們的研討會很密集且資料齊全、理監事之出、缺席也有統計並公佈在其會刊,使出席率愈來愈高,他認為應研議是否跟進。

    在等待會議開始之前,理監事們也趁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提出與難得見面的好友聊聊,先是信隆公司董事長廖學金提出高速公路旁的工廠看板依法應只能在廠內設置,引發熱烈討論;接著美利達公司董事長曾鼎煌則開玩笑似地感嘆平日無暇休息,有時開會反而似乎成了「休假」了!盛傑公司董事長陳威達則在鎂菱公司負責人張昇常入席找位子時,開玩笑地叫他要坐在「老闆娘」(艾邁斯公司董事長朱路貞)的身邊才較有「粉味」,使得週圍的人不禁笑起來。由他們幽默的談笑及行業間無所不談的行止,可見大家的情之深厚。

 庫存及價格競爭仍是問題

    劉金標理事長在致詞時首先致歉1115日的貿易商委員會他不克參加。 他笑言自己當時並非如廖令東總幹事所言去了歐洲,而是正倒在病院裡了,這對一向健朗且「蹦蹦跳」的他,真是非常少有的。這時桂盟公司董事長吳能明關心地請他坐下發言,以免增加身體負荷,劉理事長卻幽默地說,目前他已康復得差不多了,只是腳還有點不方便,而且說不定多站一會,隔天他還能參加年度高爾夫球賽。他並笑言大家千萬別讓他,他一定會憑自己的實力得冠軍的!

    除了致謝和致歉,接著劉理事長也概述了幾個他所眼見的業界現狀的心得。首先他提及庫存及價格競爭問題,而這兩者最直接波及的是成車業,但也漸漸擴及影響零件業,值得業界重視及省思;而如何在公平交易法的法規範圍內推動輪界發展,以及今年時局不好加上大陸飛彈威脅,業界應如何因應等,也是他認為應正視的問題。此外,他也代替自由車協會莊國輝理事長向公會致謝對活動推動之努力。

    由於外貿協會祕書長已由高一心接任,劉理事長稱讚他是一個熱心的人,早在派駐荷蘭時即已和業界接觸,他也轉達高一心祕書長盼望自行車公會能多多提供意見給外貿協會的心意。

 韓國進口關稅將調漲

    緊接著公會由總幹事廖令東主持,由趙婉伶小姐執行會務報告,包括公會派員參加之全球重要的自行車專業展的成果簡報;公會率團訪問荷蘭Lelystad市的行程及成果;前兩次理監事聯席會所建請國貿局開放大陸「鉬鉻合金鋼鐵管」進口案及將海關稅則「輪圈及輪幅」一項分列統計以便分析的建議案,均已獲通過並公告施行:「1996年全國創意自行車設計比賽」即將於1220日舉行決賽評選;年度高爾夫球賽之舉辦及韓國通商產業部將於12月裁決關稅調漲等。

    在會務報告方面,公會總幹事廖令東首先聲明IFMA開展當日與貿協形象小組所共同舉辦的記者會,其中邀請的貿協駐杜塞道夫辦事處陳谷海主任及巨大公司羅祥安總經理共同主持,其記者會費用是由貿協支付,羅祥安總經理的費用則是由巨大公司自行負擔,並不如有業者所質疑的浪費公帑。

    此外,韓國通商產業部針對其進口商對台灣及大陸的自行車與零件之增加,導致其國內產業遭遇倒閉等嚴重傷害,當地業者已要求今後四年間將現行進口關稅由8%調高為40%,而該部也擬於12月作成裁決一事,公會已委由法律顧問吳律師於122日提出公聽會書面資料,並將意見書於129日下午送達貿易委員會。依委員會在公聽會上所提出之調查報稿來看,其調查程序已接近完成,但因其認為對公聽會上我方提出之論點有加強蒐證之需要,遂延後一個月,約於’971月結案,業者仍應多加注意。公會方面也將請國貿局向韓方爭取進行「雙邊諮商」,以確定韓方之救濟措施是否符合防衛協定及其國內法之有關規定。

    而針對逢此景氣不佳、利潤微薄及考量展覽效益的情況下,第二屆第二次貿易商委員會也提案建議,呼籲業者應以美國Interbike 、德國IFMA及台北展三展為主要參展選擇,其餘則視廠商個別需求自行決定。 

台北展攤位不足引發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公會幹事部所提案關於「九七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攤位規劃案」的討論,理監事們非常嚴謹而熱烈地交換意見,但過程也妙趣橫生。這個規劃案係因目前報名參展商的廠商數量已超出世貿中心最大容量約132個,因此主辦單位外貿協會建議改善方案有二:A案是提高每一廠商之核定攤位數與營業收入總額的門檻;B案則是將世貿中心二樓之三、四、五個會議室開闢為新廠商參展區。

    公會理監事們多半不贊成B案,劉理事長認為,採取B案可能重蹈覆徹,猶如前年參展之國外客戶的妙答一般:「在大廳已可找到的產品,便不會想要再往其它的地方看展。」如此一來,對新廠商的殺傷力很大,也減損了鼓勵參展的意義。

    美利達公司董事長曾鼎煌則笑言若採B案,可請國外知名廠商如Shimano等去二樓設攤位,因為反正他們的品牌如此聞名,消費者不致棄之不顧,而且也不差一次宣傳機會。此語一出,會場人人都笑了起來,於是有人反問曾董事長,倘若國外廠商反過來要求國內知名大廠如巨大、美利達也到二樓去呢?曾董事長笑笑說:「去就去嘛!」不過,最後理監事們以20票通過了A案,也就是提高每一廠商之核定攤位數與營業收入總額的門檻。

    接著理監事們便更熱烈地討論最適當的攤位數及營業額門檻,當討論耗費了一個多小時,即將定案之時,桂盟公司董事長吳能明突然大聲疾呼公會為何要當壞人,使得大家一頭霧水,經過吳董事長解釋,原來依A案通過時就可使攤位足以使用了,何必又修改,造成日後萬一有人抗議,公會反而成了受指責的對象。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熱心過度,也有人自嘲太「雞婆」了,才會擺了這個大烏龍。

    至於自行車展參展之他業廠是否繳費也引發很多爭議。信隆公司董事長廖學金則對看板設置及展覽攤位的收費問題提出討論。 

自行車工業慣用標準出爐

    會議最後,菲力公司董事長簡正雄提議希望研發中心能對廠商提供服務,如電動車及助動車之標準、檢測通過之合格廠商名單、標準規格等,給予指導。研發中心總經理廖本彰對此表示已向工業局提報,但工業局指示希望再開產官會議,必要時煩請劉理事長召開會議。檢測機器方面,明年2月份將會進口以資檢測及收費標準之用。

    對此,劉理長表示不希望政府過份干預,故則研發中心先擬定「台灣自行車工業慣用標準」之草案,與標準局、工業局合力處理。至於產官會議,他則認為應由標準局召開而非由他「黑卒吃過河」才對。此外,劉理事長並作出理監事「出缺席比照車輛公會之辦法」施行的裁示,盼能更凝聚公會之向心力及行事效率。

 
(發佈於: 1996/ 12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