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全國創意自行車設計比賽

風騰雲湧創意輩出

倍受矚目的1996全國創意自行車設計比賽,吸引了不少國內自行車愛好者的參賽,上百件精銳創意在歷經初審及決選的激烈競爭下,12件作品終於脫穎而出。

 圖、文◎林麗足、黃琪惠


為自行車愛好者的你,如果錯失了這項比賽的邀集,那真是非常可惜的事由經濟部技術處主辦,財團法人自行車研發中心及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協辦,並由耐特複合材料公司與虎門公司贊助的「1996全國創意自行車設計比賽」,在歷經1114日的初賽評審之後,已於1220日在研發中心會議室進行決賽評選,通過初選的12件作品,除了2D的設計圖呈現及創意、主題等的說明之外,更進而將作品製成了3D的桌上模型,以利評審。 

不從缺重創意造型可行性

    決賽評審自由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總幹事廖令東、工業設計學會秘書長陳立人、成功大學工業設計所所長林銘泉教授、大葉工學院工設系主任趙方麟教授及三角設計公司負責人葉秉祥設計總監擔任。在五位評審們達成「不從缺、重創意、造型及可行性」的共識下,經過2個小時的仔細評審及投票表決,終於順利產生得獎作品名次。不過,基於對作品專利權保護的考量之下,得獎作品均於1227日在台中市長榮桂冠酒店舉行的頒獎典禮中才公佈並亮相,前往觀禮的人可說是大開眼界、大飽眼福。

    這次報名參賽的168組作品中,參賽者有來自自行車業界、學術界及設計界,有的大膽在車輪上作架空的創新,有的則在造型、整個車架、機械美感等方面做突破,作品水準可見一斑。

    對於此次參賽作品,五位評審也各自發表了感想。 

由評審「不從缺、重創意造型及可行性」的共識,作品水準可見一斑。報名參賽的168組作品中,參賽者不僅廣自業界、學術界及設計界而來,更見大膽在車輪上作架空創新或在造型、車架及機械美感等的突破。 

林銘泉教授:設計可取但可行性要考慮

    擔任評審委員主席的成功大學工設所所長林銘泉教授說,決賽由他們五人凝聚共識而評選,較著重在作品的創意。而一場評選下來,可看出很多作品的設計極為可取,但也有很多問題值得設計者詳加考慮,例如可行性也是很重要的。但他也建議日後的評審規則可再具體一點,今年似乎綜合性較強。他並建議應以1:1模型或成車來評選,才能更準確及公正。

    至於參賽作品方面,他認為佳作中有一部自行車的圖面較佳,很能表現中國風味,但可惜該作品其他方面或有可改進之處,所以他也建議參賽者應注意作品的造型特色、可行性(排除問題點)及模型是否可表達構想等三方面的完整性。 

葉秉祥設計總監:創意十足專業技術待加強

    三角設計公司負責人葉秉祥設計總監則以為這項比賽對國內的自行車發展有很正面與積極的鼓勵,他也是在評選過程中對參賽作品表示最多鼓勵的人。他認為前三名的作品相當傑出,尤其獲得第一名的作品,更可見設計者無論在資訊的蒐集或架構等都非常成熟。

    不過他印象較深刻的倒是未進入前六名的一部創意極佳的作品,該作品結合了自行車原始的運動精神,並發揮想像力設計成可將其車子之骨架及零件拆卸解裝成露營帳篷之骨架,深獲評審們一致讚許,可惜其可行性尚有缺失,故無法入選。此外,這次比賽中有專業人士也有學生參賽,他認為學生最大的優勢就是創意十足,故他也期許愛好自行車的學子們能更加強自己的專茉技能,必能設計出很好的作品。

    大葉工學院工設系主任趙方麟教授言簡意賅地表示,今年的作品非常多樣化,而雖然電動自行車是現今流行的趨勢,但他希望自行車的設計者不要因風行而設計太過省力的車款:「不要讓人越來越懶惰!」此外,他個人則較欣賞作品「尊龍」之中國風味的呈現,他也建議參賽者應注意設計模型之可行性的呈現。 

陳立人祕書長:作品主題自成一格引人愛

    工業設計學會秘書長陳立人相當推崇以「空間搖滾」為主題的作品有一個很完整的發展過程,造型上不僅可令人溯思既往發展歷史,也可自成一格,成為自己的故事,很吸引人也很令人喜愛。 

廖令東總幹事:理念結合現實將更有意義

    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總幹事廖令東說,基本上公會一直非常支持研發中心能在政府補助下舉辦這類的活動,不僅可提昇專業人士或學生們的興趣,也可刺激業者有不同的想像空間,他希望前幾名的作品在頒獎後能由公會、業者協助製成成車,讓這些作品成為商業化商品而將其理念落實到現實當中,這將是更有意義的事。

    至於他個人的感想,他說今年比以往又進步了很多,吸引了不少專業人士的參與,而身為評審的他們也已很盡力地評選較好的作品。他覺得蠻不錯的是,有很多作品的創意及理念令人激賞,例如折疊式電動自行車外型輕薄短小,充分結合其理念與都市化需求;而有的作品已運用如CVT無段速變速設計,其作品呈現已可見其資料方面是蒐集得非常齊全的;另如有的已使用了結合德、美等國技術的避震車架設計,甚至有的連機械力學的觀點也用了,可見參賽者並不是隨便地繪製設計圖而已。此外,他個人也相當欣賞參賽作品中之「尊龍」,他認為它很有中國風味,是東方式的作品。

    最後他並強調,公會及他都是非常願意支持這項活動的舉辦,但是當然他也則望政府也能支持,使國內的設計不只是創意理念了得,更能結合自行車發展趨勢和新材質的運用。 

盼藉活動為設計注入新意

   自行車研發中心總經理廖本彰表示,這項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帶動國內風氣及推展國際競爭力,因為國外每年有舉辦設計比賽,Shimano在歐洲或美國也有經常性的比賽,因此他盼望台灣也能每年都有國際性比賽,並配合公會及大展展示給國際。

    他認為今年作品可說改變傳統,特色是鋁合金材質及一體成型外加全避震設計,但在造價較貴與創新流行二者之間,如何降低造價以符合消費者需求是值得注意的。

    此外他說,研發中心是秉持設計、檢測、分析、資訊及服務五大方向努力,盼協助業者製造及自創品牌、行銷世界,讓國際也能知道台灣之設計能力。研發中心也逐漸在推動自行車產業的檢測工作,因為國內已趨向自動化以降低勞力成本,希望能做到讓國際知道我們也有檢測的能力。

    研發中心技術研究部副總經理劉虣虣則表示,今年的評審陣容以專業設計但非自行車業界為主,目的即是為了聽取更多新的意見,使自行車在設計上注入更多新意與改進。

 
(發佈於: 1996/ 12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