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環保與科技齊頭並進

電動車輛協會於11月成立

 文◎編輯部


於汽機車廢氣污染影響生活品質日深,由多位立委共同推動組成的電動車輛協會,己於119日舉行成立大會,除了盼望藉協會之成立,能推動國內之電動車發展、降低污染及改善環境品質之外,並盼能藉此提昇國內科技觀念。

    電動車協會目前是由立委蔡正揚主導,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因為電動車最初是由亞太公司投資引進而開始發展,基本上並非國人開發製造,故希望國內能有一較完整之法人協會推動之。目前協會的成員有工研院(電動機車)、美利達公司(電動自行車)、康陽公司(電動機車,係三陽公司投資)、耐能公司(電池)、山康公司(電動機車)及亞太投資公司(電動汽車)。自行車方面目前只有美利達公司加入,據稱巨大公司則因已身為車輛公會之電動車小組成員,近期仍不便加入。

    119日當天的活動,係由經濟部、環保署及台北市政府輔導,由電動車輛協會主辦,由車輛公會、蕭金蘭、蕭裕珍及蔡正揚三位立委,以及多家電台等共同協辦,於早上九時假台北市政府會議廳由環保署長及經濟部工業局長主持成立大會,十時則展開「第一屆電動車輛展覽會」。

    電動車輛協會初期計劃透過會之活動推廣消費者對電動車輛的認知度及積極敦促政府儘速擬定電動車輛相關法規,企劃及活動方面則均由美利達公司及亞太公司來推動執行。該會表示,在汽機車方面,電動車輛電池充電技術將是其能否在台灣立足的關鍵,不過在自行車上並無這方面的問題。目前台灣已有10多家公司投入研發,美利達、山康和康陽公司的產品並均已商品化。因此,除了電池的充電問題是電動車輛工業首先要解決的關鍵,政府如何推成立電池充電或更換站,更將攸關電動車輛工業之成敗。

 
(發佈於: 1996/ 12月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