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方法可在歐洲境內,防範仿冒者盜用您的商標

在歐洲境內保護您的商標

 

申請全歐洲的品牌保障,事實上只有在產品行銷超過3個國家時才有其必要。另一種較節省的作法:「可向公司所在國直接申請國內專利登記」;或申請「國際性登記」(IR)

文◎編譯小組


痛的事實並非發生在自行車業界,不過對許多企業而言,這卻是很常見的困擾:Erust Ludwig15年前起即是地毯維修的授權加盟店。從實務經驗中,他自行發展出了改良方法。最後他開發出了第一套獨一無二可拆卸再用的高級踩腳梯。

 保障專利包括品牌登記/防止類似標誌混淆視聽

    為了保障其研發成果,Ludwig委託專利申請律師Bertram Rapp代為申請一套保障其權利的證明:對於Ludwig所開發的技術的專利及防止仿冒其使用樣品之登記。除此之外,還包括了所謂的品牌登記,也就是對不同商標的保護。這位發明人以一些常用的名稱如”Trefix””Trelu”等來做為其產品名。

    實際的考驗很快便出現了。他的一位舊客戶成立了名為”Trepafix”這個公司,並在市場上推出了一系列以”Alufix”為名的類似產品。由於顧客對真假產品之區別極感困惑,Ludwig甚至接到了有關其TrefixTrelu兩款產品的訂單,但訂單上的收件地址卻寫著Trepafix公司。

    由此看來,Trepafix公司當然也收到了一些原本要向Ludwig訂貨的訂單。因此Ludwig公司提出了訴訟,要求Trepafix公司變更名稱。

    專利律師Rapp對此案的看法是:「商標登記對此一訴訟案提供堅實的基礎,可防止易致混淆的標誌和名稱影響真品的行銷」。

    問題是:在歐盟內部市場中,此種保障對於跨區營運的公司早就不敷所需。其品牌保護制度應要能涵蓋到在國外地區的業務活動範圍。有關此點,自199641日起,又有了一項新規定,使得國際品牌保護事項更為有利-不過對於不同變體產品的選擇也益趨困難了:聯合品牌。此舉可一下子便涵蓋所有歐盟地區的品牌保護事宜。

費用最高達4,000馬克/可用德文耐心洽詢

    目前負責此項業務的是最新設立的「歐盟內部市場協調署」。雖然該署位於偏遠的西班牙Alicante地方,但其處理歐洲品牌的管道卻極其暢便。「我們根本無需擔心語言障礙問題」,來自歐盟總部權利事務部門的Detlef Schenen保證,「因為德文是5種官訂語文之一」。這雖然不能保證在詢問相關事宜時,電話另一端的相關官員精通德文,不過他卻必然會耐心十足的幫忙解決問題。Schennen指出:「您可以先拿著電話等一等,將要詢問的重要事項以德文重複敘述一次並等候回覆,接著就會順利得到所要的答案」。不過有另一項障礙會造成較大的成本支出。整個登記的費用最高可達4,000馬克。如只是針對德國境內申請品牌保障,則相對地只要500馬克即可,至於東歐地區則更只有420馬克而已。由此看來,申請全歐洲的品牌保障,事實上只有在產品行銷超過3個國家時才有其必要。 

事先為自家品牌申請/以確保國際專利使用權

    另外,專利律師Rapp也提出了另一種較節省的作法:「可向公司所在國直接申請國內專利登記」。

    他也表示,尚有第三種可行方法:可向位於日內瓦的精神財產世界組織申請「國際性登記」(IR)。此項IR登記的申請費用約為1,350馬克,每增一個國家約加120馬克的費用,便可達到品牌保障的目的。不過除此之外,尚有所謂的基本品牌的申請費用,因為IR僅供有異於歐盟品牌原本已在某個國家內登記有案的品牌申請。

    綜合上述知:日內瓦的世界組織可提供品牌在18個國家之內的保障,略多於歐盟品牌涵蓋的15個國家,如果廠商只想在3個國家中取得品牌專利,那到日內瓦登記會比到西班牙Alicante要來得便宜。

    不過不論如何,為自家品牌申請國際專利保障絕對是值得的。例如賓士汽車不久之前就曾有此類經驗:該公司在使用E-Class這個名稱時,雖身為汽車界巨擘,卻仍必須支付專利使用費,因為有一位品牌設計師已在國外申請了此一名稱的品牌專利保護。如果賓士公司能先申請聯合品牌或IR專利,就可節省下百萬元的專利使用費。

摘擇自德國Zweirad雜誌19966-7月號

 
(發佈於: 1997/ 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