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is提供Bow-Ti車架

 

 

新設計依賴鈦金屬的自然彈性復原特性

文◎編譯小組


架沒有樞軸,你如何獲得後輪的5吋緩衝距離?要非常小心。

    「起初對於這點有點懷疑,」Ibis的總裁Scot Nicol承認說。「但Bow-Ti做得到,因為鈦金屬不可思議的復原彈性及耐久性。」 

其他廠也將授權使用

    由避震車狂John Castel-lano設計的車架使用Castel-lano的專利Sweet Spot樞軸點。Ibis將此設計應用在Szabo鋁製車架上。Schwinn及其他廠也將被授權使用這個設計。

    由於車架管的結構及設計的緣故,Bow-Ti的樞軸點被Nicol稱作「實際的」。車子後半部的樞軸剛好位於橢圓型下管橫跨了30英吋長後下叉的地方,後下叉從車首管延伸到後花鼓軸心。經過多次試驗,已經克服了設計複雜的許多問題。

 車架僅重5磅令人吃驚

    Castellano的工程使用有限因素分析電腦軟體,以及在Ibis開發車架的經驗,製造出的車架重量只有5磅,令人吃驚。

    「兩者關係配合很好,它使用電腦工程技術結合了許多真實生活與經驗,產生了實用新技術。」Nicol說。

    「直到今年秋天之前,只有一輛Bow-Ti存在。我們從一月開始一直試騎,找出每一個毛病。我們故意降低標準以找出它會在那裡發生斷裂,果然斷裂處就在預料中的地方,也就是上管的連接處。」Nicol說。

    Nicol說,修理之後,Castellano設計一塊加強板,可減少接合處應力約10個單位。

 Lbis提供最長的緩衝距離

    雖然MootsRitchey生產無樞軸的後避震車架,而Merlin的一台車架也實驗成功,但那些自行車的緩衝距離只有一英吋或兩英吋。Lbis原型樣品車卻有6英吋緩衝距離,大量生產的車子則也有5英吋。

    未來一年,lbis將生產100200台價值3500美元的Bow-Ti車架,無樞軸科技也將可望使用在較低廉的車子上。

    「未來會逐漸演變,我們設計的車子價格低廉,你用Aermet或鉻鉬合金鋼也可以做得到。我們可以做出有意思的東西。」Nicol表示。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6101

 
(發佈於: 1997/ 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