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譯小組 義大利工業一向以富有藝術氣息的工廠、高科技電腦系統、訓練有素的勞工、一流的工程師和設計師著稱。 但是局外人卻經常忽略了在這背後,有一個複雜巧妙的鄉村工藝(Cottage Industry)體制,也就是所謂的”Indotto”,對義大利工業的成功貢獻良多。 把義大利工業緊密結合 Indotto就像接著劑一樣,把義大利的工業結合在一起—範圍跨越了自行車工業到汽車和電腦的製造。幾乎所有在義大利的公司,都仰賴”Indotto”來完成各個不同的生產階段,無論是縫紉、磨光、焊接、或CNC等等。 在義大利的法律當中,規定雇主必須依據每個勞工的薪資水準,提撥相當大比例的金額,作為失業保險、健康保險和勞工退休之用。 但是在Indotto體制下,勞工被視為獨立的特約工作者。因此製造廠商可以省下好幾百萬里拉(Lira),然後給付較高的工資給這些工作者,但不包括工作者的保險給付在內。 可為公司省下大筆開銷 製造豎管和手把的廠商Modolo公司總裁Domenico Modolo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以一個CNC的技術員而言,若歸屬於公司的正式編制內,則公司可能要付出每小時US$80的費用,但如果是編制外的技術員,則時薪大約是US$20。對公司來說,這不但可以省下大筆的開銷,而且還能確保相同的工作品質,因為所使用的是相同的機器,而工作者也同樣是那些人。」 公司通常會先訓練這些工作者從事某些特定工作,而這些工作者當中,有很多是該公司原本所雇用的勞工。接著公司也會幫助這些勞工在他們家裡成立工作處,並提供專業的機械供他們使用。 具有提高生產力功能 就職於ITM出口部門的Sandra Sartori認為,在某些時候,這種體制甚至還能夠提昇品質。 Sartori表示:「這體制對企業而言,負擔當然是輕得多,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更多的好處。我們提供機器給訓練有素的技工,讓他們能夠和家人一同在小工作處理工作。雖然製造過程和工廠裡相同,但我們卻能獲得更快速的回應、出貨日期、以及更優良的品質。」 專門製造豎管和手把的ITM,去年冬天便關閉了該公司的焊接部門,並且把所有的焊接工作轉移給Indotto體制下的特約勞工。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7年3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