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達體系EDI示範系統發表會 

資訊結合產業引爆速度革命

EDI」所強調的便是速度上的革命,如何快速地做好訂單規劃,並與協力廠商之間做最有利的結合,「電子資料交換」是個值得再造的課題。

文◎林麗足


        經濟部工業局主辦,TBEA與中衛發展中心執行的「自行車產業美利達體系EDI示範系統發表會」,於65日在台中福華飯店舉行。當日計有百餘名業界人士參加,現場並邀請到TBEA理事長劉金標、中衛中心蘇錦夥總經理、工業局葉維煜技正蒞臨,顯見業界與政府對推動EDI體系的支持。

 EDI是因應全方位競爭利器 

        TBEA理事長劉金標致詞表示,最近記者頻頻垂詢其對於台灣資訊業發達、成長幅度大,而自行車業在台灣之發展還能持續多久的看法,他認為資訊業與自行車業並非不能共存,都對台灣經濟有正面貢獻,也適合在台灣發展。他很高興中衛中心、工業局及業界能一致推動EDI系統,他相信EDI體系絕對是日後因應全方位競爭的重要系統。

 即時生產供應  即時服務 

        蘇總經理表示,自行車產業如何將資訊產業也納入成為競爭優勢工具,值得我們深思。特別是當產業已是相當國際化,電子資訊並非單獨存在,它可以成為一項工具。所謂「No EDI, No Business」,尤其是自行車產業若成為流行性產業時,時間便成為一個關鍵因素。資訊的傳遞或網路的建構也就變得很重要。所以很明顯地,當資訊技術使這個世界愈來愈小,自行車產業是要完全國際化時,資訊便成為國際化競爭利器之一。

        所以他希望除了推動EDI在國內普及,也能與日本合作、產銷合一,在邁入21世紀與90年代末能有競爭性,更有生產優勢,在即時生產供應之外,更能即時服務;若能藉EDI做串聯,王國美譽定能持續不墜。

 把前面做好才能服務更好

         工業局葉維煜技正表示,工業局積極於順利推動EDI系統,最主要的目的在於使自行車產業藉由EDI的推廣能夠更具競爭力。

        美利達公司生管中心陳瀛洲副總經理代表廠商致詞時表示,此次發表會主要為配合經濟部、工業局對工業界的關心,業界一直對於政府的關心感覺不夠,但觀工業局幾年來的中長程計劃與規劃中,對自行車產業未來的策略也都有很明細的規劃,除了工廠的技術研發、自動化等,對資訊技術及未來都很有用。因此他希望藉此發表會對推動EDI有所助益,因為資訊技術也該是廠內效率一部份,把前面的做好,才能達成服務客戶的目標。

 EDI精神:速度的革命 

        中衛中心生產系統部陳耀魁副處長則表示欣見「EDI」起步的成果。他引述TBEA劉理事長曾在天下雜誌中云:「過去客戶下訂單,半年前就下了,後來變成三個月;現在下個月的訂單,內容都還沒有辦法確定,只能用感覺的。」來印證所謂的「速度的革命」。他說,這可以說明今日訂單的接收和以往完全不同,因此如何保有自行車王國之美譽端視所謂的速度上的革命。如何在短期內快速交貨?如何在短期內獲得適時的情報?都是EDI最重要的精神。

        他又引劉理事長所言:「接到歐洲產品暢銷的消息,加班趕了2萬輛,飄洋過海到歐洲,旺季已經過去了;勉強去賣,還有四分之一成為庫存。」這很顯然說明我們無法及時掌握市場動態資訊,生產速度自然就慢,當產品生產出來時,市場往往已消失不見。這就是所謂的速度革命,其所強調的便是資料交換、資訊取得的重要性。今日之所以在自行車產業推行EDI,所強調的即自行車產業通常以外銷為導向,整個訂單的規劃便需非常快速,如何將此情形與協力廠商做一個很有利的結合,就必須施行所謂的電子資料交換。

        簡而言之,電子資料交換即在2個應用系統,依照一種訊息標準(中衛中心成立訊息判讀服務小組)在2個不同系統之間來做資料交換,所強調的是資訊系統的整合。這就是EDI精神,是流程的改善、再造。

        如何運用電子資料交換的技術跟中心的管理技術做結合,進而減少管理手續?這是電子資料交換重點,也是整個EDI專案背景中,考量整個產業的特性所做出的先導系統。

 ISO認證:怎麼寫就怎麼做

         在問題討論中,中衛中心陳副處長表示,希望廠商日後都能達到全面性「無紙化」(Paperless)的作業環境,如此才有效果。

        與會廠商首先提出的問題是,電腦化是否會影響ISO認證?陳瀛洲副總經理回答說,ISO的規定是要寫出系統及運用,而電腦化之後只要資料庫可展示出來就可以了。審核也是如此,只要把規範寫成系統規定、授權到什麼程度、表單內可列出。至於資料保存時間視個人,也可由網路上擷取。

        陳耀魁副處長也強調,ISO認證的精神基本上是「怎麼寫就怎麼做」,在電子資料交換時均有各體系作業規範,其中已把EDI作業寫下來了,依之而行便可達ISO認定的標準。

        至於國外通訊如何節省通訊費用,汎嘉特資訊公司王嘉瑋專案經理回答,一般汎聯網是在本土使用,國際有國際加值網路的應用,目前Internet相當普遍,國外也有EDIInternet的國際傳輸的方式,隨自行車產業之運用,國外模式也可望導入國內,故費用方面不需耽心。

        其他如表單化後之內控問題、輔導期長短及資金等投入問題,陳耀魁副處長也都做了詳盡的答覆。他說,輔導期長短與專案運用有所關聯,也視所送之表單訊息之多寡以及導入時辰早晚而不同。費用方面,則視各廠設備及能力而有不同,基本上不需耗費太多。至於表單化後之內控問題,他表示因於現行稅制,故開立電子發票之後,尚須開立書面發票是目前唯一較困難的問題,他建議廠商可考慮實施電子簽章設計或把表單列印出來以做公司內部控制。 

廠與廠間溝通協調的橋梁 

        經過了早上美利達EDI體系發表會的洗禮,下午則在政伸公司舉行實務操作示範研討。在分組參觀之後,與會廠商分別就所見所思提出討論,其中,電腦資料輸入的正確性,使用及教育時間、電腦的傳輸及導入費用,政伸在何種情況下導入EDI體系以及老闆的態度影響等問題較為大家所關注。

        對此,陳耀魁副處長說明,在傳輸與系統導入費用上,視各家廠商情況而不同,因為EDI體系主要是系統的結合,共需通信、導入、系統整合等費用,協力廠商也可依本身既有設備來衡量。

        政伸公司管理部賴經理建議對已輸入電腦的資料仍應不時抽查以確保安全。至於老闆的態度影響,他風趣地以「先進、新潮」來形容其老闆,並舉例政伸公司在7年前就已導入電腦系統,若沒有經常性教育訓練還會被老闆「電」呢!他指出,廠與廠間是可以溝通協調的,唯一較令人困擾的大概就是工業區的訊號較差了。

 
(發佈於: 1997/ 7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