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安排獲得滿堂彩

巨大荷蘭廠開幕冠蓋雲集

巨大跨國經營再向前邁一大步

6月初獲精品最高榮譽獎金質獎,614日與艾科卡所帶領的公司(EVG)簽下合作生產電動自行車計劃,緊接著是626日荷蘭開幕,難怪羅祥安總經理在致辭中要說,今年是Giant很特別的一年。

圖、文◎阮素琴


管下著雨,但巨大Leyle-stand新廠在626日早上9:00就陸續有來賓到達,更難得的是來賓與原先敲定的人數大致一樣(270多人),並沒有因為下雨影響到他們的行程,可以說歐洲自行車業該來的都來了,可見巨大公司在歐洲已紮下根基,當然最終50萬輛產量也深深吸引著歐商。 

跨國經營當地化成效值得學習

巨大在Leylestand設廠是Leylestand市的大事,所以當地市長、經貿單位官員都蒞臨參加開幕儀式,在臨時搭起的架內也將氣氛營造得相當好,從人員邀請到規劃以及活動、節目的安排都相當活潑有創意,尤其開幕式的汽球加上煙霧配合聲效,可以說將氣氛帶到最高點。加上分組參觀生產,以及自助午餐中所安排的魔術表演,真的是令人大讚過癮,也看出當地人辦當地活動的成效。整個開幕到午餐結束的活動,都相當緊湊、有秩序,是相當成功的開幕儀式,這是與會者共同發出的讚美聲,也再次證明巨大公司這種跨國經營當地化的成效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巨大Leylestand廠在去年6月才動工,一年的時間就已興建完成,而且在今年二月就投入生產,它的效率確實高,就連開幕的前一天,都還有人擔心是否能如期完成,果然在開幕當天,一切都就緒,也令我們感受到荷蘭人辦事之高效率。雖然承辦人員表示他們都以「外包」方式來籌備這次活動,也就是由專業公司來負責,包括節目安排等細節都由專業公司包辦,當然呈現出來的「分工」效果相當令人滿意。

不繼修正改善才有今日成果

荷蘭人對環保意識很高,所以巨大的噴漆以水性噴漆,以符合當地環保和對工作人員保護的要求,噴料來自德國,目前尚在測試,雖然有些水性噴漆表面看起來的光澤度沒有油性來得亮麗,但從展示的車架看起來還是很亮,而且強勁耐衝又打不掉漆,為了使品質達到最上乘,巨大荷蘭廠相關人員也正在積極尋求改進之道。巨大集團總裁劉金標在開幕時也感慨地說,當初來此設廠也是千頭萬緒,剛開始問題又多,就連品保人員到荷蘭廠都要被罵得很慘。不過,今天劉總裁卻說,他們罵得有道理,所以呈現在大家面前光鮮的巨大廠,是一點一滴從過程中不斷改善、修正,才有今天的成果,他肯定荷蘭廠人員在這方面的用心和投入。

去年巨大台灣廠生產約113萬輛,其中100萬輛出口,內銷約15萬輛(其中二萬輛為外來車);大陸昆山廠75萬輛左右;’97年巨大公司希望台灣也維與去年相同產量,而昆山廠可達百萬輛;荷蘭10萬輛。而Leylestand目前有二條生產線,第一年計劃生產10萬輛,第二年目標為20萬輛,第三年30萬輛,最終目標是50萬輛。目前Leylestand廠以鋁和CR-MO材質的Touring(60%)ATB為主;每日Tour-ing產量在250輛,ATB150輛,所以全廠的日產量約在400輛左右。為了慶祝荷蘭廠開幕,Leylestand廠特別在產品線上增加鋁車架的JUBILEE車種,這種Touring約有4~5種的車型,是專門設計給歐洲市場的車種。自今年2月至今,該車種已生產19,000輛,也已售出5,000輛到歐洲各地(售價為1,199荷盾)

Leylestand廠巨大約投資4億台幣,目前人員為100人,未來目標為250人,設廠Leyle-stand主要目的是接近市場、就近服務客戶,就如總經理羅祥安開幕會中表示,以前零件由台灣到歐洲時間長,有時甚至幾個月,但今後二個星期就可到,所以未來巨大荷蘭廠也將以當地採購為主。目前除了車架是自台灣進口外,其餘零配件將會增加對歐品的採用,巨大歐洲有近4,000家經銷商,年銷售量約40萬輛,其中10萬輛由荷蘭廠供應,另30萬輛則來自台灣廠。至於員工方面,台灣廠約1,000人,昆山廠1,000人,上海巨鳳約200人,Leylestand100(未來目標260),加上各地分公司人員,全球巨大集團員工在2,800人左右。

荷蘭是全世界自行車擁有量最高的國家,平均每人擁有三輛,在1.530萬人口中,市面擁有量也達1,530萬輛。加上勞資雙方能彼此體諒、經濟穩定,真是投資的好所在。 

 勞資互諒經濟穩定投資好所在

荷蘭是全世界自行車擁有量最高的國家,平均每人擁有3輛,在1,530萬人口中,市面上擁有量也在1,530萬輛自行車。去年歐洲市場普遍不景氣,臨近國家德國銷售量也大幅下降,但荷蘭仍維持130萬輛,失業率也只有5.5%,與瑞士都是最低失業率的國家。其總理因為來自工黨出身,所以對經濟穩定和勞工穩定做了很大的努力,也有很好的成效,這種集團契約模式尤其鼓勵勞工與企業充分溝通,大家在理性下站在同一陣線才能有保障,並且提昇競爭力、生活安定無後慮。所以荷蘭勞工並未在薪資上大幅漲高,員工、政府和企業彼此都能互諒、了解彼此需求來努力,這也是在歐盟中顯現出其穩定和強勁經濟力的主要原因。

台灣約有100家廠商在荷蘭投資,投資額約2億美金,其中以電腦業為主,大概台灣75%的電腦業都在荷蘭設有據點,因為電腦化趨勢,使得電腦業也積極要分佔各主要市場。不過,相對地,電腦業在荷蘭競爭也日趨激烈。巨大在Leylestand的土地是由當地政府免費提供15年使用期,這個城市為了繁榮當地,增加就業機會,一直非常積極招商前往投資,也曾在去年11月來台拜訪國內企業,並且提出一些優惠條件來吸引廠商。就連愛爾蘭也是設廠30年後才徵稅10%,所以也吸引不少外商前往設廠。再反觀台灣,政府只耽心落入官商勾結的口實而沒有實質優惠行動措施,如何讓商人有興趣投入實是重要課題。就像李登輝總統的花東投資計劃,假如沒有相對的優惠措施,成效將會有限。

售後服務是發展關鍵

經濟部派駐荷蘭辦事處葉明水主任也指出,在歐洲,售後服務為主要問題,可以提供客戶信心,所以長期經營來講,葉主任也鼓勵國內廠商應該考慮前往,他建議不同產品的聯盟方式或為可行辦法;而達建(RST)荷蘭廠蕭架副總經理也建議國內凡有品牌的廠商都應該到這兒來,雖然要3年以上的經營才可見成效,但是這一條路還是早晚都要走。

明甸行董事長白永松也親往參加開幕盛會,白董事長認為巨大公司設廠荷蘭,對歐盟控訴台灣反傾銷方面可說多一層保障,也證明台灣絕沒有傷害當地的事實。白董事長同時也提出廠商在考慮採用水性噴漆之時,先要考慮粉底塗裝,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產品包括運動器材都使用粉底塗料了。

繼在台灣、大陸、荷蘭等三地設廠生產,巨大下一個點考慮在哪?羅祥安總經理表示全球市場都有巷可能,要看市場實際情形再做決定,最有可能的是美國會是下一個產地。不過,劉金標總裁則表示設廠容易經營難,所以也認為荷蘭廠的設立是對和錯,尚待時間來證明。

 
(發佈於: 1997/ 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