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為古巴市場注入活力

 

古巴過去始終以其蔗糖的年產量和其他共產國家交換石油物資,然而在蘇聯瓦解一年之後,古巴石油進口量下滑了百分之五十。不但境內交通陷入「無動力」狀態,哈瓦那也變成了「自行車天堂」。

圖、文◎編譯小組


我在去年冬末旅行至古巴Santiago de Cuba省共產黨大本營所在的Contramaestre市時,當地的陽光溫暖又迷人。

        我所參加的團體共有十人,成員皆為加拿大與美國觀光客,一行人騎乘著自行車,夾雜在當地成群的自行車隊中,充分體驗到當地人平日無汽車污染的公路生活。

        當地的交通速度適中,路過的駕駛時常好奇地目視著我們這一行人,甚至有許多農場動物也漫步在公路上,分享著悠游公路的時光。

        騎著Flying Pigeons的當地人時時笑容滿面地超越我們。然而,儘管人們笑容滿面,古巴仍是個處境艱難的國家,其經濟政策徹底破產,被迫採納自行車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Castro以自行車搶救政權 

        當蘇聯於1990年垮台時,古巴的經濟也隨之崩潰。古巴過去始終以其蔗糖的年產量,和其他共產國家交換一千三百噸的進口石油,然而在蘇聯瓦解一年之後,石油進口量下滑了百分之五十;其後的進口量更持續下滑,石油配給量也逐漸減少。計程車車隊被削減掉百分五十,公共汽車的使用也削減百分之三十以上。古巴的交通系統可說是頓時陷入「匍匐前進」的狀況。於是,古巴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Fidel Castro被迫採取必要的行動,他選了簡陋的自行車來挽救他的政權。

        Castro主張向荷蘭看齊,他要求古巴人民逐漸淘汰汽車與曳引機,以求保護環境。於是,自傾貨車變成了不正式的付費巴士,牛隻取代了曳引機。然而,其成為全球注目焦點的原因,乃是驟然間湧現的數百萬輛自行車。

        「我們知道荷蘭擁有一千二百萬輛自行車(註:實際為一千五百萬輛),」Castro在某次電視演說中表示,「荷蘭是一個高度開發國家,然而它大量使用自行車的目的是基於環保與健康的理由。」

 大量中國製車輛進入古巴 

        隨後,古巴變成了一個極待援助的共產國家。在連續下來的三年內,它進口了逾二百萬輛中國製的單速自行車,重新發動其交通系統,這些重達四十四磅至八十八磅的老式自行車,簡直是二次大戰前英國鄉村型自行車的翻版。不過它們賦予古巴人一批過渡時期的交通工具,直到他們有能力展開自己的自行車製造廠。

        在古巴仍為西班牙殖民地時代,西班牙人首次將自行車引入當地。在環繞CardenasMatanzas附近平坦、富裕的地區,不斷地培育出頂尖的自行車好手。其中Sergio “Pipian” Martinez甚至贏得了一九七一年Pan American Game的冠軍。

        然而,它卻不是一項受到重視的運動。古巴人從未如其它拉丁美洲國家的人民般地熱情擁抱自行車。

        Maurice Halpern是哈瓦那大學的一位教授,他回憶說,當他在1962~1968年間定居於哈瓦那(Havana)時,從未見過一位古巴的成年人騎自行車。

        1988年時,國際復興開發銀行(World Bank)估計指出,人口達八百萬的古巴,竟只擁有三萬輛自行車。在Castro尚未取得政權的1959年,古巴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計算下,美國製汽車最大的進口國家--古巴人對汽車酷愛無比之情由此可見。

        當紐約古巴研究中心(Center of Cuban Studies)主任Sandra Levinson1972年攜帶她的自行車來到哈瓦那時,她的鄰居們對她嘲弄不已。「我們為什麼要騎自行車?它們是屬於未開發國家的。」她記得人們如此說道。

 回復傳統的自行車時代 

        然而Castro卻改變了這項觀念。「我們已經進入自行車時代,」古巴的最高領袖告訴他的子民們。「即使在渡過這段特殊的調整時期後,我們也不可廢除這項美好的傳統,因為它對我們的健康寓意重大。」

        於是,哈瓦那在突然間變成了自行車天堂。四處闢有自行車停車場。載乘自行車的巴士也應運而生,而且自行車專用道也處處湧現。更重要的是,自行車修理店成為古巴政府所允許的第一批私營企業之一。

        1994年時,國際復興開發銀行指出,古巴人對自行車的普及速度,在人類的交通史上前所未聞。

        目前,古巴仍自中國進口自行車,但數量已大幅減少。Flying Pigeonsthe ForeverLight Transit等品牌的替代零件,已可輕易從數個主要的供應中心獲取。

        這些供應中心只出售自行車的零件,一如美國境內的汽車零件商店。當我們在Cuba省的Santiago市參觀其中一家供應中心時,我發現了適合我那輛老舊的Flying Pigeon的數樣零件。我購買了三組剎車墊、一只載重輪圈與輪齒套,共花費了三美元。

 自行車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

        假如你是一位古巴的自行車信差並遇上自行車出問題時,你可以順道前往Santiago市的Danneris Martinez店。這家規模龐大、通風良好的修理店,可以當場替你修理自行車。除了擁有三組技工夾雜在鬧哄哄的磨光機與焊接機中忙碌地提供服務之外,該修理站同時也提供主要的零組件。

        古巴的自行車結構必須保持人們的移動性,尤其載貨自行車與計程車。無論是焊接、拉直車架,抑或完整的車輪更換,都必須快速完成。

        至於瑣碎的問題,則有數百家小型的修理店集中於軸承、車輪調整等的問題。店東均為領有執照的自營業者,並且可以接受古巴或美國貨幣。

        一家大規模的連鎖店於兩年前開張,這家類似古巴的迷你Wal-Mart中,售有古巴製的青少年與成人用自行車,售價在一百二十五美元至一百六十五美元間。

        古巴現有的自行車工廠,除了組裝中國製自行車的少數幾家組裝中心之外,有五家工廠集中於哈瓦那與Santa Clara。其生產線仍處於落後狀態--未利用自動機械,仍使用大量的手工。

        在仰賴人工的情形下,製造出一個安靜、和平的工作場所,焊接處更是光潔平滑。

        哈瓦那Empressa Claudio Arguelles Fabrica de Bicicletas店的經理Narcisco Hernandez表示:「我們目前正極力製造一輛最佳品質、並適合本地情況的自行車。你目前所看到的只是初步階段而已。」

        在這家店舖內觸目所及的,是按年份陳列出來約莫有一打自行車的博物館,從Flying Pigeon起至最後一輛造型粗實、配備有空氣/彈簧的前後輪避震器的登山車。

        在登山車旁的,是一輛以古巴賽車冠軍選手命名的六段變速車「Pipian」。這輛自行車造型簡單而且相當輕巧,是日常使用的城市自行車。在GuantanamoSanta Clara等處的其它工廠,則以生產工作用自行車為主,包括擁有二十與二十六吋車輪的載貨自行車、服務自行車以及人力三輪車。

 內銷是自行車主要市場 

        儘管古巴人在自行車的設計與製造上有所進步,他們對於世界市場仍不具威脅性。因為,古巴的消費者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古巴目前正與加拿大的製造商們展開初步的討論,他們的目的是尋求加拿大設計、古巴製造的車架,以便取代亞洲的產品。不過加拿大的這項如意算盤可能永遠無法實現。

        「原料的取得十分困難,尤其是鋼管。我們目前從墨西哥獲得較佳的供應來源,然而我們主要的問題是貿易封鎖問題。」這意謂著長達三十六年的美國禁止貿易令。儘管如此,目前仍有二百多家美商公司,透過加拿大分公司的方式,在古巴經營著每年高達五億美元價值的生意。

本文作者Gary McKeehan是一位加拿大籍的自由作家。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7615

 
(發佈於: 1997/ 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