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亞洲一些國家好像得了貨幣貶值症似的,不僅貶值 國家緊張,就連鄰近國 家也都高度關心泰銖貶值所引發的東南亞經濟危機效應。在今年7月30~31日兩天 於曼谷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中 小企業會議中,泰銖貶值於是便成為大家談論的話題,因為幣值不穩定 對整體區域 性經濟的影響不小。 圖、文◎阮素琴 經濟問題因貶值浮上檯面 隨中小企業處參加7月30~31日兩天在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濟 合作(APEC)中小 企業會議,對泰銖貶值將泰國的經濟問題浮上檯面;但這次只是將問題凸顯而 已。目前,較 具規模的銀行有盤古、泰京、泰國農民、暹羅等銀行。據泰國台商表示,早在 幾年前,泰國就隱藏了經濟危機,雖然泰國當局知道有問題, 但卻無法抑制而終將爆發出來,即使現在泰國當局了解事態嚴重,但似 乎無法掌控 ,所以已有些企業都已倒閉或停業,就連銀行也傳聞有經營不善而關門的。 積極鼓勵高科技台商設廠 泰國有6,000萬人口,泰皇在泰國有相當的威望和權力,由 於泰國沒有什麼基礎工 業,加上教育水準差,大部份泰人只有小學畢業,以及技術人才缺乏,不 像台灣有很專職的 大專院校,所以高科技人才非常匱乏,這也是泰國政府不再歡迎勞力密集產業 進入的原因。因為 現階段泰國工資比鄰近國家如印尼、緬甸、越南、柬埔寨高,平均工作月薪在 泰銖4,500~6,000之 間,比中國大陸或越南等地區約高出2.5倍~3倍,平均工資每年漲幅在 7%~8%;土地成本 也漸高,年成長率在18%~20%,所以泰國政府積極鼓勵高科技如電子、電腦等 產業來泰設廠。 東南亞大部份國家的經濟是掌握在華人手上,泰國亦然;約有80%以上 的經濟操控 在華人手中。華人在泰國約有1,000萬人左右,其中泰國政府閣 員也有一半以上是 華人,所以華人在當地 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代台灣到泰國的華人約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後移入;第二代 華人是白手起家型;至於第三代則是帶著資金到泰國開疆闢土之人。他們憑著 中國人的堅 強毅力和奮鬥精神,不少已在泰國闖出很成功的事業。 匯率大變動 內銷經營難 匯率變動是目前泰國最大的經營問題,台商如果以內銷為主,那 經營在此時就相當 辛苦,例如鋼鐵業和日本不少產業就面臨此問題。反之,如果是以 出口為主,那競爭力和獲利 都可增加,例如華豐輪胎因98%是出口,雖然也有原料進口,但整體 利潤還是看好。不過,也有出口業因為不少原料 或零件是進口,加上經濟不穩定,迫使國外買主也在觀望而不敢下訂單,如 Bankog Cycle董 事長王先生就說,他們的年產量可達30萬輛,可是今年只有15萬輛,除了歐盟 徵收的進 口稅外,就是沒有訂單。 幹部因語言關係不能流動大 自行車業到泰國設廠的不多,早期幾家由於是與當地合作,所以 大部分都鍛羽而歸 ,確實老闆不在當地,經營成功的機會就非常少,這與在大陸投資一樣。最近 幾年,自行車業 才有華豐輪胎、Bankok Cycle和最近才進入的禾乘公司(在泰生產機、汽車零件),以及另一 家不願曝光的工廠在泰國設廠。 因為泰國騎自行車的人不普遍,尤其大都市如曼谷騎自行車 在街上就非常危險,所以大部份 的台商是以出口為主,如華豐輪胎員工約1,000人,有98%是出 口,土地面積約30萊 (1萊=4,000平方公尺),所以近1萬5,000坪。主要生產自行車胎、工業用 胎、機車用胎,其中自行車產能日 產量在4萬條外胎,6萬5,000條內胎;機車日產量6,000條, 工業用胎內外胎約1萬2,000條;一般 車胎約3,000條,而泰國最大輪胎廠Vee Ruber的低價出口則令台灣輪胎廠都頭痛不已。 泰國自行車年產量在60萬輛左右,整車廠有V&P、Bankok、 Thai(Thai已沒有再生 產了),輪胎廠較具規模的有Vee Ruber、華豐、Cambel。據華豐駐泰國廠長洪耀仁表示,泰國 最低工為157泰銖,星期天不上班就不用支薪。在泰國,當地的公共設施、水電設備 等 ,洪廠長表示都不缺。雖然現在工資比大陸高,但相對地大陸 的變數也大;雖然很多人認為泰國的建設慢,洪廠長卻 表示,再過2~3年台灣將會趕不上泰國,因為泰國是全國在建設。當然, 也因為語言關係,所以幹部 的流動性不能太高,否則溝通就有問題。 大部分人對泰經濟不具信心 中小企業處黎昌意處長也是本次APEC受邀演講者之一,他在 演講時生動活潑,深獲 好評,而且台灣去的中小企業和當地華人在第一天晚宴中以一首梅花和 友情贏得國際友情。 尤其在結束當晚,黎昌意處長也感謝與肯定主辦單位辦這次活動的意義,同 時黎處長也提出中 小企業穩定國家經濟和政治的重要性與大家分享,更表現我們客人的禮節。黎 處長在第一天7月29日抵達 曼谷時,隨即拜會台商協會傾聽台商談近況,其中經濟部駐泰經濟組 盛嘉勝組長也提出很詳盡 的簡報。會中現代染料公司董事長吳榮輝建議 黎處長請財務專家前往泰國提供因應匯率變動的良策,此點並得到黎處長積極促成 ,所以可望在8月底前成行。 台商在泰國投資金額約95億美元,根據台商表示,以前台灣 是繼日本後第二大投資 國,但自去年10月後美國躍為泰國第二大投資國,台灣則退居第三。台商 過去是以中小企 業居多,但現在大集團已漸跟進,如東帝士、大同、新光…等,都以大手筆投資 當地,據知, 光東帝士集團就投資45億。不過,泰國有25%的貸款總額是房地產,所以問題也大 ,在今年上半年泰國不景氣之下,日本在 此投資也逐漸減少,而泰國股市由最高1,500點滑到460點左右(目前約500點), 可見投資大眾對泰國經濟不具信心。因此,投資泰國不能有投機 的行為。其實,我們現在都沒有機會成本 了,在任何地方設廠都要真憑實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積極融入當地是發展要道 華人因為守法又有經濟權力,所以在當地很受肯定和尊 敬,黎昌意處長也建議台商 要積極參與泰國經濟活動,因為只有打入泰國各組織、商會,我們 才能更活躍並且受到 支持。在參觀台商工廠、商會、中華國際學校、台灣會館、 代天宮等活動中,看到 台商奮鬥的精神,也感受到中國人的驕傲,黎處長直說泰國台商是東南亞最具規模的, 堪稱東南 亞典範,當地台商又很團結,對興建學校或商會時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 他們深知在異地生根不易,唯有大家團結才能有力量,也才能受到尊 重。 不過,台灣館副主席陳水龍就表示,由於有些大公司因為老 闆不在泰國,所以派駐 幹部對捐款就不敢擅做主張,反而是小企業較熱心積極。更令人擔心的 是,有些公司因為不捐 錢,所以對台商的活動就不參加,以致和其他台商越來越疏遠。因此,陳 水龍副主席希望台商在當地還 是要大家手攜手、心連心,共同為事業和彼此目標而努力。 台灣泰勞約有15萬人,這些散居在亞洲各地的泰勞,假如能 學得一技之長,尤其在 技術或管理上加以充實,相信對泰國工業也會有所幫助。泰國人崇尚自 由,天性也溫和, 不過仍難免有小部分工潮,如去年日本三洋工業因為勞工對年終獎金不滿而遭 縱火事件,就引起各界很大的震 驚。所以台商不少人表示,獎金制度不值得鼓勵,可以紅包代 替,否則是「只能多不能少」,這種事情 在未來其他地區也會有類似情形發生。 捷運完工 交通可望紓解 曼谷雖然到處看到興建捷運,但眼前塞車卻仍是最大問 題,平均每天曼谷市增加700輛 汽車,塞車情況比上海還嚴重。據台商表示 ,曼谷是德國以外賓士最大的市場,雖然進口稅高但買的人大有人在,也難怪曼谷 是塞車名城,有些人乾脆就一大早即開車上路,很晚才下班,有些 上班族平均每人花在通 車時間上約佔生活的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就連高速公路也塞,這些耗 費在塞車時間上就是 一大成本,也難怪很難在曼谷街道上看到騎自行車的人。泰國預計 '98年底曼谷捷運將完 工,屆時希望能改善目前嚴重的塞車情況。 塞車問題可望在'99年後改善,但泰國經濟同時是否會有轉 機,以及東南亞金融危 機何時可解除,都是大家所共同關心。同樣地,台幣 貶值也是勢在必行,到底貶多少,年底前1美元兌30元或32元台幣,需要仔 細去分 析,才能算好價格, 所以東南亞經濟變化也將牽動著我們,既然我們無法置身度外,那 麼就要早謀良策 ,以應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