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專業人士或知名人士來台演講本是好事一樁, 我們也願藉此園地,產生業界交流的頻道,以期更美好的明天。 文◎編輯部 貿易風股份有限公司於七月二十五日在台中市福華飯店舉辦「歐洲自行車市場行銷之道」的大型研討會,邀請為歐洲自行車製造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及歐洲Cycleurope集團資深董事Mr. Brian Mont-gomery主講,參加的業界人士也相當踴躍。 主講人首先以大量的幻燈片,快速介紹歐聯之組織、人口分佈、生活水準、貿易概況、失業問題及對第三世界之經援等背景資料。這些資料均屬「總體經濟」(Macro Economics)的範疇。如果沒有加以詮釋或經過思考,很難與自行車市場行銷獲得有意義的關聯。 演講的第二部份提供了豐富而且寶貴的市場統計資料。包含自1988年起到1996年之間,12個歐聯國家每年的自行車銷售數量、各國別的銷售數量、各車型別的銷售數量、行銷管道別的銷售數量。照例也不會省略各國別的獨營店家數,以及各國別每千人的購買量等。可惜資料太多,幻燈片一閃即過,又沒有講義。聽過後僅能有一點點模糊的印象,實在令人惋惜。筆者記錄了下列的一些零碎數字,惟不敢保證正確,謹提供讀者參考。 演講的第三部份介紹歐聯自行車銷售途徑。這一部份講義寫得很清楚。茲抄錄於下: 1. 獨營販賣店IBD。 2. 小型獨營販賣店組成聯合採購團IBD Buying Group。 3. 大型獨營量販賣店聯合採購團Mass Store Buying Group-ZEG, Veloring, Veloland。 4. 體育用品連鎖店擴展成之自行車銷售組合,Sport Chain Store-Decathlon, Go-Sport, Intersport。 5. 超大型商場Mass Merchandiser。 6. 致力於創新的自行車製造廠Innova-tive Manufacturer。 7. 致力於拓展銷售網的自行車製造廠Cycleurope。 演講的最後一部份強調的重點在如何增加使用自行車的人口。Brian先生提出幾種建議: .利用廢棄的鐵道及運河的兩岸,改闢為自行車道。 .在自行車道上設置景觀,方便騎車人作為碰頭點。 .市內及車站多設停車場,允許將自行車攜帶上火車,推展Inter-modal的交通方式。 針對Mr. Brian Montgomery的演講,筆者有下列幾點看法: .演講的內容似乎是針對歐聯議會,目的在爭取闢建自行車道的預算,而不是對這次研討會的參加者-台灣的自行車業界。 .演講的內容是一大堆統數字的「資料」,但是提供很少帶有意義的「資訊」。演講者顯然迴避提出他自己的觀點、分析及意見,當然更不會做出建議了。例如,銷售量從1988年的1,100萬輛,成長到1991年的1,800萬輛,增加70%的因素為何?又減少到1996年的1,410萬輛,減少25%的理由是甚麼?未來市場的趨勢如何?演講者均未說明,今人感到與主題不吻合,內容空洞。不過,由於演講人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可以了解他的立場。 .筆者很認同Inter-modal的交通方式。以從家裡騎自行車到車站,轉乘火車或巴士,下車後又改騎車到目的地的所謂「模式間轉換」的模式。但是要推廣這種模式,需要方便的寄放車的地方。歐聯國的火車站大都在擁擠的市中心,很難建造足夠的停車場。這時候體積小、攜帶方便的折疊車是最適合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