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會太多市場已飽和

德國科隆Intercycle展效出奇的差

從八月底開始至九月份,自行車業者可說在歐、美國兩地疲於奔跑,尤其歐洲展會更是「一個接著一個」;不僅台灣業者吃不消,就連歐洲當地業者也開始反感而自行作調整。因此廠商在選擇展覽參展時,一定要有判斷力、有所選擇,因為在體力、財力、人力皆有限的情況下,應將有形、無形的資源做最有效的發揮。

圖、文◎阮素琴


IFMA展可以說是全球最大、最好的二輪車展(自行車和機車),過去台灣廠商也很習慣雙數年參加IFMA,單數年參加義大利米蘭EICMA展,所以就有人笑稱:此兩大展會猶如台灣自行車業界的「大拜拜」。但隨著EU單一市場的來臨,德國IFMA主辦單位首先打破過去與義大利輪流舉行的慣例,在科隆同一地點於單數年時舉行自行車展(INTERCYCLE),使得不少廠商就得每年參加科隆展,尤其台灣自行車業更是最大支持者。

 太多展會令業界疲於奔命

太多的展會已令歐洲自行車業疲於奔命,所以他們開始有所選擇,也有勇氣拒絕參加一些展效不佳的展會。就像今年的Intercycle展,展前大家都不看好,因為很多客戶都不約在隆反而選在米蘭展會面;加上義大利自行車同業為了要推動米蘭展,所以很多義大利自行車業並沒有參展。而兩展日期相隔太近(Intercycle911日到914日;米蘭展916日到921),也是義大利廠商選擇缺席的原因之一。總之,從今年Intercycle只有10館和14館大幅減少規模的情形來看,多數廠商已自行整合,不願再被參展單位牽著鼻子走。

 台灣參展人數佔整展的20%

雖然只有在兩個館展出,但台灣還是有四個參展團,是海外最大的參展團(183)。其中14.2館有三分之一都是台灣廠商,所以就有不少人說科隆展像是台灣展,因為台灣佔全部展出近22%。此展倘若真的沒有台灣廠商參展的話,那Intercycle是很難再辦起來。

有些國外廠商很好奇地問:為何台灣方面會有那麼多人參展,是不是我們對展會都沒有加以選擇,還是我們缺乏判斷力。因為我們自己的台北展不僅有看頭,也是全球自行車業不能不來的主秀,所以沒有必要千里迢迢遠道來科隆參展。

今年Intercycle的展會服務項目如裝璜和資訊處都比以前差,甚至可以說辦事員的態度不好,會場人員對展品安全措施也沒盡責,有台灣廠商在展前一天就被偷車子和產品遺失的事情發生。

而整體上,除了採購合作社如ZEGVeloringBICODealer組織採購合作社有不錯的效果外,絕大多數的人都對展覽失望,而台灣參展廠商也因此在展覽期間進行問卷調查。

據盛傑公司陳威達董事長表示,99%的台灣廠商決定後年不再參加Intercycle,也就是雙數年參加IFMA、單數年參加米蘭展,以減少業者間勞民傷財和太多展會造成的負擔與困擾。

 展品內容缺乏新意

在今年的Intercycle Show中,並沒有發現什麼新產品。全避震車、TrekkingCity BikeBMX、電動自行車與跑車都是主要的車種,但變化並不大。尤其City Bike大都與去年相同。至於顏色也以橘色、黃色、檸檬色、紅、藍、墨綠與黑色及平光色為主;而市場行銷渠道的變化也使自行車專賣店之經營越來越辛苦,在面對超市低價競爭中,業者也都紛紛以折扣或「買幾部,送一部」的銷售方式來刺激消費者購買。

德國經濟一直受德東影響未能有起色,失業率高,馬克貶值近三成,使進口業務更加困難。不少自行車業表示:此時只求能生存下去最重要,因為市況真的不好,付款條件也不佳,收不到款項的比率也不斷提高,所以自行車業都希望能安然渡過此艱困時期。因此自行車業今年也預計將下跌15%~20%,但ATB不像原先大家所擔心的其需求不斷下滑。不過,高檔自行車所受的影響不像低檔那麼大。

1.      天氣壞,如在6月份後雨季不斷天氣該熱時不熱。

2.      馬克貶值,進口業務難經營,加上自東歐(波蘭、捷克)進口不斷成長,所以價格競爭厲害。

3.      超市銷售不斷成長,自行車店的經營越來越困難。

4.      景氣差,受德東影響,景氣仍好不起來,尤其失業人口達18%,使購買力大為降低。

到底景氣何時可好轉,這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也是最沒把握的結論,雖然今年環法賽德國選手Jan Ullrich勇奪冠軍,對騎車風氣和銷售都有助益,但是大家還是認為此對短期的刺激並不會很大,可能明年才會有較明顯的提升。另方面,德國人也期待明年大選後新政府能有所作為,尤其對景氣能大力改善。

德國除了不景氣外,治安情形也差,像英國Concept公司的Mr. Steve Fenton在科隆展期間,與好友聊天至清晨四點搭地鐵回去時,遭四名青年擋路搶錢並且毆打,所以背部、手腳都受傷,臉部也掛彩,而且頭部也被這批人打得昏頭轉向。因此到歐洲出差或是旅遊的廠商對此不可大意,尤其在晚間不要太晚或一個人進出太偏僻與不正當的場所,免得招來橫禍。

自行車業自8月底到9月份可說是奔馳於歐洲與美國的展會,尤其歐洲更是一個展接著一個舉行,不僅我吃不消,就連歐洲當地也開始反感而自行調整。所以有人又開始提出整合展會的建議。廠商尤其要有判斷力,選擇適合的展會參展,如此那些不健全展會自然就被淘汰,因為大家的體力、財力、人力都有限,唯有將實力用到最恰當的地方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畢竟子彈是不能亂掃射或虛發的,要對準目標才能百發百中。 

 
(發佈於: 1997/ 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