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部 李總統訪中南美將擴大雙方經貿空間 李總統登輝先生於9月4日自台北啟程,率領我經貿高層官員展開為期2個禮拜的中南美洲之旅。行程中討論多項我與中美洲國家經貿合作計畫。並簽定「經濟合作協定」備忘錄,可望為我國與中美洲經貿往來點燃商機。 李登輝總統前往中美洲長達2周的訪問,除首站參加巴拿馬運河會議,赴大衛堡工業區主持啟用典禮外,並赴薩爾瓦多出席中美洲元首高峰會議,期間並順道訪問宏都拉斯和巴拉圭兩國。 經濟部長王志剛表示,此次他隨李總統前往中美洲考察,台糖將會帶頭落實投資行動。其中台糖已在哥斯大黎加有台幣1億5,000萬元的養蘭投資計畫,在此次考察行動中,台糖亦將了解在中美洲種甘蔗製糖、養殖、食品加工的投資可行性,此外,王志剛部長並再次提到前往宏都拉斯投資鈕釦、拉鍊、瓦楞紙箱等成衣相關產業的商機可期。目前宏國已有7家成衣製造台商,未來可望帶動相關周邊產業的需求。 (資料來源:貿易快訊) 加工區全面開放大陸物品進口 經濟部為營造有利兩岸恢復協商氣氛,決定自即日起,全面開放加工出口區內所有廠商都可進口大陸物品,而且沒有任何產品項目限制,並可委託區外業者代為加工。經濟部表示,此一開放措施將有利於推展兩岸產業垂直分工。 經濟部九月份公告最新修正的「加工出口區區內事業申請輸入大陸地區原物料、零組件作業要點」,申請輸入大陸地區原物料、零組件對象,由原來的製造業、貿易業,擴及區內所有的組裝、研發、諮詢、技術服務、倉儲、運輸、裝卸、包裝、修配等事業。 經濟部表示,此一開放措施將可促使加工出口區內的科技業者、機器業者和大陸方面建立生產線的垂直整合,廠商將可藉此節省不少生產成本。 為吸引跨國資訊業者來台投資,經濟部這次並特別開放區內事業得進口大陸地區相關物品,進行檢驗、測試、修理、維護等服務業務,但是必須在進口放行日起的六個月內,全數外銷。若進口物品為限制輸入類產品,則須辦理輸入許可證。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東南亞各國頻出招,欲重振金融信心 東南亞國家最近屋漏偏逢連夜雨,先是貨幣暴跌,接著是股價重挫,經濟學家更開始擔憂金融市場的風暴可能壓垮經濟成長,各國政府也紛紛出招,希望重振市場信心。 印尼在九月三日宣布數項貨幣及財政措施,馬來西亞更直接警告有意打壓金融市場的投機客,將被逕行逮捕。泰國和菲律賓政府也有若干政策宣布,以安撫投資人。 多數經濟學家仍在仔細解讀數字,努力測度股價與貨幣重挫對東南亞經濟可能造成的衝擊。但有些人已開始削低成長預測數字,最悲觀的甚至提出衰退的警告。 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以來,泰國、馬來西亞與菲律賓股市已經損失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值,印尼與新加坡的損失超過五分之一。香港股市在一路飆漲之後,也摔個倒栽蔥。東南亞地區貨幣近兩個月來,更是跌個不停。 東南亞當前的危機包括:股票與房地產價格走低,可能侵蝕消費者支出能力;貨幣走軟會造成進口物價上漲,刺激通貨膨脹率激升;高利率可能使企業難以取得向外擴張或站穩腳步所需的資金;稅收萎縮可能限制政府支出;消費需求減弱的跡象會導致跨國公司暫緩投資能夠創造就業的工廠與配銷管道。 經濟學家大膽預測,印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經濟在明年底以前將維持不振,菲律賓與泰國的噩運甚至要分別延續到1999年上半年與2000年下半年。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兩岸關係明年三月後可望解凍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吳安家九月十二日指出,海峽兩岸雙方都有恢復會談的意願,大陸也在準備中,有待解決的是時機和條件;陸委會評估,大約明年3月以後兩岸關可望解凍。 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在中共第15大會議上,重提海峽兩岸應該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進行「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談判,並達成協議。吳安家和薛琦是在出席中澳暨澳中經貿協會第13屆聯合大會時,分別做了以上表示。吳安家並指出,李登輝總統在中南美的官式訪問,所到之處都是我國的友邦,中共無權抗議,但中共再三挖我外交牆腳,為兩岸能否快速恢復協商投下變數。 吳安家分析,兩岸迎春時有可望恢復協商,主要是因為年底台灣有縣市長選舉、江澤民將與柯林頓在10月份會議,以及中共將在3月份舉行人民代表大會,因此兩岸可望在明年3月以後有比較適宜的時機和條件恢復兩岸協商。 兩岸恢復協商,主要的協商重點不外是重續過去第一次的辜汪會談事項、加強保護台商在大陸的投資、交換簽訂和平協定的觀點、以及兩岸加入WTO等。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