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由於經營規模、資金、人力、財力有限,和大企業相比更有 先天不足的地方。為提升經營成效,中小企業除在制度上加強之外, 亦可利用外部資源借力使力,這也是此場觀摩會舉辦的最大目的。 圖、文◎黃琪惠 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舉辦,一場名為「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輔導案例觀摩會」,11月20日在全維公司(員林)召 開。全維公司除發表該公司為申請通過ISO 9002所做的種種努力和準備之外,同時也向與會業者宣示落實品保制度的決心。 落實品保、善用外部資源 發表會開始,首先由全維公司總經理鄭維裕致上歡迎詞,隨即由來賓中小企業處副 主任劉賢寧及顧問專家發表輔導感言。 中小企業處劉賢寧副主任表示:台灣經濟主體大半由中小企業體組成,與 大公司雄厚的企業背景相比,顯然有許多先天不足的地方。因此在資金、人力 、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唯有朝改變經營體質一途發展,在制度上來加強,並妥 善運用外部管理技術資源,方能因應外來的競爭。 對此,全維公司董事長鄭維慶則指出,該公司為加強公司各項管理之合理化及標準 化作業,因此經營者決定配合企管顧問公司之輔導專家,進行公司之「管理再造」 改善專案,期能將公司現有之問題做全盤性檢討,提出有效對策,並建立書面化制度,進 而強化公司經營管理成效。 全維公司創立於1974年,是一家擁有23年歷史的企業。為使公司「管理再造」並 改變經營體質,於是導入ISO 9002品保制度,並成立ISO推展委員會持續推動,以建立符合ISO 9000之品質系統方案,使產品能滿足顧客需求 ,以增強競爭力,並落實組織制度化、標準化及合理化。 公司沿革 全維公司前身係為精輪工業(股)公司,設址在員林鎮光明街。承作一般沖床工作, 並進行電動機車的研究,是本項產品最早開發先趨之一,後因電瓶有缺失而作罷。 1974年,該公司重新改組,更名為現在的全維公司。經營發展過程可概分兩個階 段: 第一階段時期:專營五金、手工具類。 當時台灣市場盛行五金、手工具外銷。鑑於有此商機,全維公司除利用原有設備再 作更新,並增加鍛造設備,專門生產此類產品。當時扳手、鉗子、鋼吊環產量盛於一 時。全維當時亦是國防部軍需工業的製造廠,生產戰車履帶。 第二階段時期:專營自行車零件 距今十多年前,自行車在台灣市場興起,而五金手工具之產業已因大陸東南亞諸 國的崛起而沒落。此時全維公司開始轉型,積極投入自行車零件生產行列。並於1981 年擴大經營規模,設置了現在的廠房(即員水路現址),並因應市場需要添置了許多大 型自動機具設備全力生產。 多年來全維公司主攻自行車曲柄及齒盤,並以"one piece"為主,在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爾後,自行車市場隨國際的需求精益求精,質能結構急劇變化,此時全維公司在 1991年買下了中壢米一公司齒盤廠,積極進行研製多片式變速齒盤等一系列的 "three piece"高級製品。之後,為了管理及工作之便,將中壢廠遷回員林本廠集中管 理。並開始籌建員林二廠,於1995年完成,即現今行政辦公大樓之在。 第一廠約1,000坪,專供製造部門使用。第二廠亦為1,000坪,專供行政、倉儲 及組裝使用。目前工作使用人力隨時保持在80~100人,外包代工人員約20~30人。 面對外部不斷增強的國際競爭壓力,全維公司現階段的經營對策,除了擴大市場銷 售面,並且力求在管理及制度上尋求改善,朝「創新技術、領先品質」之政策目標前 進。預計1998年初可取得ISO 9002之認證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