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Leading Article

 

危機管理

聯在去年提出對台灣的反傾銷控訴,深深困擾兩岸自行車業。尤其台灣自行車業更是憂心如焚,擔心一旦 此控訴因政治性考量而使傾銷案成立時,這個出口規模達300萬輛的市場將因而消 失。目前,不少自行車廠已開始著手研擬對策,如赴歐洲設廠或是積極開發新市場 以為因應。但是對於大多數未能到當地設廠的廠商而言,到底我們的下一步該怎麼 走?

  危機也是轉機,艱困的時機更是展現應變力和實力的時刻。就有貿易商和零件 廠認為此事件將使具行銷能力、有品牌的公司更有發展空間;因為當整車不能進口 時,便只有進口車架等其它零件到當地組裝,所以近來不少車架廠的生意特別好。

  長江後浪推前浪。隨著歲月的推移,第二代的自行車業都已漸漸浮出檯面,而 且新一代的表現大都有青出於藍的架勢。這樣的局面,也使辛苦打下基礎的老闆鬆 了一口氣;因為不僅事業後繼有人,而且可以預期他們會將之再發揚光大。然而, 並不是每個小孩都願意繼承父業,因此也導致有的老闆對企業未來並不熱衷,這些 人既沒信心也沒鬥志於本身企業的永續經營。相較於此,也有些公司卻是積極培養 人才,訓練幹部來繼承大業,因為「傳賢不傳子」的觀念將會是未來新時代的經營 模式。

  「花無百日開、人無千日好」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道理。但仍有不少公司的老闆 還是總開關,凡事只有他 一個人知道,如此一旦病故或遇突發事件時,將使公司陷入亂局。企業是靠群策群力,單靠一個人 的能力不僅有限,風險也大。身為企業主,凡事都要及早調整、妥善安排。唯有 居安思危才能遇事沈穩應變,因為有備無患和做最壞的打算,才能有最好的結果。

  新的一年,願大家都能虎虎生風,平安順意,福至運來。

 
(發佈於: 1998/ 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