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設計師如明星般熠熠發亮,Hans A. Muth即是其中之一。他設計過BMW的內部造型,而他為一輛鈴木機車設計的非凡造型亦深具代表性。今年Eurobike商展期間,Hans A. Muth 接受了Zweirad雜誌的訪問,他以一個設計家的眼光談自行車業的現況。 圖、文◎編譯小組 Q:「Muth先生,您認為今年在Eurobike商展上有多少好的設計?」 A:「我認為,自行車業的設計與其它行業不同。我舉個例子說明自行車的設計:登山車的鑽石型車架為Y型車架所取代,而各品牌的Y型車架相似度很高。因此,所謂自行車的設計主要表現在細部和顏色上。」 Q:「對您而言,甚麼是好的設計?您究竟如何定義『設計』這個概念?」
產品有待賦予新形象
A:「這問題很抽象。一般以一個公式來表達設計的概念-『型式跟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此一定義由來已久,可惜已流於空洞化。今天我們必須說,『型式即功能(Form
is Function)』。型式,也就是設計,不僅反映了產品,也反映了產品製造者的品質和功能,且能表現出時代精神。自行車具有許多有個性的、積極的機動性內涵,奇怪的是,自行車並不重視設計。自行車被當作沒有設計的產品銷售。今天自行車的設計只存在於零組件上。自行車的車架可惜都很相似。在Eurobike展上我們又看到了這種情形。自行車業就是沒有設計師。」
Q:「為什麼沒有呢?」 A:「自行車業與設計師,特別是指那些能塑造未來潮流的設計師,雙方在理念上有所不同。設計被藏在角落裡,用一塊布蓋著,好像見不得天日似的。奇怪的是,業者賴以生存的登山車,不到十年前還被認為是賣不出去的東西。那時我曾向一家位於漢堡的廠商展示我所設計的登山車,結果他們笑得半死。這樣的東西是賣不出去的,誰要這麼一個有著肥胖輪胎的東西。這家公司現在已經倒閉了,而數百萬的人在他們的車庫裡擺著登山車。 設計師與自行車業者合作的另一個問題是,自行車業者認為設計一定與塑膠材料有關。他們顯然沒有搞清楚,對自行車而言,塑膠是不太合適的材質。」
Q:「甚麼才是正確的材料?」 A:「對自行車而言,鋁應是不錯的材質。如果您今天與諸如Alu-Suisse和其他的製鋁公司談談,那麼您所看到的是高產能的企業,而他們可製造出非常美麗、非常輕的產品。此種製造技術,來自汽車工業的模造技術,可以帶動自行車製造的革命。只可惜設計和自行車尚未有交集。 自行車業者可以這麼反駁:即使消費者支持您的設計,但並不支持其他設計師的設計,而是滿足於現有的自行車。消費者到底獲得了甚麼?業界只知道追求營業額,只知道訂定銷售數量計劃。真正著眼未來投資的卻沒有。」 自行車需注入更多人文色彩
Q:「但是在經濟較不景氣時,其他的行業也沒有甚麼不同呀?」 A:「並非如此。當瑞士的製錶工業跌到了谷底,Swatch出現了。Swatch的風格如何?彩色的、便宜的。但更重要的是:Swatch是手錶的新詮釋。Swatch是加了外罩的手錶,不需修理,外觀炫目,又能帶來樂趣。何處有加了外罩的自行車?為甚麼我必須像從前一樣買鏈條航髒的自行車? 自行車業停滯不前。消費者買車只是應急而已。消費者沒有別的選擇。 我們需要Swatch自行車:有效率、具革命性、感性。業者銷售的應該只是感性而已。」 Q:「感性-針對此一訴求,業界有登山車啊?」 A:「登山車是一項感性的產品,特別是因為它粗厚的輪胎和避震器。但除此以外,自行車還有甚麼?我認為自行車業必須為他們的未來有所投資。」 未來車是種概念車
Q:「未來的自行車是甚麼樣子?是Citybike、登山車、Cruiser還是Trekking?」 A:「未來將不會有自行車。未來的自行車與Cruiser或Citybike的定義無關,而是與概念有關。在我們製造車架前,我們必須先有一個概念。到底甚麼是自行車?對我而言,它不只是自行車,而是有著一個更大的任務:自行車的整體機動性。對此,自行車業者應該感到高興才對。汽車業早已認識了此點,但由於他們自己尚不能製造自行車,因此在自行車業者中尋找合作夥伴。自行車業並非是一發展工業(但我要強調有例外),而是一個組合工業。所以您會驚訝,當自行車業者一直在抱怨的時候,汽車業者賣自行車卻賣得很好。賓士汽車準備以每輛2,000馬克的價格,賣出20,000輛自行車。 這值得大家思考。我知道有那麼一天,汽車業將不再需要自行車業的協助,就可製造自己的自行車。到那時自行車業面臨的情勢就很嚴峻了。 相對於機動車輛,自行車是運動的機動力。機動車輛會被迫減少和多樣化。由於道路塞車,我們會較少開車,但會較常使用火車和飛機。 如果您在哥亭根這樣一個城市裡被困在塞車的車陣中,那麼一輛V8引擎的奧迪車對您有甚麼用?自行車業者尚未想過,如果他們能填補此一空隙,會有多少商機。」
摘譯自德國Zweirad雜誌1997年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