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激烈衝擊時偏軟,立姿騎行時偏硬:Smart Shock 2所用的電腦晶片「會思考」。此款避震器可快速且自動適應車迷的騎車特性。 圖、文◎編譯小組 電腦控制的避震器,在今年之前從未出現過嗎?當然有,Cannondale就曾費盡心血推出過,但時 至今日,卻仍未有上線量產的實際行動。不過此一情況在上述重新命名的K2 系列Proflex全避震車款上卻完全不同。此次Proflex公司總共提供了100輛配備 了此款已經可以量產的新式Smart Shock 2避震柱,供各國專家們進行測試。 過去從未有任何一款K2-Proflex能像此一'98年款產品的功能這麼優異。其 頂級款式K2 5000及4000上的新式幾何結構及輕微前傾並下伸的連桿轉點是造 成此種優異表現的主因。但再深入探究,根本原因乃在於其晶片式減震筒變 幻無窮的避震特性。在登山車騎乘天堂Park City艱困且起伏程度極大的下坡車道上,我們可以盡情地與一組非電腦晶 片控制的避震系統進行各種調校情況的比較。結果是:不論是遇到接踵而至的 快速衝擊、大型障礙物或柔緩的波浪地形,此一平行四邊形結構前叉的避震表 現都可謂可圈可點。 而其功能秘密則是在其上所配裝的小黑盒子之內。藉助一個感測器,盒內 的處理器每秒鐘可量測活塞桿的情況及速度50次,而後動態調適其壓力分級式減 震筒以及其吸震速度。在快速且連續出現的衝撞時,尤其可以明顯感受得到:最初時其 間隙會伸張至最大,如此,避震柱才能靈敏反應;而後,活塞衝程漸增,避震器會變 硬。此時其拉伸刻度會因此而變遲鈍,且避震效果會變小,以能快速反應。另有一項優 點是:其電腦晶片可辨識出前叉及車身後部緩慢的吸震及釋震動作,因此在立姿騎行 時,可藉助一極其硬調的液壓刻度,使一些煩人的小晃動減至最少。其功能依騎行習慣 及地形,可有3種模式供選擇:軟調、標準及賽車。 上述黑盒子及電池的耐用性,我們不久後將親自測試了 解。如在半途中遇上電力不足時,避震器仍可以一個定液壓刻 度繼續運作。 摘譯自德國Mountain Bike雜誌 1997年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