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傾銷調查仍未明朗,但機靈的廠商已將眼光與佈局轉往這個充滿潛力的國 家;雖然內需市場不大,但當地組裝業仍相當興盛,而台灣自行車和零件在當地也 擁有良好口碑。 圖、文◎阮素琴
當台灣和大陸自行車業正擔憂EU的反傾銷控訴之時,東歐已成為兩岸轉移市場的新目標。事實上東歐在近幾年已成為歐聯和台灣的 新焦點,台灣自行車界也有幾家業者早已開始拓展波蘭和捷克市場,並大有斬獲。捷克雖然人口 只有1030萬,但在經過經濟改革和市場自由化,以及擁有550萬人口的斯洛伐克獨立出去之後, 這個資源豐富的美麗國家正迅速吸引全球商人和觀光客的眼光。 德國是最大貿易伙伴 捷克可以說是位於歐洲的心臟地帶,由於緊鄰德國,因此不少德國人就近到此設廠或將產品 銷售進來,再加上捷克人偏好德國貨,以致德國自然就成為其最大的貿易伙伴。但是有趣的是捷 克人並不喜歡德國人,但在經濟商業上卻向德國人看齊,就連幣值以前是釘住美金和馬克,現在 則只釘住馬克。 捷克的金屬製品、水晶玻璃、陶磁、重機械等工業 基礎都相當好,波西米亞的水晶更是全球有名,就連隱形眼鏡 也是捷克所發明。天然資源豐富,矽砂、石英石、陶土、高嶺土以及煙煤、 褐煤、鈾等資源均為捷克帶來了豐富的收入。至於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玉 米、馬鈴薯(又稱土豆)、甜菜、亞麻及啤酒花,其中啤酒花年產量佔世界第三 位,僅次於美國和德國,是捷克的主要經濟作物,而觀光則是主要經濟收入。 大廠JOKO傳財務吃緊 捷克的自行車年需求量為40萬輛,但'97年約降至30萬 輛。JOKO為國內主要大廠,年產能達20萬輛,不過這二年市場上一直都有JOKO財務 困難的傳說,所以台灣廠商和JOKO做生意也都非常小心。由於財務困難,不少零 件是JOKO與義大利廠商採以貨易貨的方式配合,因此'97年產量乃減少很多,故缺乏 資金是該公司目前最大的問題。 雖然捷克內需市場不大,只有波蘭的三分之一弱,但 組裝廠則是方興未艾。據了解年產量在三萬輛以上的廠商就有15家,其中有4~5 家規模較大。主要組裝廠有Superior、Velamos、Olpran、 Favorit Rokycany、MRAZ(Fort)、DBV Cycle(Lion)、Clclon…,大部份都向台灣和義大利進口零件再在當地組 裝。他們的車子除了銷到捷克市場外,也銷到波蘭、斯洛伐克或鄰近的歐洲國家。 Author擁有強大經銷網 Author是捷克最大的進口商,他的車子都是由台灣和 大陸的台商所生產。Author是高檔車中的優良品牌,產品以Ty 15、20、30為主。捷克境內有500家自行車店有賣他們的車子和零配件,其 中260家是捷克較有銷售力的專賣店。該公司在'97 年共進口126,000輛自行車,其中自大陸進口96,000輛、台灣有 30,000輛。 Author在一年多前搬至位於布拉格的新辦公地點(有 18個人),倉儲仍在皮耳森附近(有15個人)。該公司不僅在捷克享有不錯的品牌知 名度,產品也銷往波蘭;另也有CKD進口組裝,在荷蘭有代理,未來也將在EU再找 代理。此外,Author也是Cateye、Mongoose的代理。不過據Author銷售人員表 示,Mongoose車子在捷克賣得不太好,雖然也有自義大利進口零件,但他們反應義 大利的品質不好,不像台灣有很好的自行車製造基礎,所以台灣自行車和零件在捷 克有很好的口碑,譬如像RST、Velo、彥豪、久鼎、ZOOM...等便因品質、設計和 色彩都相當不錯,而都賣得很好。其中RST據Author表示,在修補市場便幾乎成長 了三倍。 波蘭限量警報暫時解除 東歐市場是近幾年國內幾家貿易商積極開拓的新市 場,也和當地建立了良好關係,不少進口商甚至都進口零件組車。不過,隨著市場 的逐漸成長,惡性競爭和貿易保護措施也就隨之而來,如去年波蘭對我提出反傾銷 控訴,雖然波蘭新政府沒有支持波蘭國營廠Romet的要求對台灣和大陸分別採60,000 輛和35,000輛的限量措施,所以今年算是警報解除,但未來是否再有類似的防禦行 動則不得而知。捷克開放市場後雖然造就不少進口業務,但好光景似乎只持續了 2、3年,市場在90~93年間為高峰期,這幾年則已陷入惡性競爭中。 捷克境內的自行車專賣店約有650~700家,有些店也 賣滑雪和運動器材,其中260家較具規模。有些大型進口商如Idea Sport除了捷克市場外,也銷到波蘭、烏克蘭、斯洛伐克;其它如 Cyclocentrum、Komersia、KB Sport、Sport、Tico(Trek經銷商)、Peksport、SKI & Cykloservis、Kola Simsa以及布魯諾最大的Kobby Sports等經銷店,都在自行車的銷售上享有好成績。但匯率問題 和信用狀手續費都使生意難做,而去年三家捷克銀行倒閉也曾造成國內與捷克間付 款上不少的負擔和困擾。對此,國內廠商在做生意時要多方去了解,尤其對新成立 的小公司也要做徵信並小心謹慎。開信用狀對捷克進口商都已不是問題,因此對開 不出信用狀的公司應特別留意,避免吃虧上當。 3~9月是自行車銷售旺季 捷克的稅制包括有加值營業稅分服務業(5%)和商品 稅(22%),營利事業所得稅39%,個人所得稅15~40%,銀行利息所得稅15% 等。由於國民所得平均只有US$350,所以不少大陸、越南產品均銷往捷克,因為這 些才是他們所負擔得起的,不過電視、電器產品就較會買當地產品,如ETA就是捷 克品牌。 連鎖店如Kotva、Tesco、Krone等也賣有不少的自行車,3~9月為主要銷 售季,其中MTB(也包括童車)佔市場約70%,零售價以DM200~DM250為主; Trekking佔25%,以零售價US$200的量最多;童車的售價在DM100~DM150。平均 一家較好的店一年銷售量約可在2,000~2,200輛。而市場自'96年後銷售量便一直下 降,主要是因為捷克人將錢花在改善生活如購買家電、電腦和汽車上。 捷克人其實很好相處,他們也自認自己較像西歐人, 具有西歐的生活情調和文化素養,注重休閒生活,不過卻缺乏西歐和亞洲那股賺錢 的衝勁,這可能是因為其產業自我調整的步伐還未完全轉過來,這就像不少國營企 業民營化也轉得不是很理想一樣。 布拉格文化風貌令人著迷 布拉格為捷克首都,是個非常漂亮而有深度的城市,也是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更是 觀光重鎮。該地對保留建築物的完整性與原始風貌的努力頗令人敬佩,也使舊市街、舊 廣場都成為旅客購物、參觀的名勝景點。布拉格可說是捷克祖先留給後代人最大的資產, 到布拉格別只忙著做生意,應該抽空去參觀古跡、老街,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民族背景, 可拉近你原來對東歐國家的部份神秘感。市內每條街道的建築物都深涵了文化和歷史, 所以在布拉格走路比坐車還享受;但搭計程車就要先問好價錢,捷克計程車司機的亂 收費可是有名的,所以要講好價錢並且多比較幾家才不吃虧。 台灣在捷克投資的家數不多,以華隆(紡織)最具代表性,也有電腦業前去設 點。自行車和運動器材來自台灣的進口雖也不少,但尚未有廠商到此設廠,前幾年 威輪曾考慮與Author到此設廠,後來仍延緩下來。而去年3月台灣漢翔公司與捷克 Aero Voclochody簽署合作,生產AE-270小型商務客機的計劃,則是台灣與東歐國際航 太工業合作開發的首例。計劃在捷克設立公司的企業需提出公司負責人原國藉或過 去三年在居住地無犯罪之證明,並檢附略通捷克文的文件。 捷克自從與斯洛伐克分離後,他們認為負擔減輕了,所以全力改善經濟,布拉
格現已展現出其經濟較其他東歐國家更有秩序和有活力的面貌。當你想拜訪捷克客
戶時,最好不要在夏天,因為他們都渡假去了。(捷克在今夏的重要節慶有3月31
日的復活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