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榮輪業十年有成

 

走過十年歲月,創造逾十億台幣的營業額,榮輪業對品質的要求永遠追求最 好,也因為這樣的信心,他們訂下三年內營業額再翻一番的目標。

圖、文◎編輯部


橋爪秀夫董事長慶幸三年前接下台灣榮輪業,並感謝自行車業的支 持,才有今天10週年創造10億新台幣的年營業額。

產品以避震前叉(40%)、大齒盤組(30%)、變速器組(30%)的榮輪業尚不打算 到大陸設廠,除非大陸內銷市場有高品質需求時才考慮進去。

台灣榮輪業(Taiwan Sakae Ringyso)現有員工250人,目前在全球有美國、EU(德、比利時)、日本 等分公司,圖為台灣總公司辦公大樓。

業經營超過十年,而且營業額達到十億台幣,實在是件令人十分欣慰的事。這家十年前由日本到台灣 設廠的台灣榮輪業,也曾經過動盪與經營易主的情況,如今卻是經營有成並不 斷的成長,成為全球自行車業不可或缺的供應廠商。董事長橋爪秀夫在十週年 感言中特別感謝由於業者的支持與合作,才能創下突破台幣十億元營業額的成果。

  橋爪秀夫談起三年前接手買下台灣榮輪業的經過,他很慶幸能到台灣經營此 事業,由於台灣的經營環境及週邊廠商的配合,均很適合橋爪的理念,因此, 台灣榮輪業在全體員工努力於交期、品質、售後服務等的原則下,建立了穩固 的經營基礎並取得客戶的信任。

以國際認證建立全員共識

  1997年榮輪業的營業額已突破十億,在追求量的成長之際,該公司更講究全 員共識,為了提升作業員的品質意識,該公司將不同產品都獲得ISO認證,如 Crank(曲柄)在1996年6月獲ISO 9002認證,同年10月避震前叉又再獲ISO 9002認證,今年三月他們的變速器亦將審查,如此將各產品都要通過ISO認證,主要是 希望藉此提升員工對優良產品的共識,因為唯有全員品管,產品才能全面提升, 並使企業脫胎換骨。橋爪認為企業從人到產品都提升,才能達到最高標準,進 而成為最優秀的企業。

  今年營業目標訂為13億,其中避震前叉佔40%、大齒盤組30%、變速器30%。 這些產品中,有40%供應內銷組裝廠,60%出口到EU (40%)、美國(20%)、日本以及其它地區。並在美國、德國、比利 時和日本設立分公司,以就近服務當地客戶。為了迎向21世紀的輕量化需求, 台灣榮輪業已投資3千萬台幣進口最先進、最輕的金屬MG,再配合最尖端的機 器設備,預計4月就可利用MG來開發鑄造避震前叉。據橋爪秀夫表示,此機器並不只 限於自行車零件的生產,尚可開發不同行業的零件,如電腦 機座等產品。

鞏固台灣中高級產品基地之地位

  在比較台灣和日本的經營差異時,橋爪秀夫表示,日本組織較集團化,較 有團隊精神和整體觀;台灣則較個人化,像一盤散沙,所以在人事管理上台灣反 而比日本難。不過他也強調台灣較有國際觀。當問及是否會考慮到大陸設廠時, 橋爪表示必須在大陸市場需要高品質產品的情況下,他們才會進去,目前仍不 考慮。他並呼籲台灣自行車業者要共同維護並鞏固本身中、高級產品生產基地 的地位,不要被他國所取代。另外,在與SRAM公司有關Grip Shife Lever的專利侵害訴訟案,據榮輪業表示已獲勝訴,橋爪秀夫很高興他們的研發獲得肯定。

  橋爪對西元2000年也許下其心願,他希望營業額能達到20億台幣,而且企業 本土化也能在那時全部完成。他並不打算讓事業走向家族化,現年65歲的他, 已擬好計劃方針,對未來幹部接手應沒有問題。至於休閒運動,他 表示只有假日本才去打高爾夫球,雖然運動不夠,但他堅守「對健康無益者都不去 碰」的原則,這種消極性的健身法也算是另一種保健之道吧。

  台灣榮輪業將在今年台北展期間(3月30日)舉行Party,招待各地來的客人, 除感謝全球客戶的支持外,並與大家分享其來台十週年的成就。

 
(發佈於: 1998/ 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