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專利權戰鼓頻傳

 

對於投入大量研發經費的企業鉅子而言,捍衛其專利權的利益實屬必然。因此,多 數公司在行使權利時,大多只是要求「使用付費」,而非企圖讓使用者「停工」。

文◎編譯小組


保護專利權及其它智慧財產權而做的相關努力,向來不受重視,然而目前這種保護措施卻已 成例行公事。

  舉例來說,Cannondale公司於今年四月七日發函給 四十位供應商,要求他們須如RockShox一般,在向Cannondale公司取得技術使 用許可權後,始可使用其專利。在此之前,包括Fuji、Roleigh、Voo Doo及其它部份公司,今年也曾接獲同類信函,被指稱侵犯Trek公司 專利權。

大小公司紛紛備戰

  今年一月間,前述這些公司接獲Trek發出的一封信 函,指稱如果它們在車架製造上繼續使用一項後避震設計,將侵犯到Trek的一項專 利權,因此他們必須先支付使用許可費。此爭辯目前仍在繼續中。

  然而,Cannondale和Trek並非是唯一採取行動保護其智慧財產權的兩家公 司。Mountain Speed公司也已針對其下坡鏈條保護裝置,發出侵權警告信。 Darrell Voss和Gary Klein目前也正針對他們所擁有的空心前叉肩蓋和剎車架專利採取 強制的實施;而隨著Specialized公司向Horst Leitner購得避震專利後,許多人相信也將有不少類似的信函將自該 公司發出。

  Shimano公司目前也正在加強這方面的措施。去年冬 天,該公司向數十家台灣零件製造商發出侵犯專利權的警告函。

相關法令已在加強

  而才和RockShox公司達成侵權訴訟協議的Answer公 司,將繼續衛護其所屬的專利權。Answer公司產品發展暨行銷副總裁Scott Boyer便表示,「我不認為這是我們對前叉業界中侵權者的最後 一次圍剿。」

  Answer公司將嚴格把關的專利權產品包括有叉骨定 位器、附有束緊螺釘的車軸,油壓卡式技術、避震叉骨中的錐面支柱以及叉骨架 中的液壓減震器。

  「我認為業界在未來數月內仍會出現更多此類的訴 訟,」Rory Radding表示,他是Pennie & Edwards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之一,代表Cannondale公司處理專利權 訴訟案。據他表示,近來不但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法令有在加強,各界對智慧財 產權的意識也日益提高。

  Cannondale公司創立人Joe Montgomery便強調:「如果你準備作為一位技術領導人,並且在研發上投入 大量資金,你唯一的選擇便是盡全力保護自己的研究成果。」

由於對專利權的擔心,已造成技師們無法專注於產品的強化或設計的改善;技師們對於擔心是否將侵犯他人專利權的心思遠勝於集中精力於改良自己的設計。

侵權指控漫天飛舞

  儘管法庭訟案及侵權警告函已使業者支出了鉅額的 律師費及大量時間,仍有少數人認為這是必要措施。

  「業界鉅子們在研發上確實投入了可觀的資金,因此 他們理應保護自己的專利權。我一點也不怪他們這麼做,」VooDoo公司總經理 Rick Wilks表示。VooDoo公司現正就Trek公司的Y-bike專利權和Trek公司進行協商 中。

  但也有些人認為滿天飛舞的侵權指控函已到失控地 步。Litespeed公司副董事長Mark Lynskey雖然也接獲Cannondale公司的指控信,卻對信中內容抱質疑態度。 Litespeed公司甫於去年才與Sandvik公司就一項侵權訴訟案達成協議。

  「對於股票上市的公司,華爾街通常很重視專利權的 獲得與否,而不論它們是否真可實際提升該公司的價值,」Lynskey表示,「因 此,這些專利權往往被視為是公司資產,而非為提升產品水準所需之必要技術。」

  Litespeed公司並未擁有與其鈦材自行車產品相關的 任何專利權。

動輒得咎 設計師原地踏步

  部份人質疑業界在避震系統上打的專利權惡戰,將 使新的設計數量日益減少,並造成市場更趨謹慎保守,並限制創新的空間。有些人 便指出,由於避震車架的設計師唯恐動輒侵犯到Trek、John Castellano或Specialized等公司所擁有的專利權,因此他們將墨守於少數安全的 設計方式。

  Raleigh公司的產品技師Mel Johnson表示,由於對專利權的擔心,已造成技師們無法專注於產品的強化或設 計的改善;技師們對於擔心是否將侵犯他人專利權的心思遠勝於集中精力於改良自 己的設計。

  「不過,仍有許多可供發揮的空間。由於在十九世紀 末期時便已經有大量後避震設計獲得專利保障,因此目前堪稱新穎且能獲專利的設 計已所剩無幾,」Johnson表示。

  Answer公司的Scott Boyer也贊同此論點。他指出,不同於對車輪的專利,「人們或許認為擁有油壓卡 式避震專利權是很單純的。然而,你或許能申請產品中某一方面的專利,但是你不 可能申請此產品中各方面的專利權。」

  截至目前為止,企圖強制執行專利權的公司,大多 只是要求使用者簽定使用合約,而非企圖讓使用者停工。因此只要支付費用,任 何人皆可利用別人的技術。

  Trek公司的顧問Bob Burns便強調,Trek希望和使用者簽訂專利合約,而非迫使其它公司退出業界。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8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