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s-Roubaix大賽的卵石路面一直是令許多車手心生恐懼的路面,但仍有一些車手 並不迷信於使用避震叉,獲得今年冠軍的Ballerini的座車便十分的簡樸。 圖、文◎編譯小組
在不久前,避震叉被視為是成功應付Paris至Roubaix之間大卵石路面的重要關鍵。1992年獲 勝的自行車為配備有Rock Shox的Gilbert Duclos-Lassalte,1993年的Andre,而1994年獲勝的自行車,也擁有類似 的配備。這種傾向促使其它選手也都考慮以一些更激烈的方式來對付Paris-Roubaix 比賽中卵石路面的可能性。 沒有新潮配備亦可克服比賽 然而,當Franco Ballerini於四月十二日抵達Roubaix賽車場的終點線時,他成為 不借助避震叉即征服此春季大賽的第四位選手。他的自行車沒有諸如後減震器、繁 複的彈性體、油壓或氣壓式前叉等裝備。他的自行車特色只是直叉骨的鋼叉 (Straight-bladed steel fork)及粗壯的輪胎,以略減卵石路的阻力;而它的車架線條就連 最嚴格的UCI官員也會感到欣賞,不過Ballerini的座車卻完全沒有要向回歸舊潮流 投降之意。 同樣的情形在1996年也曾出現,當時勇掃前三名寶 座的Mapel-Bricobl車隊,選擇騎乘Colnago C40碳纖車架。該車隊配備有Dura-Ace九段變速裝置的自行車,展現 出車架製造商Ernesto Colnago最偏愛的Precisa直叉骨鋼製前叉。就像今年比賽當天在 Compiegne列隊待發的許多車隊一樣,Mapel-Bricobl車隊倚賴的是一針對此賽所特 製的車胎。由Vittoria所製造的這種二十七厘米的特殊車胎,其寬幅足以提供小幅的 吸震效果,同時覆有一層堅固的、每吋縫上290針的Kevlar/poly包殼。而Ballerini 的座車上,則對避震器有一小幅讓步:他採用Selle San Marco的Pirell Attive座墊。 大多數選手仍偏愛避震叉 米其林輪胎表現甚佳 由於賽程中的舖面路多達二十七段,因此採用避震器有時確實可 以產生極大的差異。大多數率先從最著名的大卵石路段─2.4公里長 的Arenberg壕溝─衝出的選手們,自行車上均裝有避震器。不過,通往 Roubaix的路途並非只有大卵石而已。 1997年時,在出賽前最後一刻決定放棄採用全避震 特殊公路車的美國郵政服務隊,在Paris-Roubaix賽中使用的是標準型的OCLV Treks。這些自行車裝備有RockShox Rubys,以及較寬的Hutchinson Chrono Gold輪胎。 Michelin的技師們對於他們最新扣卡式輪胎的表現 十分引以為榮。該公司指出,在其所贊助的五個車隊中,只有三隊出現爆胎,第 六車隊的報告則尚未出爐。 三隊出現爆胎,這種比率只有在如Paris-Roubaix這樣的比賽中,才會被視為是驚人的成功。
摘譯自美國VeloNews雜誌1998年4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