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Leading Article

 

認清方向

聯反傾銷案初判公告已在8月26日出爐,反傾銷稅由2.4%到 18.2%不等,各家廠商反應不一,但可確定的是小公司未來在歐洲的生存將更形困 難。過去美國主要以大廠為優勢,一些小公司也祇得往歐洲發展,並且爭得一席之 地;如今高額反傾銷稅的課徵不僅使得走中價位的廠商失去競爭力,就連高檔車也 將失去優勢,這種產業結構性的改變也將使台灣自行車界再生變數。如何調整、因 應,也將考驗業者的應變力。

到大陸設廠之台商,因歐美大廠(如Huffy)相繼轉向到大陸採購,而肯定了到 大陸設廠的正確決策,而尚未前往設廠的廠商也倍感競爭壓力,雖然仍有廠商堅守 全力經營台灣本廠,但還是有少數廠商迫於現實環境而再前往大陸設廠。不少已設 有第一廠的台商,基於多年的大陸設廠經營經驗與信心,其第二廠的規模都比第一 廠大,或許他們已看好台灣自行車業的未來發展將轉移至大陸。

當台商大陸廠的產量、效益都比台灣廠高時,近來台商也為大陸雷厲風行的 查稅風暴與巨額的賑災樂捐而提心弔膽,尤其廣東省更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不 少外商對大陸這種殺雞取卵的行徑頗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外商是大陸的生財工具, 查帳無疑逼退外商或令外商對於投資大陸望而怯步、失去信心。

耽心之餘廠商應該意識到守法、合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假如我們自己站的 住腳,沒有把柄落在別人手上,就不必太在意他們怎麼查,畢竟飄洋過海到大陸設 廠的廠商無不希望能永續經營、穩定發展。大家要的是穩定和安全,而不是風險 與不安,因為冒險的成本與代價都太高了,不值得以身試法!

每個人都有階段性使命,隨時要因應大環境的變動而加以調整和修正,所以 老板和員工也要隨不同的階段目標來作適當的調整與應變,不該停留在過去的模 式,因為在這多變與競爭的大環境中,唯有保持高度的應變能力,才能認清方向、 克敵致勝。

一連串的秋季歐美展又開鑼了,願每位業者都能好好把握商機、開拓商機, 每家都能滿載大訂單而歸。祝福大家每一次的參展都能圓滿成功!

  

 
(發佈於: 1998/ 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