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一支碳纖前叉問世已近十年,市場上對此產品的需求似乎日益強烈,有愈來 愈多的產品經理要求在初級與中價位公路車上能配備低價的碳纖前叉。 圖、文◎編譯小組
當Kestrel公司於1989年推出EMS碳纖前叉時,他們並無意在公路車前叉市場上掀起一股轉變浪 潮。 九年後,碳纖已經取代鋼材和鋁材,成為美國高價公路車製造商和消費者的材 料選擇。 然而,歐洲市場接納這項材料的步調卻緩慢許多。歐洲的許多製造商們,尤其 是義大利地區,仍繼續將鋼材前叉應用到鋁材和鈦材車架產品上。 需求龐大供應短缺 儘管移轉至碳纖的步調緩慢,而且其它製造商們也有推出碳纖前叉產品,但市 場需求量仍超出供應量,尤其是在高級品方面。 前叉製造商們發現他們無法滿足頂級款式的需求量。配有碳纖前叉豎管的碳 纖前叉,在配修市場的定價高達四百美元,且正面臨著需求龐大、供應短缺的問 題。 在距離第一支碳纖前叉問市的十年後,Kestrel至今仍無法生產出足以滿足市場 需求的數量。一方面因為該公司在生產EMS前叉上所使用的單體式構造製程,需要 大量密集的勞力。再方面,Kestrel和Cannondale簽約生產Slice前叉的原 始配備,也是造成Kestrel工廠繁忙而無力再顧及配修市場之需 求的原因。 「工廠目前的產能已經處於飽和狀態。如欲增加產量,勢須再投入 一全套的投資,而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Kestrel的銷售暨行銷 副總Tyrus Kasravi表示。 「我們目前生產的前叉數量較以往高出許多,但市場需求仍居高不下。如果我 們能獲得增加產能所需的投資額,我們希望將EMS重新設計,開發一種新型的 aero式前叉,並生產大量的OEM指定前叉。」Kasravi表示。 市場要求降低價位 在美國配售Look產品的Veltec Sports公司,目前正面臨著其售價350美元的全碳纖製HSC前叉銷售一空 的問題。「HSC前叉的銷售居我們所有其他前叉產品之冠,」Veltec公 司Look產品經理Jason Meyerson表示。「業績成長驚人,之前我們並未預料到此款高級前叉會受 到如此強烈的需求,」Meyerson補充道。 相同情形也出現在Time公司。該公司配有碳纖前叉豎管的Equipe Pro前叉,目前所面臨的需求量,也遠勝於該公司生產力所能處理的 範圍。 台灣的一些複合材料前叉製造商如卜威及亞麥士,目前也努力因應著推出新型 碳纖款式的壓力。儘管卜威目前已在進行針對西元2000年車型所需之全碳纖前叉的 生產計畫,該公司同時也開發了大量適合初級及原始配備之前叉產品。 11/8 英吋車頭組件被認真考慮 有愈來愈多的產品經理們要求在初級及中價位公路車上配備低 價的碳纖前叉。 「產品經理們承受著指定碳材前叉的極大壓力─甚至包括Ultegra等級。 碳材前叉被認為是市場極品,我們因此面臨著降低成本的壓力,」美 國卜威公司董事長Michael Nover表示。「我敢打賭碳材前叉會在一、兩年內與Shimano 105一同被指定為自行車規格零件,」他說。 公路車市場轉向使用碳纖前叉的現象,也讓製造商們懷疑是否現在就應開始轉 而使用11/8 英吋的車頭組。 儘管歐洲消費者們擁抱碳纖前叉風潮的步調緩慢,某些歐洲公司如Pinarello, 已經開始在其部分鋁材自行車上採用11/ 8 英吋的車頭組件。 豎管製造商3T所製造的Forge Ahead豎管,只有11/8英吋這種尺寸。不過該 公司也提供了可以和一吋前叉骨併用的墊片。 突然轉變至11/8英吋前叉豎管會減低前叉重 量,因為製造商們可以使用較薄內壁的鋁質前叉豎管。一吋鋼 管和一吋鋁材之前叉豎管間只有些微的重量差異。 大口徑的前叉豎管則耐用許多,而大口徑的碳纖前叉豎管 也較輕、較堅固。 新尺寸將可配合登山車組件 位於鹽湖城市,專門製造Wound-Up碳纖前叉的Advanced Composites公司,也有提供11/8 英吋的公路車前叉。 「我已經將它們配備於大型公路車的設計上,如此可以減少前叉豎管的彎曲。 我們的歐洲配售商也已經開始訂購它們了,」Seven Cycles公司董事長Rob Vandermark表示。Seven Cycles的車架採用Wound-Up前叉。 Time、Look和卜威等三家公司均將在明年推出11 /8 英吋的碳纖前叉。 對於大製造商們而言,最重要的並非是新尺寸在重量上可以輕減數盎司或提供 更高的強度,而是它將可以配合登山車之標準化車頭組件、豎管及工具作業的可能 性。 有許多人指出,鋁材公路車為了符合一吋前叉豎管的設計而配上粗短的車架管 材,看起來頗為滑稽。 美國卜威公司的Nover在今年台北自行車展結束後表示,他相信1 1/8英吋的車頭豎管將是公路車市場未來 的走向。儘管他認為這項風潮的帶動仍得再等上幾年。 摘譯自美國Bicycle Retailer雜誌1998年7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