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款長避震衝程的前叉測試
|
 |
過去未曾有人能花錢買到這麼長的避震衝程。這些衝程長達90至130公釐的自由騎前叉將是'98年銷售季的趨勢主流。本刊為您匯集了頂級款式和價格競銷貨,進行嚴格的實驗室和實地測試。
圖、文◎編譯小組

|
在惡劣野地中進行嚴格測試的新款自由騎專用前叉。
|
對於下坡道傳奇人物Greg Herbold而言,它們是過去幾年中最重要的創意產品:全新的自由騎前叉,避震
衝程由90至130公釐。這類大傢伙在幾年前一般人的觀念中,只會推荐給狂熱型
的下坡道職業車手選用,如今,由於其普及化,使得較有心的一般車迷們也能
藉此開展登山車騎乘的另一片領域。藉助其超長的避震衝程,即使是尋常車迷
亦可跨躍過任何阻礙,也可如一部雪橇般犀利地切滑過彎道--此需避震調校完
美便一切無虞。
自由騎專用前叉中的傳奇先驅Marzocchi
Z1近年來遭逢了不少新增的對手,由僅598馬克超低售價的RST
381自由騎入門級前叉,到貴達2300馬克配備插入式軸心的頂級產品,只要想像得到
的都應有盡有。由於市售產品龐雜,令人眼花撩亂,本刊的測試小組特為您選
取了18款暢銷前叉,其中由市場中的主導產品至名牌新秀都涵蓋在內,以職業
水準進行徹底測試並同時進行實地試騎。嚴格的測試數據和實際騎用的印象都毫
不保留地顯示出各款自由騎前叉的優缺點。本刊並由此製做出一份詳細的用途
分類表,應可大幅減低您在做選購決策時的困難度。
Noleen Chubby LT衝程最長
雖然這些前叉都是自由騎專用產品,但在避震衝程方面卻有甚大差異;其中
最短的是RST Mozo Pro,避震衝程85公釐。此款產品和其他衝程少於95公釐的
自由騎專用前叉一樣,都特別適用於後輪避震衝程介於60至80公釐之間的全避
震車款。此類車款通常都是改裝成自由騎用途(例如Gary Fisher的Joshua車款)或是配備長避震衝程的越野全避震車(如
GT的LTS-1)。
相對的產品是:Noleen Chubby
LT。以其長達127公釐的衝程,顯然適合於自由騎車款中的下坡道專用車。至於最適中
的95至105公釐衝程則包括最暢銷的Marzocchi Z1、Rock Shox XL、Cannondale
Moto FR及Manitou X-Vert。這些產品最適於搭配新款的自由騎全避震車,如Cycle
Craft CSP 03或Gary Fisher的Level Betty(避震衝程100至125公釐)。
其實超過100公釐的前、後避震衝程是多餘的,此可由這次的測試行程即可
看出。當然,新款自由騎前叉是否能有成功的調校也很重要:它們的敏銳度很
高,且由於避震衝程足夠,作動頗令人感到舒適流暢,遇上大小衝擊也都能吸
震無虞。而且,比較起來,即使一款前避震車有同樣完美的避震性能,卻也找
不到此種長衝程的產品。較長的避震衝程會改變整體幾何結構,且明顯地使騎
乘性能惡化。但例外情形是:RST Mozo Pro、Raceware
RC-36及Votec雙叉橋前叉等款的避震衝程可減短--如此一來,前
避震車款的前叉將會更具功能。
前叉重量強烈影響車身操控性
關於避震器,自由騎專用的前叉可區分為兩級類別:雖然在較廉價的前叉層
級中,所配備的「震動式剎車」常屬於量產產品的標準配備,不過在大多數的
情況下,廠商都會採用一項極其簡單的作法(如Noleen、RST
Hi5)--藉助通過小管的空氣壓力以制動前叉。此一簡單的避震方式對於一般自行車迷們而言也
已完全足夠。不過如果消費者希望其前叉能有較大的運動潛力,就必須到1000
至1600馬克的價位產品中挑選了。具有一流避震性能的產品中,得分最高的是
Morzocchi Z1、Manitou X-Vert及Raceware
RC-36,這些前叉不僅功能極佳,且也可進行多方面的調校。
試車手們對於前叉重量對車身操控性影響的強烈程度頗感訝異:配備輕量
Raceware(1.6公斤)前叉的本刊測試參考車款--Gary Fisher的Level
Betty,幾乎到了太過活潑的程度,但如改換為重量超過3.3公斤的STM前叉,便反而如越野長
程用的避震器般遲鈍。目前一款優秀的自由騎專用前叉,理想重量須在2公斤以
下。以此一重量界限,就算是許多雙叉橋產品如Rock Shox XL,
Monitou及Votec等也都可符合。
問題是,車迷需要這麼一副粗大得令人害怕的雙叉橋結構前叉嗎?其實這類
前叉的優勢在測試時最能顯現出來。在以Marzocchi各款姊妹產品進行直接比較
時發現,雙叉橋的Jr.
T前叉在抗扭曲剛性方面比其單叉橋姊妹品Z1(避震衝程及結構都相同),高出足足45%,這應
會直接影響到其操控性能。不過在實際騎乘時,此種巨大的差異情況卻令人頗
覺驚訝地發覺它難以覺察。標準款的Marzocchi
Z1前叉的剛性對於正常騎乘的一般車迷而言已綽綽有餘。此外:此款
Z1足足比其雙叉橋式姊妹品輕了700公克,這點則是可輕易感覺出來的,而且
前者也不像許多雙叉橋前叉(負面例子:Manitou X-Vert只有65度的活動空間)般有甚大的操控空間限制。
結論:身經百戰的Marzocchi
Z1前叉新款輕量版仍可在自由騎前叉產品中穩居魁首。不過相對地,甚競爭對手的性
能也步步進逼,不容輕忽。
不同前叉適合不同用途 |

|

|

|
前避震、越野全避震或自由騎--對每種車款都有適用的前叉:條狀圖形愈長,表示其適於各種用途的範圍愈廣。每欄的位置愈靠右側,表示其騎乘特性愈傾向運動型。 |
最佳自由騎專用前叉 |

|

|

|
在1000馬克以上價位的產品中,此款Marzocchi Z1 BAM幾可算是測試冠軍。不過較低價的產品中仍然可找到優秀的前叉(圖中第二欄內)。第三欄所介紹的是具
有約80至100公釐避震衝程後輪系統的越野全避震車款專用頂級前叉,例如GT LTS-1即是。 |
測試項目配分 |
|
自由騎用途配分 |
彈簧 |
35% |
減震器 |
35% |
重量 |
15% |
剛性 |
10% |
操控性 |
5% |
各款避震前叉剛性 |

|
Cannondale的Moto
FR前叉之剛性排行居首。其抗旋轉剛性相當於最軟的Raceware RC-36前叉的4倍之多。其關鍵原因在於前者採用粗大車管直徑的
一流結構、堅固的下管元件及頂級品質的軸承。不過也無須對此一結果給予過高
評價:在實地騎乘時,車手只能感受到二者極為有限的差異--尤其是一般車
迷。 |
優級產品:1000至1700馬克
CANNONDALE MOTO FR |
ROCK SHOX JUDY XL |
MANITOU X-VERT R |
價格:1,690馬克重量/避震衝程:2585公克/95公釐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附油壓筒。 |
價格:1,4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1910公克/100公釐
系統:鋼簧式,附一油壓筒,其分段刻度為可調式。 |
價格:約1,3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020公克/98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附油壓筒,備有伸張/壓縮微調刻度。 |

|

|

|
測試 |
測試 |
測試 |
彈簧: 分數:+
由於調校甚佳,此款Moto
FR不論在測台上或實際試乘時均令人信賴。其對小衝擊的反應敏銳,即使是大衝撞也能應付裕
如。
減震器: 分數:+
此款Moto FR有些減震過度,因此吸震速度不夠快。建議:請將減震器刻度調校至
最軟。
剛性: 分數:++
38牛頓/°,為此次測試之最佳成績。
操控空間: 分數:++
90°,是雙叉橋產品之頂級表現水準。 |
彈簧: 分數:+
此款Rock Shox XL在小衝擊的處理上極為敏銳細膩。即使是中等程度的波浪地形吸震力
也甚佳。只有在躍行或極端惡劣的地形中,此款前叉才會有見底現象。
減震器: 分數:+
此Rock Shox XL只有極小的分段調校刻度,在高速騎行時有些不穩定現象。建議:將減
震器鎖死!
剛性: 分數:+
17.9牛頓/°:輕量且本體堅固。
操控空間: 分數:+
80°,實際騎乘時游刃有餘。 |
彈簧: 分數:++
此款鋼簧-彈力器式避震器只適於安置在特定的前叉樑上。但其敏銳程度卻好得驚人。
此外,其吸震功能和防見底設計也頗值得信賴。
減震器: 分數:++
此一X-Vert前叉有極高效率的減震器和甚大的調校空間。我們的建議是:將分段伸張刻
度完全調開。
剛性: 分數:+
16.0牛頓/°:尚屬中上水準。
操控空間: 分數:0
65°-在狹窄的隘彎上嫌不足。 |
結論 |
結論 |
結論 |
剛性超高,加工品質優異,且可調校至95公釐避震衝程:
Cannondale Moto
FR是一款一流的自由騎專用前叉,雖然在重量上可再改善,且分段調整的減震器
功能較弱,但卻仍是足以和Marzocchi Z1前叉相抗之產品。 |
此款Rock Shox Judy
XL是自由騎前叉中的佼佼者。其本體既輕且堅固,避震衝程也
甚長。不過有一些細部的缺點如減震效果太小及末段衝程太硬調,都是造成其整體
評分拉低的因素,也因此最後無法名列前茅。 |
此一由優異的TPC減震科技及調校良好的彈簧結合而成的X-Vert前叉有絕佳的舒適
性,可與Rock Shox XL系列相匹敵。其本體頗為堅實,且以雙叉橋前叉而言算是甚
輕。總而言之,這是一款自由騎前叉中的搶手貨。 |

|

|

|
MARZOCCHI Z1 BAM |
ROCK SHOX JUDY XLC |
RST HI-5 |
價格:1,169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1910公克/97+10公釐
系統:鋼簧,雙減震筒,未來將有伸張分段調校。 |
價格:1,2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250公克/100公釐
系統:鋼簧式,附一油壓筒,分段刻度為可調式。 |
價格:9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020公克/117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附氣壓減震器。 |
測試 |
測試 |
測試 |

|

|

|
彈簧: 分數:++
前10公釐有極高的敏銳度,中間部位則頗具吸震功能,末段避震衝程則是微量漸進式
的:事實上也該如此。其Negativ彈簧提供了多餘的10公釐衝程。
減震器: 分數:++
其分段刻度式減震器可精確且規律作動,如此一來,前叉可極迅速回復原狀,而不致於
發生跳動情形。
剛性: 分數:0
雖外表粗壯,但剛性僅是中等。
操控空間: 分數:++
360°,全方位式,無人能企及。 |
彈簧: 分數:+
此款Rock Shox XLC前叉在避震性能上和其較昂貴的姊妹品無分軒輊。其敏銳度也甚
高,作動良好,但在惡劣路況下也會見底。
減震器: 分數:+
和Judy XL系列有相同的內部結構。因此,這款XLC的分段刻度也不足。建議:將減震
器鎖死
剛性: 分數:+
19.2牛頓/°,甚至比XL系列更堅韌。
操控空間: 分數:+
80°,在隘道上也毫無問題。 |
彈簧: 分數:+
必須先經相當適應期,但之後卻會令人對此款Hi-5前叉的優異舒適度上癮。當然此
前叉並不全如Rock Shox XL系列一般敏銳。建議:將鋼簧內的墊片去除。
減震器: 分數:0
在正常速度下,此款RST的氣壓減震器完全夠用,只有在遇上艱困的下坡道時,前叉
才會開始跳動。
剛性: 分數: 0
12.8牛頓/°,只算是中等強固程度。
操控空間: 分數:+
80°,測試結果均在綠色安全範圍內。 |
結論 |
結論 |
結論 |
亦非雙叉橋式:在自由騎前叉中,此款Marzocch
Z1-Bam以其新式輕量化潛管及鋁製外殼,目前可說是一典範。
其作動完美,擁有甚佳的價格/功能比,調校簡易也無需維修。 |
此款XLC和Rock Shox
XL系列只有極少數細部有些差異。例如其主支管並非鋁製,而
是鋼製。此點使其功能的優缺點一覽無遺。但和XL系列相比,其額外重量的減少可
明顯提升騎乘樂趣。 |
必須經過仔細的調校(將鋼簧除去,前叉增大)後,方可使此款RST成為
自由騎乘的甚佳入門前叉,具有極大避震衝程。由於在高速時,會因其右
側缺點,使空氣壓力式減震器明顯地達到極限。 |

|

|

|
入門級產品:600至900馬克
FASTRAX
DHS |
NOLEEN
CHUBY |
RST 381 DH |
價格:699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248公克/83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油壓筒。 |
價格:880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280公克/103公釐
系統:彈力器-鋼簧組合,氣壓減震系統。 |
價格:5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250公克/90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 |
測試 |
測試 |
測試 |

|

|

|
彈簧: 分數:0
此款DHS並非以避震衝程取勝,但卻極為敏銳。但即使如此,由於在避震衝程上略遜於
對手,因此在舒適性上也自然打了折扣。
減震器: 分數:0
此一Fastrax在遇到快速出現的衝擊時反應太慢,因此舒適性也跟著不足。建議:
將減震器完全打開。
剛性: 分數:+
18.9牛頓/°,具有高剛性。
操控空間: 分數:0
65°,屬中下水準而已。 |
彈簧: 分數:+
此一Noleen Chubby前叉對於震動的反應雖不如Rock Shox
XL一般細膩,但在持續吸震作動中表現卻愈來愈好,即使在末段也
不致於見底,甚佳。
減震器: 分數:+
此款Noleen Chubby的氣壓減震器功能好得令人意外。只有在劇烈的下坡道用途時才
可能達其極限。
剛性: 分數:+
16.1牛頓/°,物超所值。
操控空間: 分數:0
63°,很容易有礙手礙腳的窘狀。 |
彈簧: 分數:0
在輕微不平的路面上,此款381的舒適性幾乎與461DH相同。但由於其較短的避震
衝程,使此款前叉會過早變硬,在舒適度上扣3分
減震器: 分數:0
只靠彈力器減震,此款RST 381在一般速度時過彎便已感到明顯的力有未逮。
剛性: 分數:0
12.4牛頓/°,普通水準。
操控空間: 分數:+
72°,有輕微受限情況。 |
結論 |
結論 |
結論 |
此款Fastrax
DHS以其699馬克售價而言,可說是市售自由騎專用前叉中最廉價的產
品。(如消費者需要,也供應75公釐衝程之版本)。其剛性甚佳且作動極為敏
銳,但是過於強硬的避震器和不足的避震衝程卻使其評比分數大打折扣。 |
Noleen的自由騎首款作品頗具水準。此一Chubby前叉傑
出的舒適調校令人讚賞,甚至尚有餘裕可進行運動型的用途。在高速時
的減震缺失如考慮到其具競爭性的價格,也就可以不予計較了。 |
此款RST 381
DH雖是本次受測的最廉價前叉,但卻也無驚人表現。和價格略高的
RST Mozo Pro相比,消費者自然會選擇此款產品。但以其偏高的重量,有限的剛性
和偏弱的彈簧,卻也使其欠缺競爭條件。 |

|

|

|
RST 461 DH |
RST MOZO PRO 3,5 |
SHOCKWORKS DH-2 |
價格:6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170公克/100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附油壓筒。 |
價格:637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1727公克/86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附氣壓減震系統。 |
價格:675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990公克/100公釐
系統:鋼簧附氣壓減震器。 |
測試 |
測試 |
測試 |

|

|

|
彈簧: 分數:+
此款RST 46 DH的彈簧令人著迷之處:在遇上小衝擊時即有甚為敏銳的反應,而在持
續的行進過程中,此款461也以完美的線性反應提供了甚高的舒適性。
減震器: 分數:0
此一RST 461 DH的減震效果不佳。在一般速度時無問題,但高速馳行時,此款前叉
即明顯的無法應付。
剛性: 分數:0
11.2牛頓/°,普通水準。
操控空間: 分數:+
72°,大致無問題。 |
彈簧: 分數:+
完美的線性特質及敏銳的感應度,此款Mozo
Pro在一般速度下即有甚佳的騎乘舒適性。建議:不用墊片,此款前叉的敏銳
度會更細膩。
減震器: 分數:+
其氣壓減震器功能相當良好。只有在遇到下坡道時才會感覺有所不足。
剛性: 分數:+
18.1牛頓/°,剛性最佳的單叉橋產品。
操控空間: 分數:++
360°,歸功於其單叉橋。 |
彈簧: 分數:+
此款Shockworks在實驗室及實地騎乘表現均佳。其反應極為敏銳,在長波浪地形也
可輕鬆吸震。但其效率卻會突然劇減。
減震器: 分數:0
此一Shockworks藉助一極富功能的氣壓減震器作動,不過卻會使前叉的伸展過於緩
慢。
剛性: 分數:++
23.7牛頓/°,剛性超凡。
操控空間: 分數:0
62°,最低水準,可再改良。
|
結論 |
結論 |
結論 |
花小錢換來驚人的舒適性:此款RST
461在長程及一般野地上都應付裕如,以此一價位可提供極
佳的舒適性。但如遇上劇烈的運動用途,此款前叉在減震器方面的弱勢便會
使其迅速達到極限。 |
此款RST MOZO Pro真是道地的小鋼砲。以640馬克不到的代價,卻可買到超過
85公釐的避震衝程(可縮短至63公釐)及頂級的調校。不管是越野全避震車
或一般自由騎車款都頗適用,極為剛強堅固。 |
剛性超強且細膩的反應敏銳度,也有足夠的避震衝程,此
款價廉物美的Shockworks表現意外的好,但其太硬調的減震
器及將近3公斤的驚人重量,卻打破了此一廉價超級前叉的
熱銷美夢。 |

|

|

|
頂級產品:950至2300馬克
NOLEEN CHUBBY LT |
RACEWARE RC 36 EVO |
MARZOCCHI MR. T |
價格:950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380公克/127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附氣壓減震器。 |
價格:1,490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1614公克/93公釐
系統:漸進式鋼簧附油壓避震筒。 |
價格:2,249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790公克/98+10公釐
系統:鋼簧附油壓避震筒,伸張刻度可調整。 |
測試 |
測試 |
測試 |

|

|

|
彈簧: 分數:+
一如標準型Chubby,此款LT反應雖非超級敏銳,但遇上中、大型衝擊時,卻能提供一流
舒適性,而無須猛踩剎車。
減震器: 分數:+
此款Chubby LT前叉的氣壓減震器擁有甚長的避震衝程且控制甚易--只有在高速時表現
不穩定。
剛性: 分數:0
13.7牛頓/°,僅屬中等。
操控空間: 分數:0
63°,為最差值之一。 |
彈簧: 分數:++
藉助主支管上的超滑鈦金屬塗層,此款Raceware有極細膩的敏感度,加上漸進式單
叉橋避震結構,共同營造了豐富的騎乘舒適性。
減震器: 分數:++
完美的調校--作動快速但對於劇烈的衝撞保持了足夠的韌性。伸張及壓縮刻度則可
分開進行調校。
剛性: 分數:0
9.4牛頓/°,最差之測值。
操控空間: 分數:++
360°,此歸功於單叉橋式設計。 |
彈簧: 分數:++
此款Mr. T和Z1前叉擁有相同內部結構。因此,此一雙叉橋前叉的優異敏銳特性、
完美的線性特性及防見底等設計及功能均頗值得信賴。
減震器: 分數:++
其減震器調校甚為優異。整體的伸張動作甚快速,但卻不致於造成跳動。簡言之,
甚為完美。
剛性: 分數:+
14.6牛頓/°,雖有插置式軸心,仍嫌不足。
操控空間: 分數:+
70°,原則上夠用。 |
結論 |
結論 |
結論 |
足足127公釐的避震衝程,和諧的線性表現及真正成功的減震器調
校,都使此款Chubby
LT成為自由騎車款的好夥伴。其長衝程也是甚大優勢,(例如K2 Proflex
Beast),對於下坡道持續型自由騎車款之車迷更是一款搶手貨。 |
在剛性方面,此款Raceware的表現的確令人失望--並非進行
劇烈用途的適當產品。用於越野全避震車款是頗合宜的,可
提供完美的避震性能,不僅是長程車迷,就是賽車手也一樣
合用。其加工品質光燦耀人,完美可取。 |
Marzocchi的Mr.
T前叉的重量甚高,明顯地重於另一款常見的Z1前叉,且價格昂貴
許多。另外,甚插置式軸心結構所帶來的剛性優勢只有在劇烈的下坡道用途才能展
現--不過在此方面卻仍欠缺足夠的避震衝程。 |

|

|

|
MARZOCCHI JR. T |
STM ED 110 |
VOTEC GS 4 |
價格:1,2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2635公克/98+10公釐
系統:鋼簧附油壓減震器。 |
價格:1,596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3350公克/110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油壓避震筒(選用)。 |
價格:1,398馬克
重量/避震衝程:1950公克/100公釐
系統:鋼簧-彈力器組合。附油壓避震筒。 |
測試 |
測試 |
測試 |

|

|

|
彈簧: 分數:++
此款Jr. T不僅反應如Marzocchi的頂級產品Z1-Bam般敏銳,其彈簧線性特性幾乎已至極
限--可謂世界級調校。
減震器: 分數:+
此一Jr. T具有和其他前叉不同的體系,但在快速衝撞時卻顯然無反應。
剛性: 分數:+
15.1牛頓/°,尚屬可接受水準。
操控空間: 分數:+
70°,在實際騎乘時大致OK。 |
彈簧: 分數:+
此款STM前叉可依消費者需求選用彈力器、鋼簧或其混合系統(測試用款式)。其調校
頗成功,起步很柔軟而後段採漸進式作動。
減震器: 分數:+
其減震筒可勝任其工作,即使在全力衝刺的下坡道騎行中也仍可保持良好操控性。
剛性: 分數:+
19.2牛頓/°,測值甚佳。
操控空間: 分數:++
77°,在實際騎乘時無問題。 |
彈簧: 分數:+
在反應敏銳方面,此款Votec並無過人之處,但其持續作動過程卻展現了良好的調校成果-
-在末段時保持了良好的線性特性及微量漸進優勢。
減震器: 分數:++
其選用的油壓避震筒使此款Votec前叉即使是在高速時也可保持貼地穩定性--這對於
求速度的車迷而言是必備條件。
剛性: 分數:++
24.0牛頓/°,頂尖水準。
操控空間: 分數:++
90°,雙叉橋產品中甚佳水準。 |
結論 |
結論 |
結論 |
此款Jr. T和其Z1產品相比,差異甚大,其原因在於特殊的減震系統,也對其功
能頗有影響。快速疾行在崎嶇碎石道上時,此款前叉的騎乘舒適性會明顯降低。其
偏高的重量也是令其潛在客層減少的主因之一。 |
令人讚賞的加工品質,其調校則依款式與避震性能所需而不
同。最令人注目之處為,此款獨一無二的STM前叉的確是款
一流的自由騎專用前叉。但是其幾近天文數字的3.3公斤沈
重本體,卻明顯降低了騎乘樂趣。此一缺失由把手上即可感
受得到。 |
此款Votec GS
4的表現令人大出意料。其本體不僅極具剛性且輕量,在避震及減震方面也
表現了不俗的性能。這是一款頂級前叉,尤其對越野全避震
長程車款更是最佳選擇,因為其避震衝程可在60至140公釐
間進行調整變化。 |

|

|

|
摘譯自德國Mountain Bike雜誌1998年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