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剎車器的力道測試
|
 |
能掌握剎車,才能騎得快;藉助強力且拿捏甚佳的剎車,則可以更高的速度通過彎道及下坡
道。Shimano的V型剎車在此次測試中,是否可突出於競爭對手的環伺呢?
圖、文◎編譯小組

|

|

|
|
剎車職業車手的建議 |
Paul Motolite Z |
|
剎車傳動比很重要。購買一款V型剎車時,必須同時選購適合的剎車桿,惟
有如此才能完全發揮其功能。
Klaus Haas, Robbit公司。 |
價格:199馬克/每支
每組重量:182公克(62公克)
剎桿:Paul Love Lever, 239馬克
結論:是本次測試中剎車力道最強,且重量次輕的產品。其力道拿捏略優
於ALM,但卻只有職業車手才能掌控。其剎車桿握持的手感其佳且無雜
音。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自Shimano 1996年以其V型剎車樹立了一個新標準之後,大家才發覺自行車的剎車原來可以達
到如此犀利的地步。於是,幾乎所有剎車廠都強化了自家長臂式剎車
的功能,有一些剎車測試因此而遭取消,而剎車及剎桿的不當組合更
造成某些作用超強的剎車系統難以掌控。
不過,競爭對手並未坐視此一情況。改良過的新型剎車將可提供更
為犀利且功能更佳的選擇,Wendler公司的液壓式V型剎車即是一現成例
子。本刊相信,V型剎車領域中的其他競爭對手可能極易縮短他們與Shimano產
品的差距。
力道拿捏特性更為重要
此次受測的12款剎車及剎車桿的搭配產品,將各自展現其制動的能
耐。為此,本刊將在粗糙的煤渣路面以時速20公里的車速進行極限剎
車動作。過程中,所有受測的剎車都以1.5至2公尺的剎車距離,通過了
測試。不過,其中最犀利的剎車系統,卻能以從容的過程及只需指尖扣壓的力道,即可
以較短的剎車距離完成測試動作,脫穎而出。
究竟會因剎車不當而翻車或是能完全發揮制動的效
果,只有職業車手才有能力掌握。其實在鬆軟甚或潮濕的路面上,良好的剎車力道拿捏特性更為重要。受
測產品中,Wendler的液壓式剎車、Shimano的XT系列、Avid的Arch
Supreme及Wiesmann等都展現了其絕佳的力道拿捏精準性。這些剎車系統擁有精確的壓點,
且只需柔順的力道便足以發揮其效果。
Arid產品性能最佳
但在組裝測試方面,這些產品卻表現的不如理想。有些即使有附操
作說明書,也大多是採用英文且圖說少得可憐。因此,對消費者而
言,亟需要技術性低的組裝方式。因為如組裝有誤或剎車座鬆脫,都可能
造成嚴重的摔車意外。
組裝完成的剎車系統究竟會帶來喜樂或悲哀,也決定於其是否具有極為簡易
的調校可能性。只有間隙完全正確,且重量精確適當的剎車塊才能將磨耗情況減至最輕,且能提高安全性。
在此方面,Avid Arch Supreme以良好的剎車功能、力道拿捏上的高精準度,奪得了本刊的「性能推薦章」。
車迷們只要藉助一支5號內螺絲起子,便能進行此款剎車的組裝及調校工作。
不過若消費者的預算只有此款Avid產品的2/3,則可選購Shimano的XT系列V型剎車。該產品結構同樣簡
易,而且功能也甚佳,因此也獲得了本刊的「優異價格─功能比推薦章」。
Wendler Hydraulik MT-1 |
ALM Split Beamam |
Dia Compe VC 767 |

|

|

|
價格:349馬克/每組(含剎桿)
每組重量:280公克(142公克)
剎桿:Wendler Hydraulik
結論:饒富趣味的剎車概念,加上最佳的力道拿捏特性與優異的剎車
性能。但其結構卻因纜線之配置方式而嫌繁複,其剎車桿並不很適合
STI變速桿,剎車塊磨耗較快。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價格:199馬克/每組
每組重量:196公克(66公克)
剎桿:ALM BL-25, 269馬克
結論:此款極為敏銳的剎車只有賽車手能駕馭,但剎車有尖叫
聲,必須先練習才能進行快速調校及組裝。其剎車桿頗合人體工
學原理,在品質方面可列入頂級水準。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價格:129.90馬克/每組
每組重量:218公克(108公克)
剎桿:Dia Compe PC-7EXA, 49.80馬克
結論:加工精緻的剎車,配備XT系列的技術,剎車性能及力道拿
捏都佳。其EXA剎桿太稜角畢露,但卻可進行微調。是款不複雜的
優秀剎車,但剎車塊磨耗較快。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

|

|
Wiesmann Cantilever |
Avid Arch Supreme bike推薦(功能優) |
Dia Compe VC 757 |
價格:249馬克/每支
每組重量:224公克(80公克)
剎桿:Shimano XT, 159馬克
結論:高品質之剎車組。其強固的結構使其擁有良好的壓點及力道拿
捏之精準度,組裝並不費事,剎車功能也容易調校。搭配V型剎車桿
的性能甚佳。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價格:379馬克/每支
每組重量:184公克(90公克)
剎桿:Avid SD-2.OL, 110馬克
結論:此款剎車的剎車性能雖非最佳,但其力道拿捏卻極精準,且壓
點也明確。組裝及調校都需要5號的內螺絲起子。可惜其價格太昂
貴。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價格:79.90馬克/每支
每組重量:199公克(90公克)
剎桿:Dia Compe DP-7plus, 39.80馬克
結論:比VC
767的加工要簡陃,但剎車性能及力道拿捏方面則沒有太大差異。其剎車桿感覺頗就
手。是款廉價的入門產品,頗適合一般日常之用途。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

|
Hesch Omega Booster |
Shimano XT bike推薦(價格-功能比優) |
價格:99.50馬克/每支
每組重量:238公克(80公克)
剎桿:Shimano XT, 159馬克
結論:此剎車擁有良好的構想,不過並未完全實現。此款剎車太軟且
模糊,並不適合運動用途。須注意其纜線夾可能切斷剎車線的危險。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價格:約110馬克/每支
每組重量:191公克(80公克)
剎桿:Shimano XT, 159馬克
結論:一直是本刊的推薦產品,其剎車性能及力道拿捏都無懈可
擊,組裝及調校也很簡易,剎桿頗為就手。和價格相比,是本次
測試中最佳且最不複雜的產品。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

|
Marinorative V-Brake |
Shimano XTR |
價格:約170馬克
每組重量:128公克(52公克)
剎桿:Tech Lite, 價格不詳
結論:一款適於輕量化迷的剎車,功能甚佳。可惜力道拿捏精
準度比不上其輕量化優勢,因其剎車與剎桿是活動的,組裝須要
較多工夫。纜線夾會傷及剎車線。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
價格:約159馬克/每支
每組重量:188公克(82公克)
剎桿:Shimano XTR, 199馬克
結論:職業專用剎車。在剎車性能上略為超越XT系列剎車,
但卻嫌軟了些。其剎桿應有更好的表現,不過此款產品卻能
提供良好的調校及維修簡易度。
剎車性能★★★★★★
力道拿捏★★★★★
調校空間★★★★★
價格-功能比★★★★★
最大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