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參展
自8月底Eurobike展開始到11月7日日本展結束,廠商可說精疲力竭, 少數幾家全程參展,大多數公司則選擇適合的展會參展或參觀,因為競爭 激烈加上利潤低等因素,使大家能省則省,畢竟多備一分實力才足以因應 不可預知的未來之需。 展覽期間是自我診斷的最佳時機,不管是人員不足或對不同展 會的特色與自己需求不夠瞭解,亦或是經費不足,這些都必須徹 底的自我檢討、瞭解。只有真正瞭解自己才能知道需求和改進, 就如同選錯展會也不必太懊惱,因為誰都無法預知,假如廠商能 從錯誤中找出自己的方向,這何嘗不也是另種收穫。 會場其實也是產業的縮影。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其間,有人專心、用心 到國外同業攤位去研究對方產品和收集資料,不管參展或看展,他們總是 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有太多值得看、值得學習的產品與設計;也有廠 商表示沒什麼新產品,繞了幾圈之後,就與國內業者交流或聊天;更有 些人是在會場晃來晃去,不知道是在看熱鬧或是看門道。 參展費用對廠商來說無疑是一筆大支出,廠商無不希望能有所回收。 而產品展出是否有主題或特色,以及參展人員的能力和表現都影響到展 效。曾在幾個會場上看到台灣館攤位上廠商聚在一起聊天,總覺好可惜。 當然有些是同業交流,無可厚非,但參展是為了主動出擊、開創商機,而 不是花公司的錢去聊天敘舊;再說同業交流在台灣隨時都可以,但展會是 有時效性的。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國內參展人員是找國外客戶談生意,開 創新商機,這才是大家參展的目的。唯有走出新方向,才能迎接新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