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款碳纖車測試評比

 

碳纖車愈來愈受歡迎,在耐用性與輕量化方面也都有很亮眼的表現,以下將 就目前市面上較熱門的六款碳纖車作一番測試評比。

圖、文◎編譯小組


碳纖四問

■碳纖是否比鋁材更耐用?

在耐用度方面,碳纖通常都是遙遙領先,此種材質可耐用甚久且無老化現 象,相形之下,鋁材的使用壽命便有限度,尤其在倚重的車管銜接部位,常 可見到老化的裂痕。雖然性能頗為優異,但目前碳纖車款仍常有耐用性方面 的問題,其肇因則常在於錯誤的加工方式,其中的致命位置通常是在碳纖與 碳纖黏接的部位(如為半套式結構)或鋁材與碳纖接合處(例如踏板軸或龍 頭車管插接處)。

■對石塊的撞擊,碳纖車架是否較為脆弱(耐撞性差)?

此點無法籠統作答,影響耐衝擊性的因素甚多,例如纖維的交織方式、特 定的纖維種類及車架造型等。一如鋁製車架,較輕的碳纖車遭遇飛石或把手 末端轉動時,較容易受損。鋁或鋼材受擊會產生隆起,碳纖材質則會出現裂 痕或凹洞。此外,以熱塑性塑膠材質製成的車架會比耐久塑膠車架耐撞擊。

■碳纖組件外表損傷會減損其耐用功能,又是否可完全修復無虞?

一如鋁材產品,碳纖外表受損全視其大小及深度可能造成凹痕或斷裂等問 題。耐久塑膠車架可以修復,但卻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熱塑性塑膠車架則 無法修復。

■碳纖車架具有較佳的避震性能嗎?

這正是區別的關鍵處,車架如在某個方向特別強固,那在此方向的避震性 也會較差。一般而言,剛性較低的車架,相對也會有較佳的避震值。此情況 說明了一個事實,即有些軟調的車架在實地騎乘時是極為舒適的。而耐久塑 膠車架也可藉由添加特殊的多氨基纖維產生更佳的避震效果。

即使是最新世代的碳纖車款也無法明確地顯示出其產品優點。不過如想讓愛 車有別緻的外觀及高品質形象,絕對應在此類車中尋求自已的理想車款。輕量 化車迷目前幾乎已找不到比Kraftwerk Moonraker車款更輕的車架了。如特別強調高剛性的話,也絕不會對Votec車款失 望。對於個性化車迷們,Scott Intoxica車款則提供了前衛的外觀及4連桿車架。

Cannondale Raven 1000

K2 OZ X Steppenwolf Tycoon CA(bike推薦)

Cannondale 亮藍色的車隊色系外觀及強固的單連桿車架傳達了賽車氣息。
車架:
採無可挑剔的堅固且以維修簡易聞名 的單連桿系統。但Fox氣壓式避震柱卻有避震過度現象且其大小無法進行調整。前叉部 位也呈現避震過度的情形。
配備:
其Sachs變速桿與Shimano XT系列9段變速器的相容性不甚佳。剎車功能無可挑剔,其他配備表現也同樣優異。
騎乘性能:
避震功能甚強的避震元件賦予結 實的車架真正的越野車品質,不過自由騎車款應具備的吸震效果及舒適性則付諸闕如。 其極為靈活的操控性能使此款Raven 1000成為試車隘道上的好手,不過在高速騎行得保持冷靜從容才行。
結論:
一款維修簡易、富運動性之越野暨長 途全避震車。如欲有更佳的舒適性,建議您更換避震器。

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碳纖材質:即使是此款K2 OZ X的車身後部連桿也是以碳纖製成。
車架:
由兩片外殼合成的柔軟輕量熱塑膠車 架,加上搭配可調式優質Noleen避震器的附滑動軸承單連桿車身後部結構,共同組合提供 了甚佳的騎乘舒適性。
配備:
一切均臻精緻程度:Shimano XTR變速器提供了其完美的變速舒適性,Avid剎車的制動性也很優異。只不過Spox車輪偏軟,且 與其功能相較嫌太貴了。
騎乘性能:
由於偏軟的主車架,彈性甚大的 車輪及過陡的把手角度,使此車的操控精確度及騎乘安全性在高速時大受影響。此車建 議較適用於長程車迷,尤其是針對注重具有絕佳騎乘舒適性之車身後部及炫目外觀者。
結論:
此款K2 OZ X的確是一輛搶眼車款。不過在技術方面,尤其是剛性上,此款高科 技車表現較弱勢。

此款Tycoon CA車和Kraftwerk Moonraker車款來自同一家車廠,但表現是否可及其姊妹車 水準呢?
車架:
此款Steppenwolf的車架和其姊妹車款幾 乎同樣強固,只不過比其稍微重了一些。不過由於配備了較佳的避震器,因此車架特性 較為敏銳。其車架高品質的加工頗為出色,但車身後部結構則較為遜色。
配備:
由於此車選擇了整組的Shimano XT系列配備,因此可挑剔之處不多,簡言之,很棒就是了。
騎乘性能:
此款Tycoon CA具有幾乎同Kraftwerk Moonraker相當優異的騎乘性能,只不過因車身略重,故而在爬坡性能方面評分略低,但由 於所選用的Rock Shox SID避震器頗為敏銳,因此在舒適性上猶勝一等。
結論:
優異的車身構造、高級加工的主車架、 頂級的組件—由此看來其售價乃物有所值。

 

基本資料介紹
價格:6490馬克/5290馬克(車架與前叉)
重量:11.9公斤(不含腳踏)
車架材質:碳纖(耐久性塑膠)/鋁
尺寸/測試尺寸:M、L
後叉系統:單連槓
變速器:Shimano XT
避震前叉:Headshok SuperFatty D.
後避震器:Fox Air Vanilla Float
剎車器:Promax PX-2
座墊:Coda 1000M
腳踏:Coda 900M
輪胎:IRC Mythos 1.95K
輪圈:Mavic X-222

基本資料介紹
價格:約9000馬克/4390馬克(車架與前叉)
重量:12公斤(不含腳踏)
車架材質:碳纖(熱塑性塑料)
尺寸/測試尺寸:M、L
後叉系統:單連槓
變速器:Shimano XTR
避震前叉:Noleen Crosslink CS
後避震器:Noleen
剎車器:Avid Arch Rival
座墊:Selle Italia Flite
腳踏:—
輪胎:Syncros
輪圈:Spinergy Spox

基本資料介紹
價格:5499馬克/2999馬克(車架)
重量:12.3公斤(不含腳踏)
車架材質:碳纖(耐久性塑料)
尺寸/測試尺寸:48公分
後叉系統:單連槓
變速器:Shimano XT
避震前叉:Rock Shox SID XC
後避震器:Rock Shox SID
剎車器:Shimano XT
座墊:Selle Italia XO
腳踏:Shimano 545
輪胎:Michelin Wildgripper
輪圈:Mavic X-221

Votec C9 Light Kraftwerk Moonraker Scott Intoxica Team

此款試圖挑戰Cannondale Raven車款的德國車在其對手之前一點都不需有自卑感。
車架:
極其強固但輕巧,加工精美的車架搭 配軸承結實的車身後部,避震衝程甚長。不過車身後部呈現遞減的動力性能則是缺失。 配備了剛性十足的輕量雙叉橋前叉及彈力器式避震器。
配備:
其Sachs旋把式變速器作動不如Shimano 的Rapidfire精確。其他超高級的功能性組件則有Shimano的XTR系列剎車和Mavic的Crossmax車 輪。
騎乘性能:
前後均甚長的避震衝程提供了騎 乘舒適性。但在偏軟的避震調校情況下,立姿騎行時,車身後部卻會現嚴重下沈的現象。 由於車架結構剛性甚佳,此款Votec具有精確且中性的操控特性,在單線隘道的表現頗為 完美。
結論:
德國的高水準之佳作。在測試時,極 具剛性的車架於單線隘道上完全展現了其優點。但避震器作動效果略顯不適當。

樸實高雅的線條,渾圓勁滑,完美的完工修飾─此款Moonraker為Kraftwerk這家德國市 場中新崛起的新秀打響了名號!
車架:
極為輕巧且造型高雅的主車架,有極 佳的剛性及甚為出色的加工。結構頗為結實的車身後部也具有優異的動力學設計,加上 甚長的避震衝程,都使此車在任何使用領域中可奪得頂級車架的評價。但如能改換上更 為敏銳的SID避震器,將可獲得最高評分。
配備:
組件清單便已顯示出其出色處:全套 Shimano XT系列組件、Crossmax車輪、IRC-Mythos輪胎—足敷運動型車迷所需。
騎乘性能:
此款Moonraker展現了極出色的全 能車品質。完美的車身剛性、優異的操控性及頗輕的重量,都使其成為越野秘密武器。
結論:
輕巧且功能齊全的車架簡潔俐落,並 配備了超級組件—以任何標準來測試評比,都應可獲得最高分。

早在兩年前,Scott就已預告了此款頂級碳纖車Intoxica,如今終於問世了。
車架:
相對較重、偏軟的車架結構,但主車 架極具剛性。連桿轉點的位置和避震連動性對於越野用途都具有完美、成熟的動力結構, 但用於自由騎方面則避震衝程略嫌不足。
特色:
坐姿角度及避震衝程都可自行調校。
配備:
以Shimano XT及LX系列組件所做的功能性組合,加上具良好制動能力的Avid剎車系 統。
騎乘性能:
呈跑車式伸展的坐姿,較長的輪 距及強固的主車架都賦予此車甚高的騎乘安定性及循跡穩定性。不過在高速騎行時,偏 軟的主車架及彈性十足的座桿的確可感受到一股柔軟感。
結論:
獨特的設計及全新的創意。高效率的 車架,但車身後部極為軟調,美中不足之處是太重了。

基本資料介紹
價格:8499馬克/3099馬克(車架)
重量:11.2公斤(不含腳踏)
車架材質:碳纖(耐久性塑料)
尺寸/測試尺寸:50公分
後叉系統:單連槓
變速器:Sachs Plasma
避震前叉:Votec GS 4
後避震器:Cane Creek AD-10
剎車器:Shimano XTR
座墊:Selle Italia Flite
腳踏:Wellgo WPD800 Clickp.
輪胎:Michelin Wildgripper
輪圈:Mavic Crossmax

基本資料介紹
價格:6698馬克/3348馬克(車架)
重量:11公斤(不含腳踏)
車架材質:碳纖(耐久性塑料)
尺寸/測試尺寸:S/M/L
後叉系統:單連槓
變速器:Shimano XT
避震前叉:Rock Shox SID XC
後避震器:Cane Creek AD-10
剎車器:Shimano XT
座墊:Selle Italia Flite
腳踏:—
輪胎:IRC Mythos 2.1K
輪圈:Mavic Crossmax

基本資料介紹
價格:4999馬克/3999馬克(車架)
重量:12.9公斤(不含腳踏)
車架材質:碳纖(耐久性塑料)
尺寸/測試尺寸:S/M/L/XL
後叉系統:單連槓
變速器:Shimano XT
避震前叉:Rock Sox Judy C
後避震器:Rock Shox SID
剎車器:Avid Arch Rival 40
座墊:Scott Race
腳踏:Scott Tuned Clipless
輪胎:Tioga Factory XC Slick
輪圈:Mavic X-138

所有車廠都在他們的碳纖車款上配備維修簡易的單連桿系統:

歷經多年考驗:Cannondale車款上結實的軸承位於中鏈盤高度處。

美中不足的動力學設計:由於支撐效果遞減,此款Votec的車身後部在立姿 騎乘時會有下沈現象。

巧妙無比:為了改善越野性能,Scott將此車轉點前移。

偏好碳纖:此款K2車包括連桿都是碳纖材質的。美國佬在其上使用一個滑動 軸承做為轉點。

同輩楷模:Kraftwerk Moonraker車款上傑出的動力學設計及強固的連桿軸承結構。

無可挑剔:Steppenwolf靠優異的動力學結構及靈敏的SID避震器致勝。

摘譯自德國bike雜誌1998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