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Shimano與Campagnolo的全新產品耐用、耐看,還是Exus、Time與Look 較出色?以下為20款市區用踏板的測試評比結果。 圖、文◎編譯小組 有關於「它」在自行車運動中的必要性已無須再強調,該強調的應是其適當的名稱:卡嗒式踏板嗎? 這聽起來太過擬聲化,對功能的表達不足。安全踏板?以前是這麼叫,那是仿 照滑雪拉帶而來。不過其早期的一些結構設計卻絕對與安全性無關。系統式踏 板?不錯,可能蠻貼切的。「系統」這個字說明了鞋子、鞋底板及踏板必須能 互相搭配,且這個字眼聽起來也較具技術性、較新潮。 匠心巧思的系統式踏板 有關「系統式踏板」的研製要求,自10幾年前Bernard Hinault首度長途騎行時在腳上綁帶子以來,並未有過重大改變。 其要求是始於生物機制:鞋子必須穩固地踏在踏板上,才能適當傳達踩踏力道。 此時只容許兩側有活動空間。 對大多數人而言,腳跟在循環踩踏時會出現極微幅的內外移動─因為關節並 非一組門窗用的絞鏈,假如此一動作受阻,便可能造成疼痛。此外,這種側面 的小幅活動空間也可在鞋底安裝不夠精確時,提供足部較舒適的姿勢。至於腳 跟部位的活動空間,雖須頗為費力才能獲得,但其伴隨的益處卻甚為有限。 由踏板軸心至鞋跟連成的踏板高度,也對其生物機能品質有所影響:愈小愈 好。假如踏板軸由大腳趾根部關節中央部位通過─這是一個極不舒適的姿勢─ 則踩踏圓周的上下死點便會獲得最佳的利用。但踏板軸承、容置機制及鞋底板 是決定踏板軸心至鞋跟距離的要素;在Look公司的產品上,此一距離超過2公 分。 首批售價低於Look 系統踏板甚多的是Time公司的產品。在其產品上,鞋底板在整個系統中是緊扣於踏板軸的前後, 而非位於其上方。其好處是:距離縮為13公釐。如有人想更換為此類系統,就得 大幅變更其坐姿了。 穩固性來自超強的彈簧拉力 再來談談踏板的人體工學面吧!在實際使用時,操作舒適性也同樣重要。究 竟踩扣踏板有多簡單,鬆脫又有多簡單?以及如果有必要,是否要一直踩在踏板 上?如在快速衝刺之時無意中鬆脫了踏板,將會造成一場悲劇。 要讓雙腳穩固地扣搭在踏板上有兩個方法:其一是超強的彈簧拉力,即使是 在甚小的鬆脫角度也可產生牢靠的抓持功能。經驗顯示,久經訓練的運動員在 踏板出現較小的鬆脫角度時,可調整出至少達15牛頓/米的抗力,而能穩固地 使雙腳留在踏板上。 受測產品中,Shimano、 Look及Campagnolo的踏板作動都需要較大的力道,不過不需太大的轉動(依應力及鞋 底板之不同而有差異)。如在彈簧應力甚大的情況下,要從此類踏板上鬆脫, 便需要有較強的小腿力量,因此,如不小心作動,根本無法鬆脫踏板。 鬆脫角度大較省力 至於另一個穩固扣搭於踏板上的方法則牽涉到鬆脫的角度:如角度較大,則 所需的支撐力量較小。此一方法的最佳範例便是Speedplay的產品。由於具有極 小的彈簧應力和較大的鬆脫角度,車手的雙腳可甚穩固地置於此款小踏板上, 另外,Time及Power的產品也採用了這個作法。 一些需要有甚大彈力或甚長衝程的踏板都不適合運動型車迷及賽車手選用, 女性選用較易鬆脫的踏板較佳,而學生或穩定性不高的入門客層選用此類產品也較 易操控。 在此一層級中包括了Look公司的休閒踏板、Tecora的產品及秀氣的Bebop踏 板。 需考量踏板在停駐時的磨損情況 賽車踏板不同於登山車踏板,更不適用於疾馳用途。如果車迷們在連續出現的 較短路段中,不斷地以雙腳在地面上划行的話,就該考慮選用登山車用踏板及具有 刻紋的合適鞋組,不過這類替代品的重大缺點則是相當程度的重量增加及怪異的外 觀,而其優點則是兩面均可扣搭使用且價格常較低廉。此次受測的某些踏板可明顯 看出是來自於越野領域,此類產品跨入市區用途領域也未必能成功。 在純種的賽車用踏板中,大致可分為兩個等級族群,首先是Look、Speedplay、 Bebop或Shimano 的踏板,尚容許扣搭時的小幅度偏差;而Time、Campagnolo 或Power等公司的踏板則最好選用其專用鞋為佳。 在穿著賽車用鞋上路時,不僅其安全感是重要考慮要素,其伴隨而生 的磨損也須留意,此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購買Look款式類型的踏 板(如Look、Exus E-7、Tecora及部分Campagnolo與Time的產品),每 年的維修保養費用可能只要50馬克,此類產品的踏板鼻部較有問題,可能在停 車等紅燈時觸及地面,如果騎用頻率高的話,後緣部分也有可能出問題,在短 距離衝刺時可能摔車(Time及Campagnolo的產品在此處是以金屬材質製造)。而 Time的產品前鼻部分並無剎車功能,其磨損情況在安全因素的考量也較不需擔心。 Shimano的附掣動器鐵條片頗具巧思 迷你踏面的踏板且價格具競爭力是在此次測試中台灣產品的特色,搭配登山 車專用鞋的功能表現便較佳,因此也較不會造成磨損的問題。Shimano在這方面 提供了一個小巧思:在踏板末端加裝一個附塑膠掣動器的鐵條片,使車手無論 將腳放在路面上或踏板上的停駐感都較佳。而其以往的產品則只適用於騎行狀 態時,因此其磨擦情況不會妨礙到踏板的功能。其原來的面板是以鋼材製成。 Dura-Ace的軸承佳但結構複雜 粗魯的施力、污物與潮濕長期下來都會使踏板軸承故障,優異的軸承必須要 大尺寸、精度高且密閉良好。如果軸承壞了,自然就得更換。由上述條件來看, 此次受測的滑動軸承產品是不夠完美。車迷們必須盡心保養才能使它們作動柔 順靜肅。 一個好軸承多半有相當的高度及重量,此情況在Look及Time的產品上尤其 明顯,Campagnolo則採用昂貴的鈦金屬軸心,排除了重量上的問題。Shimano的 Dura-Ace踏板之軸承雖佳,但結構卻過於複雜,因此業餘玩家最好不要自行拆卸。 各具特色各有所長 視用途與個人需求選購 測試結果發現,沒有任何一種踏板系統是全能的,也沒有一款產品能迎合所 有車迷的口味。但卻有許多頂尖的車手表示:Shimano的Dura-Ace踏板評價名列 前茅─如不計較被迫更換鞋子的困惱。其產品在結構高度及靜態性能方面表現 出色,在重量、軸承及動態表現上也甚佳。這些方面都是Campagnolo的新產品所 望塵莫及的。 在動態表現上,Time及Look公司的比賽型產品則為上選,但如談到重量就 有些遜色了。而Speedplay的輕量化踏板則具有絕對的舒適性。如將價格納入考 量範圍,顯然品質優異的踏板都不很便宜。因此,在支出的考慮下,較划算的 選擇可能是放棄鈦金屬軸心產品或從Time、Look、Shimano、Campagnolo及 Speedplay的較低價款式中進行選擇了。 保守型及模仿型 一項構想,多項變化。Look公司十多年前引發了有關系統式踏板的風潮且 一直全心致力於此。其擁有大面積塑膠面板的特點,使車手在快速扣搭踏板時 極為精確且可提供穩定的感覺。 按照面板不同,腳部可在踏板上做微幅的轉動,像Look公司的頂級款式,其 轉動角度甚至可進行調整。Look的PP137及PP296等兩款產品及稍為遜色的Tecora 產品都有極為強固的軸承。而Exus E7-Kopie則不僅甚重,且軸承也較粗陋。 只要是新的踏板,其實對傳統型車迷而言,任何一款腳踏都適用。此種系統 性踏板的問題在於面板的磨耗。至於輕量化狂熱型車迷則以選擇Exus以外的產 品為佳。 有益膝部的產品 Time的踏板提供了腳跟活動的空間。其Challenge及Equipe Pro等兩款踏板的握持功能也讓腳部在踏板上的姿勢可做小 幅度的改變。側移3公釐及向內、外轉動幾度的設計,就已可讓許多膝部曾受過 傷的車迷減輕痛楚。相形之下,其他對手產品在轉動角度上就遜色了許多。 Time這二款踏板的其他優點尚包括其強固的軸承及符合人體需求的平坦結構 設計。不過初入門的車迷們採用此款比賽用踏板可能會頗感受罪:其扣搭方式 不甚理想,踩在腳跟部置有銅塊的面板上也不很舒服。此外Time踏板的面板前 半部不像過去的金屬材質,而是以塑膠代替,因此在行進及遇紅綠燈停車時, 其磨損甚大。 Shimano新世代產品 Shimano現行的Ultegra及Dura-Ace系列市區用腳踏已完全脫離既有的自行車 踏板模式。其作法並非減輕重量,而是以腳部在踏板上取得更佳置放空間為主 要目標,如能正確組裝,其前一代產品表現也頗令人滿意。不過在新款產品上, 鞋底板與踏板的接觸面上會呈現輕微的磨擦。而前一代產品上很出色的扣搭簡 易特性則似乎有些喪失了。 但是新產品的腳部置放穩固性、本體較低的高度及結實的結構都是其優點,或許這些特色也消除了許多賽車手對 Shimano SPD踏板的排斥吧! Ultegra和貴了100馬克的Dura-Ace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所配備的軸承: Ultegra踏板採用眾所皆知的雙滾球軸承,而頂級的Dura-Ace踏板則配備了更細膩的 套件,可使其高度更為縮減並節省更多重量。 此外,頂級款式上偶爾會出現的面板搖動現象,也利用一顆小螺絲將其固定 了。因此在測試時,兩款踏板都未有搖動現象。此外,另有一款具有不同腳跟 活動空間的踏板可供選用。但須注意:此款踏板須搭配附有「SPD-R」鞋跟的新 型鞋款! Campagnolo自製產品 和目前Campagnolo供售的Look系列踏板相比,全新的PRO-Fit踏板有明顯減 重情形。而受測的Record系列頂級版本由於配備了鈦金屬軸心,重量甚至比 Shimano的Dura-Ace還要輕一些,其面板也可適用Look系列的鞋跟部,但兩者卻 有其甚大的差異處:前者的後側並未採用塑膠邊緣,而是配備了一個銅塊。此 舉使其更輕也更精確,且腳部放置在踏 板上頗為平穩,只要面板不太舊即可,但如為塑膠製品,其 鼻端磨損時,便可能傷及板緣部位。 如有車迷鐘情此款Look系列踏板,但又希望能更輕一點的話,或許改買 Campagnolo的頂級產品會更佳。 美國製迷你型產品 此次測試評比中的真正異類來自美國。Bebop及Speedplay兩家公司都提供了 迷你踏板受測,其共同點在於極輕的重量、極低的高度、腳跟部可微幅轉動及 兩面均可扣搭。兩款踏板都可藉腳跟的旋轉讓足部鬆脫,無需花費很大的力氣。 尤其Bebop的產品,鬆脫時所需的轉動更比Speedplay的X1系列要小很多。兩者也 都可輕易扣搭住鞋底。不過這方面也正是Speedplay踏板的主要弱點:只要少許 的沙粒便可能卡住鞋底板內的彈簧,造成扣搭困難,不過沒有其他產品的扣搭 流程比其更輕巧的了! 來自法國的新型踏板 Look和Time—比賽用踏板領域中經驗最老道的供應商,此次也提供了二款 休閒用踏板受測。 不過除了品質絕佳的軸承外,此二款踏板與其比賽型款式並無相同處。Look CR2是沿用了其自製的一般自行車用踏板的功能機制。如裝置在比賽用鞋上,其 銅製鞋底板在騎行時似乎不甚適用。但若裝用於一般自行車鞋或休閒鞋上,卻 會更為舒適輕鬆。 鞋底板轉90度即可讓雙腳在踏板上獲得不同的活動空間。Time的Mid踏板似 乎也較適合此類鞋款。不論扣上或鬆脫都很舒適且極易適應,可惜其塑膠底板 在粗糙的路面騎行時易產生嚴重磨損。兩款產品都不輕,但卻十分堅固。如配 上合適的鞋款,對休閒車迷是甚佳選擇,不過,果真如此,何不選用一般自行車 用踏板呢? 槓桿式踏板 將近1.5磅的重量,使此款踏板的人體工學機制受到了壓縮:Power的此款踏 板只能在踩踏方向時轉動,回踩時即會立刻鎖住。幸好有此一特別空轉裝置, 使其踩踏功能更具效益,因為在踩踏拉引階段中,原本鎖死的鞋跟會使踏板曲 柄的槓桿力臂伸長。已有一些職業車手們試騎此款踏板,但其結果尚未出爐。 和一般踏板相比,此款踏板真是太大了。 來自台灣的密緻堅固踏板 Wellgo與VP這兩家台灣廠商所推出的堅固型低價踏板是由不同的供應商經銷。 此次測試中,共推出了Cult、Exus、Point、VP及WCW等幾個款式受測。其扣 搭機制是源自於各廠的登山車踏板技術。如穿著登山車鞋,從側面可將鞋跟由踏 板本體上鬆脫,但是如穿著無凹紋的市區車鞋,踩在踏板上會有略為搖晃之感。 在實際使用時,扣搭系統的彈簧應力造成的鞋跟間隙可靠性也令人困擾:常 做衝刺競速的運動型車迷較偏好較強的扣持力量,就得利用鞋跟較小的平衡動 作,以對抗較強的彈簧力道。由原來的側向活動位置轉變到由踏板上鬆脫的姿 勢似乎未有明顯的差異。 具有頗類似上述踏板形狀的則是高雅且輕量化的Ritchey踏板,雖配備了甚佳
的軸承,也有光滑的表面,卻仍無法彌補其在鬆脫性能及踩踏穩定性方面的弱
點。此外,此款產品也極易生銹,此款Ritchey產品是道地的比賽用踏板─唯須搭
配登山車鞋。
摘譯自德國TOUR雜誌1998年10月號 20款踏板測試評比 1)可能出現太易鬆脫的情形 2)停駐時面板易磨損 3)為特殊腳踏,很難作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