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成明 最近在大陸自行車業「生產許可證」逐漸受到重視與討論。中國自行車業目前整車生產企業正式在行業 管理機構註冊且納入統計的有400餘家,其中通過`98~`99年驗收、拿到國家技術 監督局頒發許可證「大證」的企業有249家。 像天津地區自行車組裝企業常年維持經營的有200~300家,市場形勢轉好時可 達400家,其中持有國家技術監督局核發「大證」企業有56家;通過IS0 9001認證1家,正在申請IS0 9001認證2家,持有天津市技術監督局核發生產許可證「小證」 (即臨時證)的有200餘家。 對自行車的品質缺乏重視與概念 自行車業實行許可證已有10餘年,導致目前的這個現狀是行業本身特點造 成的;自行車是中國目前最普遍最常使用的基本交通工具,生產歷史已有半個 世紀之久,產品本身品質問題導致人身嚴重傷亡事故的情形確有發生,但與其 他關係到人身安全的民用消費品因質量造成人身傷害的情形相比,既不十分嚴 重又不十分普遍,而沒有達到足夠引起人們重視的程度;且有些事故確因使用 或維護不當、超功能使用,加上零件造價越來越低廉,便於維修更換,騎行速 度並不快等等,所以上至國家品質有關管理機構下至使用者,對自行車的品質 要求並未到嚴抓嚴管的地步。 大多經銷商只要有利可圖,不問你是否有生產許可證,都可經銷,只有個別 大城市中的個別大商場才嚴格執行自行車銷售證照制,而能讓少數大商場銷售 的自行車多出自較有實力的大企業,多數中小企業並不願進大商場銷售。 從自行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分析:大陸全國每年有大約2000~3000萬輛的需 求量,而這其中約有近二分之一的購買者為適齡大、中、小學生、中專、技校 學生和剛剛參加工作的年青人。「新、奇、帥」是刺激他們購買行為、購買欲 望的主因。而品質、實用性並非其首要考慮因素,他們大多涉世不深,對自行 車品質優劣知之甚少,只看款式、花色品種和價格,更別說了解什麼生產許可 證了。 另外近二分之一的購車人群是成年人,更新自行車是其主要購買動機。因 為舊車漸漸失去原有功能,不好騎,他們對自行車有一定知識,但礙於經濟形 勢現狀,買1000元人民幣以上的自行車與買200~300元的自行車在普通騎行和代 步功能上沒有什麼「天壤之別」,所以大多抱著「能騎就行」的態度。 另外,隨著電動助力、助力和摩托、輕摩的不斷普及加上高檔自行車易被盜 等種種現實,部分有經濟實力的消費者往往做出如下選擇:或購買助力、輕摩 或購買價格低廉、能騎就行的低價位車。同樣,購買時有無生產許可證根本就沒 列入考量範圍。 近幾年的消費熱點主要集中在民用住宅商品、私人轎車、成套家用電器、 摩托車、輕騎等,上述產品價值動輒上萬,其中出現的任何品質問題都可使 消費者蒙受較大經濟損失和危及人身生命安全的事故。各種品質投訴近年來不斷 增加,據中消協及天津地方消協統計,上述商品是消費者投訴中名列前茅的熱 點。品質問題層出不窮,而價格不過幾百元的老三大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 幾乎到了不足掛齒的地步。 有證無證一樣賣、沒有大證用小證 計劃經濟下形成的體制、生產與經營的長期不協調,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有 權界線不分明,地方上嚴重的保護主義是造成行業生產技術管理機構一呼而得 不到商業管理部門呼應的主因,綜合治理力度較差是影響生產許可證的另一個 因素。原機構設置-國內貿易部、輕工業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強經改革後成 為國內貿易局、國家輕工業局、國家技術監督局,但是仍沒能將各自管理職權 範圍良好協調配合,基本上是各行各的文,各立各的法,互不相干,互不呼應 配合,有時甚至職能重疊,發生矛盾,導致下面各生產廠家的管理機構推行生 產許可證制並沒有得到商業管理部門、政府職能管理部門,如工商、稅務、法 律、公安等的密切良好配合和一致行動,造成了「有證無證一樣賣、一樣生產, 借證生產、合用證生產、沒有大證用小證、乾脆不用證,只要能給地方政府創 收地區經濟帶來收益就可以幹」的局面。 生產企業對發證的看法: 大型知名企業感覺自己有了「大證」同那些沒有「大證」的小企業一樣,沒 有增加競爭優勢,反倒是我賣我的市場,他賣他的市場,價位不同各有各的道, 我進大商場、大城市,他照樣進他的中、小商場與賣店、中小城市。 領有生產許可證的中、小企業表示,與自己規格相當卻沒有證的中、小企業, 照樣生產或用小證(臨時地方證)或借證生產或根本不用證,也沒什麼兩樣。 最煩惱的莫過於驗證過程的複雜,人員所付出的精力對企業規模而言,包括有 擔負不起的各種費用支出、檢查、購置檢具費用增添的負擔,因此企業怨言頗 多。 接受驗證的企業普遍反映,從生產技術角度上,自行車企業「大而全」已極 少,「覆蓋全車的大而全」根本不存在。因組裝本身關係到騎行人身安全,通過 驗收的大項重點包括:車架前叉組合沖擊試驗、車把組合扭力試驗、座墊與座 桿的緊實。零配件企業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完善建立,應從零配件抓起,要查根 本,應做到「限小」,限制生產技術手段與條件簡陋的小零配件生產;查 「大」,幫助大型有一定實力的零配件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才能從根本上全面解 決好自行車裝車質量,也可使許可證制度更趨完美。 綜上所述,對於自行車生產許可證的嚴重要求與重視,考量目前大陸整體經 濟氣候、體制、綜合等因素,只能要求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約束, 進而達到逐步完善建立;真正要落實具備統一的、權威性、嚴肅性、必要性的 許可證制度,仍需一段漫長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