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馬克到1999馬克 的競賽用高級前叉
高檔避震前叉大車拼 |
 |
這九款受測高級避震前叉的特色:1.最適合輕量車及競賽車 2.緩衝行程:30-107mm 3.重量:1155-1964公克
圖、文◎編譯小組
你已經花光了年終獎金與壓歲錢 了嗎?真可惜!我們正要為各位車友介紹九款高級且優質的避震前叉。這些前叉是專為雙曲道競賽跑道上的狂熱選手打造的。
小巧的DF 雙肩式比賽用前叉裝配在纖細的鋼製前避震車上,呈現出良好的視覺效果,其在計量器及試驗台上受測的成績表現也相當輝煌:僅重1155公克而硬度也高,它將成為Rock Shox公司輕量化前叉的競爭對手。
這些前叉也受到一般的限制,就是要滿足輕量自行車和瘦小選手的需要。不論是SID、XC Carbon 或Z2 Super Fly,事實上都不適合 經年累月一直使用在旅行車上。GS4 Air以前接受試驗時,機構是油壓避震筒,但裝配在純粹的氣壓避震車上時,動作十分野性。用氣壓避震器的話,重量至少可減輕270公克,但硬度不受影響。
Cannondale也同樣地採取特殊的做法,並獲致成功:超硬的Headshok前叉配備四個針狀軸承並設定規格標準;確定今後將適用於Cannondale,Bergwerk和(`98年的)B 1車。
BERGMAN PJ OVER |

|
價格:1448馬克
技術:結合鋼質彈簧及彈性體,內部牽引式,氣壓式避震器。
特色:鋁質管材,可搭配碟剎(再加150馬克),緩衝行程從55到100mm,並且可調整。 |
測試結果 |
重量:1590公克 評價:+
彈力: 評價:+
到80mm的緩衝行程為止,BERGMAN的表現很好,超過80mm就變得太過靈敏(有點太早反應),尤其是彈性體避震器。 |
避震:
緩衝行程中的避震力道稍嫌弱了些,比不上油壓式避震前叉的靈敏反應。 |
硬度: 評價:+
操縱精確性: 18.9Nm/°
最大限度:14.2N/mm
碟剎: 6.3°
重量輕,緩衝行程大,價格很划算。 |
適用範圍 |
為一款高級的前叉,重量輕、硬度夠、緩衝行程也大。美中不足的是,較弱的避震緩衝力道是高速自行車騎士必須忍受與克服的缺點。
值得推薦 |
CANNONDALE SUPER FATTY SL |

|
價格:1448馬克
技術:結合鋼質彈簧及彈性體,內部牽引式,氣壓式避震器。
特色:鋁質管材,可搭配碟剎(再加150馬克),緩衝行程從55到100mm,並且可調整。 |
測試結果 |
重量: 1545公克 評價:+
彈力: 評價:+
典型的氣壓式裝置: 具很強的爆發力,然後是一大段直線區,反應有些過早。 |
避震: 評價:+
明顯可看出此款前叉的避震力道極佳且足夠,但專業的騎士應尋找重量更輕的產品。 |
硬度: 評價:++
操縱精確性: 38.5Nm/°
最大限度: 28.0N/mm 碟剎: 3.1°
無與倫比的測定值與極高的精密度是Cannondale所獲得的讚賞。 |
適用範圍 |
這支輕量超硬的Cannondale 前叉在單一車道追逐賽及賽車場上的表現十分完美,可惜只能適用於少數車架。
非常值得推薦 |
DF RACING TRIPL CROSS 70 |

|
價格: 1199馬克
技術:結合鋼質彈簧及彈性體,內部牽引式,無避震器裝置。
特色:鋁質管材,可搭配碟剎(再加100馬克)。 |
測試結果 |
重量:1155公克 評價:++
彈力: 評價:0
開始時它很靈敏,其後很快會變得較漸進式,因此騎士不需要使用到全部的緩衝行程。 |
避震: 評價:0
在激烈的跑道上,這支三肩式的前叉作動相當早,因為沒有避震器可控制其漸進式的彈力。 |
硬度: 評價:+
操縱精確性: 23.1Nm/°
最大限度: 16.3N/mm
碟剎: 5.2°
超輕且超硬DF Racing可以用事實證明。 |
適用範圍 |
由此款前叉的技術數據顯示可知,這是一款非常適合刻苦耐勞的運動型騎士的前叉,因為DF沒有避震作用,因此騎乘的感覺不甚舒適。
有限度地推薦 |
MANITOU SX CARBON |
 |
價格:1399馬克
技術:結合鈦質彈簧及彈性體,外部牽引式,開放式油浴避震器,緩衝行程及緩衝程度可由外部調整。
特色:鋁質管材,碳纖煞車輔助器,潤滑套。 |
測試結果 |
重量:1322公克 評價:++
彈力: 評價:+
柔軟的彈力頗受好評,但是彈性體很快就會擋住震盪。基於其特性,此款前叉最受賽車手的歡迎。
|
避震: 評價:+
被公認確實很卓越,但是運作與彈力裝置不甚協調。 |
硬度: 評價:0
操縱精確性: 12.1Nm/°
最大限度: 11.2N/mm 碟剎:無
以各個觀點來看都相當柔弱-只有較輕的賽車選手才適用。 |
適用範圍 |
它比SID輕的原因在於不使用氣壓式緩衝軟墊,但它有硬度不足的問題,對於八十公斤以下的馬拉松賽選手而言,感覺不出、影響很小,是不錯的選擇。
值得推薦 |
MARZOCCHI Z2 SUPER FLY |
 |
價格:1399馬克
技術:氣壓彈簧,開放式油浴避震器。緩衝行程可由外部調整(在肩蓋架下方)。
特色:鋁質管材,碳纖剎車輔助器,潤滑套筒。 |
測試結果 |
重量:1444公克 評價:++
彈力: 評價:+
對於一支氣壓彈簧的前叉而言,它顯得很靈敏,但漸進式作動較緩慢,因此全部的緩衝行程都會被使用到。 |
避震: 評價:+
在路面上的表現受到肯定,配備於輕量車上使用感覺舒適,但不適用於高速行駛上。 |
硬度: 評價:-
操縱精確性: 10.5Nm/°
最大限度: 13.5N/mm 碟剎:無
由於硬度差,只有重量輕的選手才能適用。 |
適用範圍 |
Marzocchis 輕量前叉的彈力及避震器確實可協調運作,使用感覺舒適。但在堅硬的路面上,卻過於柔軟,因此建議只適用於輕量的自行車上。
值得推薦 |
NOLEEN CROSS-LINK CARBON PRO S |
 |
價格:1990馬克
技術: 鋼質彈簧,外部牽引式,封閉式避震裝置。緩衝行程可由外部調整,緩衝行程由電子控制。
特色:平行四邊形構造,鋁質管材。 |
測試結果 |
重量:1749公克 評價:0
彈力: 評價:++
表現靈敏,提供相當多的有效緩衝行程,最終仍能提供足夠的保護,非常適合運動型的長途騎乘車友。 |
避震: 評價:++
在一般狀況下,緩衝效果極佳;在緊急時,Smart Shock可有效緩衝震動的力道。 |
硬度: 評價:+
操縱精確性: 17.6Nm/°
最大限度: 24.7N/mm 碟剎:無
只有操縱精確性比中價位(800-1000馬克)的優質前叉稍微差一些。 |
適用範圍 |
平行四邊型的前叉及高科技的訴求被公認相當優良,與頗受好評的中價位優秀前叉相比,差異不大,但價格卻昂貴許多。
值得推薦 |
Mountain Bike 推薦↓
ROCK SHOX SID XC |
 |
價格:1499 馬克
技術: 氣壓彈簧及調整特性曲線的逆彈簧,封閉式避震裝置。緩衝行程及緩衝程度可由外部調整。
特色:鋁質管材,可搭配碟剎。 |
測試結果 |
重量:1349公克 評價:++
彈力: 評價:++
硬度值得信賴,有效緩衝行程也大,特性曲線助其實現了與眾不同的宿願。 |
避震: 評價:++
使用兩個可調整的避震匣,突顯SID概念前叉的卓越舒適感。 |
硬度: 評價:0
操縱精確性: 19.9Nm/°
最大限度: 9.7N/mm 碟剎: 6.0°
輕量的極限:受限於半月形剎車固定架。 |
適用範圍 |
SID有新型的輕量管材,而且經常處於業界的領先地位,從`98年到`99年,它很明顯地維持了使用的便利性。
相當值得推薦 |
SUNN OBSYS CARBON |
 |
價格:1239 馬克
技術: 氣壓彈簧,開放式油浴避震裝置。特色:鋁質管材,碳纖緩衝管材,可搭配碟剎(再加160 馬克)。 |
測試結果 |
重量:1417公克 評價:++
彈力: 評價:-
Sunn 實現了極小化計劃:如此短的緩衝行程使它只能適用於車架堅硬的賽車-能贏得世界冠軍的那種車款。 |
避震: 評價:-
粗糙的避震性不僅妨礙了上半部的下沉動作,而且也使得下半部的緩衝行程變得沒有必要。 |
硬度: 評價:+
操縱精確性: 16.4Nm/°
最大限度: 19.2N/mm 碟剎:無
以這樣短的緩衝行程如何能期待良好的硬度? |
適用範圍 |
obsys不具備類似新一代前叉所擁有的特色,相對於一支太硬的前叉而言,它的舒適度很低,總之,使用此款前叉的選手將有機會成為世界冠軍。
有限度的推薦 |
VOTEC GS4 AIR OS* |
 |
價格:1649 馬克
技術:氣壓彈簧,封閉式避震裝置,緩衝行程可由外部調整。
特色:鋁質管材,可搭配碟剎(再加79 馬克),緩衝行程可調整,範圍自60mm到140mm,調整器在上方的操控部位。 |
測試結果 |
重量:1964公克 評價:0
彈力: 評價:++
緩衝反應相當靈敏,即使是很輕微的震動都能有效緩衝,加上最新設定的累進式彈力曲線創造出極大的舒適度。 |
避震: 評價 :++
藉由可選擇的油壓避震器,避震作動可經由調整而達到完美的程度,如果沒有油壓避震器的話,重量可減少270公克,如此一來將成為最輕的雙肩式Freeride前叉。 |
硬度: 評價:+
操縱精確性: 20.8Nm/°
最大限度: 13.4N/mm 碟剎: 5.8°
雙肩式加上厚管壁造就高硬度,正如堅固的外形所給人的感覺。 |
適用範圍 |
沒有油壓避震器的話,此款前叉會成為超輕、超硬又具有長緩衝行程的前叉。這是一支很棒的長途旅遊前叉,是您作高難度的Freeride表演的最佳選擇。
值得推薦 |
摘譯自德國Mountain Bike雜誌1999年2月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