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墨西哥展談墨西哥市場

逐漸走出金融風暴的墨西哥自行車業再度展現往日活力,雖然自製率高,但仍自 亞洲進口不少。目前產量約200萬輛,但隨著Brunswick和Huffy的美墨廠產量,未 來2至3年墨西哥自行車500萬輛產量是指日可期,墨國自行車產銷也將隨著外來競 爭和刺激而產生變革。

圖、文◎阮素琴


 

三種不同文化的建築集合:馬雅(前)西班牙(中間建築) 與現代(後左棟)建築聚集一處,形成有趣的畫面。

Jay Townley就Y2K和Huffy、Brunswick在美墨邊境設廠對墨西哥市場未來的影響提出他的看法。

Eduardo Flores是專業自行車經理人,曾任Bimex總經理一職,現已退休並擔任多家自行車廠顧問。

本刊總編阮素琴應墨西哥PAN AM展大會之邀,演講有關台灣自行車業的現況和未來。

Gyro是中型組裝廠,雖才成立5年,但年產量可達120,000輛,有200多個員工,其中25%為童車,實 際老闆為台灣貿易商。

南美洲雖然價格很低,但是仍然有不少台灣貿易商積極經營這個市場,過去專業自行車展非常少,大部份 自行車業都到美國Interbike西岸展、台北展和歐洲展;巴西雖 然有自行車展,但卻和機車一起展出。今年第一屆墨西哥PAN AM國際自行車展雖然是第一次,但大多數主要自行車業Mercurio 、Benotto、Turbo、Gryo、Tornel(輪胎最大工廠)等都有參展,因此,規模雖小 但還頗獲好評。明年第二屆的車展將於6月14~16日在墨國第 二大城Guadalajara舉行。

首屆墨西哥展差強人意

  當然時機也恰到好處,因為自1994年12月23日的金融風 暴後,墨西哥已漸走出陰影,自行車業也再度展現往日的活 力。由於主辦單位的組織工作做得相當好,所以大部份自行 車業人士對墨國首屆國際展都持肯定看法。雖然墨國治安給 人印象一向不好,可是展覽期間沒有聽到任何廠商產品被偷,會場上也隨時有人清理垃 圾,這是其他展會所少見的。在主辦單位用心安排下,展會 結束當天又有樂隊繞場演奏吉他、香檳招待參展廠商等餘興 節目,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台灣團聲勢浩大

這次參展廠商約有100家,除了地主國外,台灣、印度、義大利等都有不少廠商與 會,其中台灣團就有20多個攤位,也有由美國公司報名如日 馳、Soleus等廠商,所以光台灣廠商就佔了25%,確實聲勢不 小。總括參展和參觀的人數,台灣大約去了50多人,使得當 地自行車業和台灣貿易商也緊張來了這麼多家,勢必又要掀 起新的競爭局面。台灣產品在墨西哥市場已佔有一席之地, 過去主要都由貿易商在經營(輪胎廠除外),但隨著市場逐漸擴大以及美國 Huffy、Brunswick、SRAM相繼設廠所帶來的吸引力,未來零配件直 接經營這個市場也會逐漸增加。

印度產品在墨國市場也有一定的接受度,主要是以低價 取勝,尤其飛輪價格更是低得無人能抵。就整體價格而言, 印度產品在當地約比台灣低20%-40%,視產品而定。但是因為印度產品品質不穩定且發 生不少問題,就有多家廠商表示,印度價格好低好低,可是 品質問題也好大好大,尤其MTB產品最為人所詬病。已有不少家墨西哥自行車廠對印度 產品的興趣相對減少,並且轉回向台灣和大陸台商購買;不 過在修補市場上,印度佔的比重還是不少,而印度商人在此 市場往返頻繁,有些零件商甚至可以在墨國停留一、兩個月 做生意,可見印度廠商也非常積極在擴展海外市場。

墨西哥的輪胎市場頗被看好

由於輪胎在亞洲幾個國家都有反傾銷稅,所以墨西哥當 地輪胎廠都受到保護,當地的大廠如Tornel、Trademh不僅樣 式舊、曾經價格也比進口輪胎高,雖然現在當地輪胎廠也因外來競爭而調低 售價,但不少墨國自行車業仍自亞洲進口不少,也因此,這次輪胎 廠也有多家參展,包括巴西的Levorin、泰國的Vee Rubbor、台灣的順東、越南連福等都看好墨國市場。

挾著一億人口的消費潛力以及人口結構年輕化的特色, (據墨國政府今年的資料:19歲以下人口佔45.6%),自行車 業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期待未來,雖然價格低、利潤不高,但是面對去年銷售量在 200~250萬輛的市場,許多自行車廠對墨西哥自行車業仍然是躍躍欲 試,積極投入競爭行列。

1994年12月23日對墨西哥商人來說是個夢魘,不少自行 車業也因金融風暴而陷入經營困境,甚至由銀行監管(如Ozeki 、Mercurio)。據了解,當時有50%~75%的產品都賣不出去,而收到 的披索也難兌換美金再進口產品,所以從1995年到1996年,可 以說是墨國自行車業的黑暗期(註:金融風暴前1US$←→3.3peso ,而後由1US$←→4.5peso起持續貶值,`97年開始維持在1US$ ←→8.45peso到10.20peso之間)。

主要的大組車廠有8家

墨西哥主要自行車大廠約8家,組裝廠有15家,大廠集中 在Mexico city(如Benotto、Magistroni、Bimex、Ozeki等),另在 San Luis Potosi有二大廠(Mercurio、Turbo),Guadalajara有2-3 家組裝廠。主要8大家分別為Mercurio、Benotto、Turbo、 Magistroni、Bimex、Ozeki、Bicileyca(童車)、windzy等 (前windsor,已在今年4、5月間結束營業)。

據墨西哥自行車協會ANAFABI統計,其會員在1998年產量為 1,786,244輛,此尚未包括組裝廠數量,據保守估計,1998 年墨國總生產量已超過200萬輛,大部分的墨西哥自行車廠( Benotto除外)都有自製零件,如車架、前叉、車手把、座桿、輪圈、座墊、豎管 等,因為市場開放進口約在12年前,之前大多數工廠都需自 給自足,為了自主性高,就利用既有設備和現有人工,當然 自製率偏高(約35%)。但隨著市場結構的改變和成本觀念意 識提高,未來也將增加鋁合金產品(如輪圈)以及進口一些 不敷製造成本的產品。也因為大部分自行車廠都有零配件自 製力,加上自亞洲進口也不少,所以單項零件廠相對就不多,甚至萎縮中。

自行車在墨西哥的淡、旺季非常明顯,而且落差很大, 其銷售旺季在9~12月,此期間銷售量佔全年的70%~75%,同 時,9~12月出的貨要到次年1或2月才能收款,也就是旺季貨 款,要有6個月的欠款;平常1~9月出貨後,下個月就可以收 款,這種收帳方式在墨國已維持40年之久。因此,大部份工 廠在7月份開始就積極加緊生產、增人以備旺季時市場所需。

以MTB與童車為主

MTB和童車(12”~20”)是主要車種,約各佔47%,其他尚有三輪載物車、跑 車和運動車約6%。MTB最普遍的售價為800-1000披索(Ty05 量最多,其他尚有Ty20、40次之),顏色以紅、藍、黑為主 要,綠色雖有但不多,20〞童車最暢銷價在600披索,20〞以 下約400-500披索不等。(一般廠價再加45%為零售價)

由於75%以上的墨國人民都是低收入者,所以銷售以連鎖店最多 (預估有80%),因為超市和連鎖店都可以一次購足,而且常做促銷 活動,自然成為人們購買自行車的主要地點;反而自行車專賣店越來 越少(20%);另外童車也有不少在玩具店銷售(約20%~30% )。

主要連鎖店的現況

墨西哥主要的大連鎖店包括:Wal-Mart有550家店、AURRERA 有500家店,此二者屬同一集團,所以規模最大;Elektra: 500家店,全年自行車銷售量在120,000輛,其他則以電器為主; Comercial Mexicana:120家店、Gigante:120家店、Chedraui:60~70 家店、Soriana:總公司在Monterrey,約有60家店;Sears 和家樂福也都有銷售自行車,而Palacio de Hierro:10~15家店、Livepool:22家店。Bici Taoto在墨西哥也有多家分店,大批發店在墨西哥約有10家左 右(以修補市場為主);其中,最大的是位於Mexico City的Bici motas,全年銷售量在150,000~250,000輛,雖然其公司商品包含自行車和機車,但 實際上只經營自行車業務。

Group Comercial Sol,「BR」為其品牌,以前是Turbo股東之一,幾年前脫離Turbo而 自行組車,年組裝量在100,000~120,000輛,本身有12家店, 也是Mercurio與Magistroni的經銷商,全年銷售自行車可達 200,000輛,在修補市場上頗具份量,也兼賣零件。

另Ciclomate以及在Guadalajara的Rebimo和Imperio 在修補市場也都賣得不錯。整體來說,修補市場因為收款較 快,祇有30~60天左右,利潤也較高,所以每年都有成長,成 為兵家必爭之地,像前幾年在修補市場以Benotto最多,可是 Mercurio在2年半前也加入競爭行列,據他們表示,現在已超 越Benotto。其它像Magistroni、Turbo等亦涉足修補市場,所以 如以金額來說,自行車約佔68%,修補市場為32%,以數量來說則整車為 60%,AFT為40%。 

墨西哥市為自行車業重鎮

Mexico City人口有2200萬,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對自行車業也有相當的重 要性。約75%的自行車業集中墨西哥市。在墨西哥市有一條街 叫San Pablo street,雖然也是色情、販毒街,可是有超過50家自行車店在此街銷售自行車和 零配件,據了解在此街自行車銷售額即佔全國的15%左右。

據Benotto國際採購經理Kim Ledlin表示,他們在此街上的六家專賣店,銷售佔該公司全年業務的 25%;另外,由於墨國南部較窮,所以騎自行車人較多,因此墨 西哥市以南自行車銷售佔60%,以北祇佔40%。

除了自行車廠外,零件廠如Tornel(輪胎)、Alpe(座墊)、 Grupo and De Lu Bicideta、Hnos Ordonez、Flmsa(以上三家均為車架廠)、以及大經銷商( Bici motas)與大連鎖店也都群集於此,使墨西哥市成為墨國自行 車的重鎮。

治安不佳空氣污染嚴重

墨西哥市地勢較高,海拔2200公尺左右,夏季氣溫並不 是特別熱,但卻非常乾燥,也因為人口多所以社會問題和空 氣污染也特別嚴重,凡居住在墨西哥市的商人或較有錢人家 就具有非常高的危機意識,因為他們被搶、被偷已是稀鬆平 常之事,也有被綁架索高額贖金,除了雇請安全人員或保鏢 外,就靠自己小心以自保,也因為安全上考量,大部分在墨 西哥市的自行車業工廠都是鐵門高且深鎖,而且守衛也都荷 槍實彈執行任務,為的就是防止不良份子持槍進入工廠搶劫。

為了讓讀者和自行車業者能了解墨西哥自行車市場現況,筆者特訪該國十多天,希 望此報導能讓自行車業掌握更多的資訊:

Benotto在修補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Benotto:成立於1953年,現有員工400人,年產量在 220,000到350,000輛,主要零配件均進口自台灣、印度、日本 等地,也向墨西哥廠商採購。Benotto並沒有生產零配件,全 部向外購買,也因此效益和利潤反而比較好,據該公司國際 部門採購經理Kim Ledlin表示,Benotto主要進口業務大都以信用狀為主(約達 98%),當然視墨幣匯率情況而選擇付款條件。

目前擁有二條生產線,自7月份將再增設一條生產線,預 計每天可組裝2,000輛自行車。目前直接客戶有1200家,尚有 非直接客戶透過中盤來往。其中55%為自行車業務,45%為修 補市場,其修補市場的業務一直很穩定在成長,雖然近幾年 來面臨更多競爭和挑戰,Kim表示業務還是不斷增加。每天 Benotto有25部卡車配同25位業務人員送車子和產品到客戶 處,取單並收取上月貨款。該公司在去年(1998年5月)由舊 廠房(現已售出)搬至現在新廠,現代化的辦公大樓和廠房 總面積約15,000平方公尺;以前Benotto是Shimano在墨西哥修補市 場唯一經銷商,雖然墨國自行車業都指出,Benotto已不再是唯一經 銷商,不過Benotto公司人員仍堅持他們還是Shimano在墨國修 補市場的唯一經銷商。

變速器除Shimano外,Benotto也向川飛、日馳、Sachs 進口,甚至也向大陸森威(lndex)採購,由於全是向外採購零配件,加上在修補市場 上的供應量也很大,所以Benotto倉庫內不難看出有很多來自印度和台灣的產品。當然 在墨西哥當地採購的量也不少,據Kim表示,如以金額論, 約55%是來自墨西哥當地產品,45%則是進口貨品。

Magistroni全部採用Shimano變速器

Magistroni:年產量約250,000輛,其中100,000輛為24 〞和26〞車;80,000輛為16〞和20〞車;20,000輛運動車; 50,000輛12〞和14〞車。變速器全採用Shimano(以Ty05居多)。 Magistroni員工300人,該公司總經理 Fernando Mejia表示,雖然採用Shimano變速器成本較高,但是為了有別於同 業,所以反向操作,全採用Shimano,而且客人也蠻喜歡, 因此,去年Magistroni成長25%,今年到6月已成長18%。Mr.Mejia 補充道,事實上,墨西哥已有10年沒有成長,他們成長意味了別人的相對衰退。

Magistroni共有三個廠,一廠主要是組裝,旺季時有4 條生產線,以粉體塗裝為主,平均一天組裝1200輛,但平常則 維持在二條生產線。二廠在機場附近,以生產輪圈、輻條和 輻條螺母為主,同時也生產鋁合金輪圈;三廠則製造車架等 零件,目前該公司80%車架自己生產,約20%來自當地或自台 灣進口(避震前叉和車架)。其他像輪胎則60%採用當地Tornel ,40%自正新和順東(童車)進口。

這家具有30年歷史的自行車廠仍不諱言利息高是經營上 最大的問題(28%-32%),當問及如果台商有意在此設廠時, Mejia的看法是勞工和稅率是最主要的問題;此外,除了35% 的營業稅以及高利息外,安全保險費也高,所以總經理Fernando Mejia表示利潤非常有限,甚至有時低至2%-3%而已,這也是大部分自行車業無 法轉投資和做行業外投資的原因。而且又要防範被搶、被偷,因此經營上也就相當辛 苦,加上很多工人不太熱愛工作(敬業精神不夠),又有工 會加以保護,所以他們在管理上就不採多員工,而以求精求 簡為管理方針。

對於Y2K的問題,Mr. Mejia表示由於董事長的公子為電腦專家,所以他們已有萬全 準備,經營事業就要能夠自己管理,否則就乾脆賣掉。

Bimex財力最雄厚

Bimex:隸屬大集團Group Carso的Bimex已有40年的悠久歷史,由於Group Carso在墨西哥是前幾大集團,所以橫跨多種產業,像Sears 連鎖店也是該集團投資之一。也因為財力雄厚,所以在墨西哥自行車業 中,Bimex可以說是財力最好的一家,且對外進口也全以開信 用狀(L/C),就有同業開玩笑說:Bimex總經理Carlos Hajj經營自行車業其實是玩票性質,本業有賺沒賺無關緊要,其轉 投資資產利息的運作更賺錢。對此,Carlos則表示做生意不僅 要有成本觀念,也要賺錢才能給員工保障,而且更要講究信 譽與口碑,以Bimex 40年的優良基礎,他們更要努力經營,才能持續獲得客戶的信賴。

為了要有良好的體質,也為了要強化企業競爭力,所以 Bimex的車子以Painting為主,這與大部份墨西哥自行車廠採 用粉體塗裝不同,如此則可以降低成本,Carlos同時表示,這 種成本觀念和很多經營理念都來自集團的影響,也因此,他 們計劃在2000年時取得ISO 9000品保認証。

Bimex年產量約225,000輛,員工有200-230人,不過旺 季時達300人,有二個廠,廠房面積約14,000平方公尺,主要客 戶300家,該公司早期也生產機車,現祇有自行車,但平常淡 季時也生產其他產品,如電話亭板的加工。

Carlos說,5年前他們全採用Shimano,現因價格和其他 一些配合上的問題,所以目前祇有20%仍向Shimano買,其餘 均向台灣日馳進口,他說日馳在墨西哥市場積極刊登廣告,如此不僅有利促銷,同 時對銷售與形象上也大有幫助。他也強調該公司堅持不隨便更換供應商的原則,尤 其以低價前來爭取生意時,他們也不為所動。因為彼此在問題和需求上已有相當的 默契與了解。

Ozeki自製率高

Ozeki:成立於1979年,自製率高,共有三個廠,JUPI TER為其中一個廠,生產前叉、車架、手把、輪圈、漆裝; CICLO JUVENIC為另一個廠,以塑膠射出為主,如座墊、貼標等,第三廠則是進口零組件 和整車倉庫。也因為廠房分散在不同地方,使得經營上也較 不能集中管理。

年產量約170,000輛,其中女用車佔25%,BMX 20%、MTB 45%、運動車10%,今年6月底前祇有一條生產線,現已有二條生產線,市場銷售主要 以連鎖百貨或超市(佔40%)、經銷商40%以及透過玩具店銷出(佔 20%)為主。董事長 David Perez Arroyo談`94年的金融風暴表示,在`95到`96年金融風暴期間約有 75%的車子都賣不出去,所以即便現在墨西哥已走出風暴陰影,但產能已無 法恢復到`94年標準。而且因為競爭激烈,所以大家都將利潤 調低,使得大部份自行車業都無法擴廠或增資。

Bicileyca以生產童車為主

Bicileyca:主要以生產童車為主,年產量在200,000輛左 右,也有40年歷史,目前員工約160人,廠房二棟(一棟為製 造廠,另一棟為倉庫),面積共有10,000平方公尺,APACNE 為其品牌。主要市場為墨西哥當地(90%),另中南美洲約 10%。其中70%是透過玩具業售出,30%才是在自行車連鎖百貨或自行車店銷售。至於 進口則60%來自台灣和印度,據董事長Jose Carrajal表示,印度產品價格約比台灣低30%~40%,不過他們仍然對台 灣較滿意,為了競爭力,Jose希望台灣自行車業能突破印度和 大陸的低價策略。

這家以童車為主的自行車廠距離墨西哥市約300公里之 遠,開車約3個小時路程,對於美國Brunswick和Huffy將來可 能對墨西哥自行車業造成威脅,Jose認為唯一可行之道便是 出口到美國,這樣就可以達到平衡和禮尚往來。

雖然價格在墨西哥還是主要的銷售依據,但是董事長Jose 表示,其實鐵製產品已逐漸減少中,相對的鋁合金則不斷增加,在提升品質的 時勢所趨之下,未來鋁合金將取代目前鐵製自行車。

清豪在巴西和墨西哥都有很大的客戶,左二為總經理林 敏昌。

Mercurio採購經理Mr. Miguel Muro(中)拜訪台灣參展廠商,左:常昌公司吳嘉莊,右:維樂公司董 事長余彩雲小姐。

台灣參展團佔墨西哥展會的四分之一

MARWI美國總經理Joe Hunt(中)、左:黃哲堅,右:黃金堂副總經理 。 該公司積極評估在美墨邊境Tijuana設廠事宜。

Tornel是墨西哥最大輪胎廠,以卡車胎為主,也生產自行車胎。

 

巴西Levorin也想來分食墨西哥市場

 

首屆PAN AM展是在Monterrey此大樓內舉行。

Bicicletas Record成立於1959年,董事長Moises Passol表示,他們年組裝40,000輛自行車,也生產車架、輪圈等零件,員工110 人,其中60%為零件,40%為自行車。

Giant、Specialized均由當地代理商參展。

San Pablo街上約有50多家自行車店,銷售佔全國15%左右。

除非有人出入,否則鐵門總是深鎖,以防不肖份子滋事和 搶劫,所以守衛大都是荷槍實彈。

Mrs. Benotto非常感謝在Mr. Benotto往生後,全靠總經理Jesus Fares(右)和國際採購經理Kim Ledlin(左)全心經營公司,使得Benotto業績蒸蒸日上。

Benotto在去年5月才搬到現在新廠

Benotto本身不生產零件,所以全仰賴進口和向墨西哥當地採購。

Betina Benotto(右)在她父親1990年過世後,接任董事長一職,左為其母親Mrs. Benotto,現在她往返於墨西哥市和邁阿密。

員工有400人,零配件全部向外採購,也使得Benotto經營效 益比別人好。

自7月起再增設一條生產線,三條生產線計劃每天可組裝 2000輛自行車。

董事長Attio Alessi偶爾到工廠走動

Magistroni公司80%車架都是自己生產,20%來自台灣和當地。

為了要反向操作,Magistroni全採用Shimano產品。

年產量達250,000輛,旺季時有4條生產線,平均每天可組裝 1200輛。

鋁合金輪圈雖然目前祇生產10%左右,不過未來將提高鋁製產 品以配合市場走向。

Magistroni廠房一隅

 

輪圈也大都自給自足,除了MTB高檔車外,大部分均是鐵製輪圈。

Magistroni總經理Fernando Mejia的管理以求精、求簡為方針,他說經營事業要能夠自己管理,否則就乾脆 賣掉。

Bimex總經理Carlos Hajj很多管理理念和成本觀念來自集團的影響。

Bimex淡季時也生產自行車以外產品,像這種電話亭板等加工。

這種載貨用車在墨西哥很普遍,全都是黃色。

現場男女工資一樣多,但女性似乎較細心。

自製率在墨西哥自行車廠約可達到35%,從鐵材到成品均能自給自足。

Ozeki董事長David Perez Arroyo表示墨西哥自行車業在1994和1995年金融風暴時,有75%的產品賣不 出去。

Ozeki廠長Sergio Vidal是表示,自6月份起他們會再增設一條生產線。

全家福:Ozeki董事長 David和夫人(後右二)以及三個女兒。

Ozeki自製率高,就連座墊也自己生產。

雖然90%以上以墨西哥市為主,但`98年仍有300輛自行車 出口到美國,1000輛出口到智利、阿根廷和瓜地馬拉。

年生產量可達170,000輛,其中童車佔25%,BMX 20%、MTB 45%、運動車10%。

Ozeki輪圈全是鐵製,年產量可達100萬。

Bicileyca公司董事長Jose Carrajal Padilia表示,鐵製品已漸漸減少,未來鋁合金將取代。

機器有不少來自台灣,廠內算整齊,規劃也不錯。

Bicileyca年產能達200,000輛童車,其中30%透過玩具店銷出, 70%則由連鎖百貨售出。

廠長Eduard O. Moctezuma表示,他們自台灣進口輪胎都比當地輪胎便宜。

工人工資平均週薪US$60/48小時

為了趕旺季9-12月市場所需,自7月份起一般工廠都會增加工人。

市區內道路的綠化使得San Luis Potosi市內綠意盎然。


San Luis Potosi市為交通樞紐

以上自行車廠均在墨西哥市(郊),另二家Mercurio和 Turbo則在San Luis Potosi,由Mexico City到San Luis Potosi飛行時間為55分鐘,San Luis Potosi 為工業城,人口約100萬,從飛機上往下看,只見一大片黃土映入眼簾,所以也有 人說San Luis Potosi 是個醜城,但也不盡然,因為該城將先天土地貧瘠之缺點在市區內予綠 化,使得城區間還是綠意盎然,加上不少老教堂點綴其中,細看還頗具有文化氣息 的。而San Luis Potosi已有400年歷史,現在更是交通運輸樞紐,由墨西哥市到 Queretaro經San Luis Potosi到Monterrey再經由Laredo到美國,所以也有人稱此為 NAFTA之道。加上是石油和工業城,所以就業人口多,相對的搶偷就少,所以治 安也比墨西哥市好,從工廠鐵門不像墨西哥市的高且隨時扣 鎖就可看出。

Mercurio為最大的自行車廠,Alubike為其另一品牌

Mercurio:目前墨西哥最大的自行車廠,據Mercurio新 任年輕董事長Javier Noyola 表示,去年他們共生產450,000輛自行車,該公司也生產鋁合金 車架,其高檔車和車架以Alubike為品牌;另該公司與西班牙 BH相互投資,即BH投資Mercurio 51% 而Mercurio持有BH 49%股份。

從其廠房設備不難看出是大投資手筆,廠內也有12台機 器人,加上抽鐵線板也自己來,所以員工人數就有850人之 多,其中Mercurio 450人,Tylsal 120人,Alubike 80人,行政管理人員120人。

採購經理Mr. Miguel Muro表示,Mercurio車架產能可達100萬支,不過實際生產的鐵製 車架450,000支,另外修補市場的車架也大概有120,000支,至 於鋁合金車架則約祇有10%左右,Mr. Muro也補充說,像他們這樣生產MTB和跑車車架在墨西哥祇有 Mercurio這一家。至於銷售上他們不像同業大小店都賣,以致使大客戶抱怨連 連,所以他們大概祇有240家較大的直接客戶,每個月如未達 到5000輛自行車的客戶就不再供貨(Mr. Muro表示,在墨西哥約有10家大的客戶、100家中型客戶、 500家小型客戶)。

三年前Mercurio尚沒有零件的經銷業務,全部祇有自行 車,但是二年半前他們積極進攻修補市場,如今已頗有斬獲,目前 Mercurio在修補市場已佔有12%。

雖然有人質疑Mercurio去年產量不太可能達到450,000 輛,但該公司人員一再強調確實有,其中60%為MTB、40%為 BMX和童車,當然,也有 52,000輛是庫存,因為20多種車種、不同顏色,加上不同商店 不同要求,致造成庫存,希望今年庫存能降低到30,000輛,同 時產量也可以維持去年450,000的水準。

由於老董事長在今年3月因肺癌過世,現則由其子接任 董事長一職,在老董事長過世前,也曾將公司人事做一番調 整,辭退的辭退、調的調、升的升,以便其子可以不致有太 多包袱而順利接掌與管理。

Turbo作風美式積極建立品牌形象

Turbo:1984年成立,1998年搬到新廠,`98年產量達250,000 輛,今年目標為300,000輛,員工旺季時600人,淡季則300 人。有三條生產線,其中Ty40量較大。10%出口到中南美洲和 EU(如丹麥),其中中南美洲則以智利、委內瑞拉、波多黎各為主。

Turbo做風較美國式,所以對品牌和形象的建立一向不 遺餘力,從這次在Monterrey舉行的PAN AM自行車展的攤位設計,可看出該公司積極投資與塑造形象的努力,也難怪該 公司人員表示他們老闆對賺小錢沒興趣,因此,利潤至少均 在30%以上。同時他們也贊助選手、車隊,並獲MTB冠軍殊榮。

幾年前Turbo因資金不足問題,遂引進財務集團投資, 據了解,現在三位股東股權祇佔36%,新投資集團公司則佔 64%之股份。

Turbo的售價以1000~2000披索量最多,其中80%是透過連鎖百貨超市, 20%則由自行車店售出,也就是80%營業額來自自行車,20% 的銷售額來自修補市場(`98年才開始),他們自印度進口的零件也祇用在 修補市場。而Fiamme則為其修補市場上所使用的品牌。

Brunswick墨西哥一、二廠日產可達5000輛

Brunswick:墨西哥市場近一、二年成為自行車業關注的焦點之一,除 了因走過陰霾並且展現新的活力外,Brunswick、Huffy、SRAM 的設廠也是引起關注的主因。Brunswick去年銷售量約300萬輛,其中 100萬輛向亞洲進口,(60%買自大陸,40%來自台灣),其墨西哥 廠 `98 年產量也達670,000~700,000輛之多,今年因為第二棟廠房已加入生產行列,使得 原本第一廠日產能可達2500輛,現兩個廠每天預計可組裝5000 輛,所以今年Brunswick計劃其墨西哥廠產量在120萬~130萬輛。同時該公司將1999年 總銷售目標訂為350萬輛。

為了方便回銷美國,Brunswick在Ojinaga省的Balmerhea 設了一個80,000平方公尺的倉庫存放零件和組好回銷美國的車子,這裡離其工廠 路程約1個多小時。不少美國自行車業都搞不清楚為何Brunswick會選 擇在這麼偏僻的地方設廠,雖然此地也是美墨邊界,可是路程確實遙遠且 沒有飛機直飛,需要由達拉斯搭到Midland再開4個多小時的路程,確實 非常不方便。加上附近人煙稀少又有毒蛇出沒(如眼鏡蛇)當然, Brunswick也知道此地不易吸引廠商來此設廠,但祇要有台灣零件廠到 墨西哥境內設廠,也就提供他們很大的方便和競爭力了。

第二廠已完工 以24吋車為主

Brunswick墨西哥廠祇生產四種24〞和26〞的車子,共 有員工800人,兩個廠面積共有78,000平方公尺,第一個廠日產 能為2,500輛,但實際則祇有1,500輛(26〞MTB為主);第 二廠因有第一廠的經驗,所以光線、動線都比第一廠理想,預計 日產能可達2,500輛,(以24〞為主),雖然第二廠在今年二月才 完工,可是Brunswick已計劃今年二個廠可產120萬~130萬輛,比原來目 標170萬輛減少些。而Roadmaster的主要客戶是Wal-Mart,幾乎90%的車子都賣到 Wal-Mart去,所以對價格的敏感度也較高。

據Brunswick公司人員表示,廠址選擇此地主要是稅比 其他城市便宜,約比墨西哥市低25%~30%,比Chichachu便宜 10%~15%,而工資也比美國便宜20%~40%,當然工資也較墨西哥其他城市便宜,大約每 小時工資在US$1~1.1,建廠費用平均每平方尺為US$15~25, 每週有工作40小時和48小時,儘管當初Brunswick與墨西哥政 府簽約設廠時可能有一些優惠,包括土地、稅金甚至幾年後可於墨西哥當地銷售,可是 墨西哥當地自行車業大多不認同他們屬於墨西哥自行車業, 就連Brunswick要申請加入ANAFABI協會時也遭到拒絕,一方面他們認為這些美國公司 祇是利用美墨邊境的優勢資源來賺錢,另方面又擔心他們產 量這麼大,縱使祇要20%的產量銷到墨西哥當地,仍然會對 墨西哥當地自行車業造成很大的競爭壓力和威脅,所以當地 廠商對Brunswick和Huffy除了恐懼也很注意他們未來動向。 當然也有墨西哥自行車業認為美國公司要在墨西哥生根不太 容易,因為太多美國公司在此地失敗的例子。

預計二年後,Brunswick和Huffy在美墨邊界產能可達到 三百萬輛,如再加上墨西哥自行車業的二百萬輛,那未來墨 西哥年產五百萬輛的可能性就相當高。

2001與2003是兩大關鍵年

面對2001年1月1日開始課徵進口零件稅率為18%~33%的 競爭壓力,Brunswick和Huffy勢必想辦法因應,雖現階段台 灣廠商都了解到墨西哥設廠的可能性和實際性都不大,但還 是會受到業務壓力的問題,據說日馳公司可能會考慮在Monterrey或提納瓦(Tijuana) 設廠,而隨著NAFTA的對內開放,到2003年時,凡來自墨西 哥、加拿大和美國自行車都是零關稅,目前約4.4%,平均每 年遞減1.1%,所以對有意經營該市場的業者,2001和2003都 是個關鍵年,應該儘早因應以免屆時失去商機。

Huffy的Laredo廠已於今年元月開始組車

Huffy總裁Chris W. Snyder表示,去年Huffy銷售450萬輛,其中50%的車子是來自大陸 (台商)和台灣等7家廠商,墨西哥廠今年元月才開始組裝, `99年目標為500萬輛,其中250萬輛進口(大陸和台灣),另 外250萬輛則由美國和墨西哥生產。Huffy預計`99年在Laredo (美墨邊境)組裝400,000輛,由於內部和廠內未完全就緒, 所以在Monterrey展期間並未安排自行車業前往參觀,不過, 最近從Huffy、Brunswick等頻頻要求零配件廠再降價支持的 情形,台灣業者已深感生意越來越難做的深沉壓力。

當問及Chris是否會因其美國和墨西哥產量不斷增加而影 響對台灣和大陸的採購,Chris表示他們不會因自己生產而減 少進口,一切要以成本來做考量。另外,當再問及是否會因 墨西哥和美國自己生產而再度控告台灣傾銷時,他並未明確 做答,不過,他很有技巧的說,對零配件業來說還是最有利,因為可以賣給很多地方、 很多人。

SRAM與Soleus的成績表現頗受肯定

SRAM在墨西哥Chichachu的工廠成立於1997年底,至今已有良好的效益,不 僅地點不錯,而且廠內規劃都相當良好,像原先效力於Brunswick但現已投效Huffy的 Allen Johnson就對SRAM墨西哥廠相當肯定。而台灣真正已在墨西哥設廠的 是Soleus(嘉速),目前已開始生產shift,並且積極興建廠房。 Soleus董事長朱永信在耕耘中南美洲市場已有相當的基礎,美商(如Brunswick)和 墨西哥自行車廠(如Turbo)對Soleus的未來發展也都相當看 好,加上近二年來該公司在美國Interbike(西岸)也非常積 極營造攤位的氣勢,使得Soleus已漸漸將其品牌和公司打進美 國和中南美洲市場。

零件廠生存不易

單獨零件廠在墨西哥生存不易,因為大部份自行車廠不 是有相當高的自製率(35%),要不然就從國外進口,所以零 件廠據了解大概祇有100家左右,大部份也都在墨西哥市較 多,據專門生產座墊的Alpe老板Pedro Lopez表示,他們年產量有300萬個,才成立4年半,目前員工祇有70人,其中60%是 修補市場、40%則供應給當地自行車廠(如他的老東家Mercurio),最低的出貨量為 5000個,並且在5天內(正常路程2-3天,遠程5天)新貨就送 達,最慢不超過8天,以快速和服務來建立Alpe的信譽。

Pedro還說,他們現有模子約70組,平均每個月要開一 個新模子,也因為大部份自行車廠都向他買,所以太集中、 風險大使得他不得不考慮要外銷到中南美洲。另外,他們也 以付款條件(一般是出貨30天)做為優先送貨的依據,他還說並不是訂單大就是大客 戶,而是以收款來論斷好與壞,Pedro表示並未碰到過倒閉 的客戶,主要是因為距離近,也彼此了解,一有風吹草動就 可以馬上採取行動。他認為會倒債的反而是國外客戶(如台 灣或印度),因距離遠加上付款條件並不是L/C,所以這種風 險相對提高。

Alpe為最大的座墊廠

墨西哥座墊廠大約有12家左右,其中Alpe是最大的一家,其餘不少家年產量是在30 萬以下,而主要的三家分別為Alpe、Ciclocomponentzs以及 Asientos univrsales(Aunsa)。其中Alpe較大眾化;自稱年產量300萬個; Ciclocomponentes則以MTB和ATB為主,年產量約500,000個,品質較好;至於Asientos univrsales(Aunsa)年產量約300,000個。

墨國政府規定最低工資為US$3.5/天,大部份工廠以週薪 48小時約US$50~70,營業稅為35%,工人的安全保障、福利措 施加上年底企業要再提撥2%為員工獎金或福利(法律規定) 而且聖誕節也要再加發至少一星期到一個月的薪資,所以企 業發給員工薪資如每月$220,同樣的也要付相同金額即US$220作為稅、安全保障等社 會福利。

成本高、風險大、利潤低

墨西哥市場保護色彩重,對亞洲幾個國家輪胎都課有反 傾銷稅,而大陸自行車在墨西哥的反傾銷稅更高達144%,不 過仍有非法進口。一般零件進口稅以前為15%,但自1998年 底則提高為18%,雖然如此,墨西哥自行車業對進口業務仍然 看好。對台灣廠商,凡經營墨西哥市場的貿易商都有同感, 就是大家彼此惡性競爭,甚至少數人願意接受D/A 150天的生意,使得客戶得寸進尺,而且越來越難做。事實上,中南美 洲距離遠、成本高,如機票就非常貴,風險也大(如安全問 題、付款條件、水質不好、生活難適應,甚至漱口都要用礦 泉水,以防病從口入等。)。因為市場成本高,照理利潤應該提 高,這樣才能有良性競爭而共同成長,再說,墨西哥對品質意識也會 逐漸改變和提升,如何運用自己的優勢而建立良好關係,比一昧 低價打進要好,因為低價沒有底價,這樣不但辛苦而且往往 是白忙一場。

雖然墨國已漸走出金融危機陰霾,不過經濟仍未有大改 善,縱使現任總統表示經濟已改善,但百姓口袋中仍沒錢, 所以明年六月總統大選將會對墨國經濟有所影響(`98年通貨 膨脹18%,現在銀行利息28%~32%,所以企業除非不得已,否 則很難運用銀行資金),今年7月墨西哥省長選舉的結果,則 可做為明年總統大選指標(700萬選票),一般預測PAN黨的 Duran可獲勝選,現任總統是PRI黨。

氣候非常乾燥

Mexico City雖然是世界最大城市,但是問題也不少,除了治安問題外,空氣污染也 嚴重,而且氣候非常乾燥,每年6~8月為雨季,平均每天下午 會有一個小時的傾盆大雨,然後就停止,可是今年因女嬰法 (前幾年為聖嬰)關係,今年雨下得少,而且嚴重缺水,所 以Mexico市民擔心健康問題,而且墨西哥市也常有地震,歷 年來已有4次大地震,1985年墨西哥市的大地震,不僅死傷多 人,建築物也毀損,而今年6月20日左右的地震規模也在芮氏 地震儀5.7~6.5級,平常我們講的餘震在墨西哥稱回震,也就 是地殼因地震產生的移動在次日會再回復原位,這種地殼再 歸位他們稱回震。

除Mexico City外,其他主要大城市尚有:Guadalajara:700萬人口; Monterrey:400萬人口,有錢人應該不少;Toluca:300萬人 口,離Mexico近;Acapulco:200萬人口,為海灘渡假聖地, 是典型太平洋海岸海灘,也是墨西哥人最常去渡假的地方; 而Cancun則似加勒比海式海灘,白沙綿延不斷,海灘傾斜度不高,走入海中幾十公尺水 深僅及腰部及胸部,是美國人和歐洲人最愛去的海邊,消費 也比較高;Tijuana、Tutbla:為第6、7大城,人口都有100萬 以上。一般家庭吃飯時間:早上7~8點,中餐下午2~3點,晚 餐:晚上8~9點。農產品:洋蔥、玉米、豆、馬鈴薯、米, 也產咖啡。

貧富懸殊 貪污、賄賂盛行

一般墨西哥人很和善、親切、浪漫也散漫,貧富懸殊非 常大,有錢的人祇佔7%,中產階層祇有15%~20%,其餘超過 75%都是窮人,所以社會問題多,搶、偷就在所難免,尤其 Mexico City的商人和工廠都免不了被搶,也因此大門總是深鎖。除了墨西哥市場外,美墨 邊境也因流動人口多,所以也比較亂。

墨西哥人對黑色很忌諱,如黑貓,尤其看到黑色蝴蝶時 要先打十字以請上帝保佑平安無事,並且提醒自己要非常小 心,因為黑色蝴蝶代表死亡、不吉利,其他如蛇也是魔鬼的 象徵。

貪污、賄賂是中南美洲常見的事,墨西哥又是其中之最,上至歷任總統下至交通警 察,均時有傳出收賄貪瀆之情形,聽說墨國基層員警薪資很 低,有些不肖員警就祇有利用職權來賺外快了,甚至還目睹 警察通容禁止停車區,祇給約5~10披索就可以;也有少數警 察在值勤時間穿便服用警槍在外打劫之事,使人聽到墨國治 安就心生畏懼。但幸好墨國人民天性溫和,雖然搶騙之事時 有所聞,但較少聽說殺人傷人之事。所以出門在外,除了要 堅守錢財不漏白外,更不要單獨走在暗處或人少的地方,如 需搭乘計程車也不要路邊隨便攔,最好透過飯店或餐廳、機 場等叫車較妥當,凡事小心謹慎就能保平安。

墨西哥人約有95%以上為天主教徒,所以教堂對他們非 常重要,不管做禮拜、結婚或女孩子滿15歲都會在教堂舉行 慶祝和感恩儀式,而女孩子滿15歲以上就屬成人,所以父親 會很高興向親友宣佈,隨後再到住家或其他場所舉行舞會, 一般會有6位男舞伴陪伴女孩跳舞,女孩的男友也會與她共 舞,這是墨西哥很特殊的風俗。 

進口輪胎以建大、Deli、Vee Rubber為主。

Mercurio廠房分成三部份,即Mercurio、Tylsal以及Alubike,全部廠房面積為30,000平方公尺。

鋁合金車架祇佔Mercurio不到10%。

 

Mercurio希望今年能維持去年450,000輛的成績。

Turbo以Ty40量較大,他們也表示用Shimano庫存大。

Javier Noyola Valdes自父親手中接下董事長一職,並在母親、姊姊與員工協助下繼續領導Mercurio。

品牌和形象一直是Turbo努力建立的方向。

車架產能雖可達到一百萬組,但實際生產祇有60%而已。

採購經理 Miguel Muro 表示,他們以大客戶為主(240家),每月未達5000輛的客戶就不再供貨。

Turbo `98年搬移到新廠。

Turbo倉庫內零件陳設置放情形。

總經理Alessandro Alessi是義大利後裔,所以也自義大利進口自行車到墨西哥銷售,US$2700/零售價。

Brunswick進口零配件和組好回銷到美國的車子都放在這個 倉庫。

1998年才進入修補市場的「Fiamme」是AFT品牌,也是多 家品牌AFT的經銷。

除了鐵製產品,Turbo採用製品產品(輪圈、豎管、花鼓)也越來越多。

Brunswick為了落實管理本土化政策,除了剛開始由美國派高階主 管人員來外,平常並未有美國主管在此駐廠。

行銷經理 Larry Pizzi 對這次在 Monterrey展持肯定看法。

第二廠日產能為2,500輛,以24〞車為主。

Brunswick第二廠規模與第一廠相同,但較正方型,光線 也較好,就在第一廠對面。

第二廠在今年完工,現已正式組裝。

Huffy總裁 Chris W. Snyder 表示,Huffy在美墨邊境Laredo廠自今年元月份才開始組裝,預計`99年生 產目標為400,000輛。

每家工廠都設有神像保佑,有設在工廠內,也有在廠外,每星期供奉花(鮮花或人造花)。

為了配合Roadmaster,日馳可能會在Monterrey或Tijuana設廠,左一為日馳負責美國公司的蘇偉倫。

為了擴大市場需求和減少風險,Alpe計劃出口到中南美洲。

Aple董事長Pedro Lopez Mata是從Mercurio出來的。

Soleus已在距Monterrey約一個多小時路程處設廠,並開始生產shift。

Soleus公司朱永信董事長對經營中南美洲已是識途老馬。

Alpe座墊最低出貨量為5000個。

雖然墨西哥人喜歡鮮艷色彩,不過,黑色座墊還是最普遍。

Alpe公司表示,有時為了客人急用,可以將整個製程停下來為客戶趕貨。

Acapulco是典型的墨西哥海灘,人口有200萬,不少墨西哥人在此買房子作為渡假用。

洋蔥是主要農產品之一。

結婚與女子滿15歲的成年禮儀式都在教堂舉行。